秦枫:没有另一面

  • 来源:生活+
  • 关键字:秦枫,记者,采访,凤凰卫视
  • 发布时间:2014-12-01 16:14

  记者是什么样?干练敏捷,风风火火。

  女记者是什么样?铿锵玫瑰,风雨彩虹。

  那么时政女记者又是什么样?看秦枫就知道了。

  秦枫说话反应快,语速快,想法多,直言不讳,干脆利落。与其他女记者不同的是,秦枫的采访风格不煽情、不抒情、不无病呻吟,不玩儿小清新,不装文艺女青年,只辛辣点评,其性格则必须归为“女汉子”行列。约在影棚拍摄,她坚持穿自己带来的衣服,“因为自己的衣服拍出来的才是我。”对于新的潮流,她“能接受,但不想尝试”。“也不想试试不同的造型吗?说不定很适合。”“完全不想。最适合我的还是我自己知道。”

  她不聊八卦,不关心女性话题,“没有闺蜜,和朋友聊天也是圈子里那些事”。那么如果真的有想要排解的情绪怎么办?“在家呆着,和家人聊。”但她不是严肃而无趣的人,仅仅采访这一面之缘,就实在是被她的快人快语,幽默风趣感染,和她聊天信息量很大,举座皆欢,大家都很欢乐。当然,前提是聊她的兴趣所在。她赞赏的、厌恶的,都毫不讳言,表达感情很直接。再加上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配上京腔,语言风格和她的个性相得益彰。

  她的工作是关注时事、社会民生,她的生活还是关注时事、社会民生。翻看她的微博,内容基本都是新闻事件,就算有半点私人生活的痕迹,也是享受自然。她的书单都是国际问题,历史和时评类的,采访当天,秦枫包里放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传记《亲历历史》。她说因为她的兴趣点就是那些事,其他“根本没兴趣”。

  我们说,希望能够展现你职业风格之外的“另一面”,她说:“我没有另一面。”秦枫真正地将她的工作和生活融为了一体,并且乐在其中。因为她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其中,乐此不疲。

  “做记者太好玩儿了”

  秦枫做记者并不是科班出身,她本科学的是电子商务,研究生本来也是工商管理,但学了没多久就决定转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刚毕业时,她在新西兰大使馆做了一年外交官,主要负责发放签证,有机会跟各种人聊天。“好奇心促使愿意聊天,聊天中又激发了更多想知道的东西,于是发现自己适合做记者。其实想做记者并不是研究生毕业之后的想法,听我妈说,我高中时,她们单位的同事阿姨问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说做记者,为什么?因为想让那些丑恶事情曝光。”

  就这样在使馆工作了一年之后,秦枫决定辞职去凤凰卫视,当记者。尽管是半路出家毫无经验,但事实证明,她找对了方向,做出了正确的决定。由于秦枫做新闻视角独特,敏感犀利,过招的都是身居要职的国内外高官,如此含金量高的“初生牛犊”,很快成为凤凰卫视的当家记者。在凤凰卫视的六年,秦枫的旋风式直切要害的采访风格让她拿到了最佳记者,最佳独家新闻,最具职业精神的大奖。其中让温家宝总理回应“幼儿园杀童”事件;被查韦斯“吻手”以逃避追问,和基辛格过招谈南海都是秦枫记者生涯中为人所乐道的。2012年,秦枫离开凤凰卫视,加入当时刚成立不久的香港卫视做新闻总监,换了全新的平台,但做的还是她挚爱的采访工作。

  Q:真的做了记者之后觉得怎么样,和想象的一样吗?

  A:比我想象的好玩儿多了。刚开始是做社会民生新闻,哪儿穷去哪儿,哪儿乱去哪儿,比如山西黑煤窑矿难,河南爆炸之类,从基层做起来的。之后做高端时政新闻,由于有基层采访经验,所以对一些事情的分析比较准确吧,并不是谁都能糊弄我的。所以说,我是穿梭在“庙堂”与“江湖”之间。

  Q:你去香港卫视的时候,那个电视台才开播两年,为什么要离开凤凰卫视,而去这么年轻的媒体?这样的平台对于做时政节目来说会带来一些限制吧?

  A:就是因为年轻,所以才有那种闯天下的激情。凤凰虽然是金字招牌,但她已经太成熟了,凤凰的黄金十年,我在那里,有幸学到了很多东西。那么现在那个平台已经没有了当年你认同的精气神,那就不要陪着它浪费自己的青春吧。年轻的媒体平台,会让你的责任更重。

  Q:没考虑过纯粹的境外媒体?

  A:这次APEC峰会上,很多认识多年的媒体同行相聚,也有人问过同样的问题。但是我想纯粹境外媒体的那种新闻偏向性经常让我挺受不了,因为我比较了解他们,因为有过长时间采访接触,打交道,所以境外媒体绝对不是普通大众以为的那样光明磊落,客观公正。

  Q:做时政新闻要经常和高官打交道,有你特别喜欢采访的人吗?

  A:外交部部长王毅,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港澳办主任王光亚,这些经常跟我们打交道的。普遍来说,现在的官员在镜头前都比较放得开,说得也到位。不过由于现在的官员对付我们的经验增多,所以想要从他们嘴里套出一些实话就更难了。所以经常有官员在采访结束时候问我:“你是一个老记者吧?所以我才跟你周旋这么久。我的问题直白,尖锐,直指社会,舆论焦点,想回避,想敷衍,想左右而言他,不行!”

  “红三代”成长史

  关于自己的家庭背景,秦枫也不避谈。她的爷爷秦力真、姥爷杨琪良,都是战争年代走来的老革命,爷爷秦力真曾担任刘少奇的秘书,姥爷杨琪良则在抗日期间与习仲勋一武一文同在陕北绥德共事,之后接受周恩来总理的安排,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外交系统,成为外交家。而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是她的姑父。小时候家里每周五都会有一次“秦家门大聚会”,家里人聚在一起聊天,内容都是国际、国内时政新闻、外交热点。按秦枫的说法,好像不是家庭聚会,倒像是国务院开例会。直到现在,秦枫仍然保留了和家人聊时政的习惯,“因为家里人都对这个感兴趣。”

  的确,她的家庭给了她更开阔的视野,令她在工作方式上也比较放得开。“我不像其他记者那么谨小慎微,不太在意什么官员级别,在我看来,无论是谁,都是我的采访对象,我与之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大概正是因为这种“不在意”才有了当年与江泽民主席的“面谈”。1999年,秦枫在新西兰留学,恰逢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APEC)在新西兰举行,学校组织留学生欢迎到访的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参观结束后,站在欢迎队伍里的秦枫一声大喊:“江主席,过来和我们照张相吧!”成功吸引了正要离开的江主席的注意。在与江主席握手交谈后,秦枫也成为了媒体报道的话题人物。

  尽管被称为“红三代”,但秦枫一直强调,这个只是个身份标签,和自己现在的取得的一些成绩无关。而且她真的不觉得自己算什么成功人士。“你换比我更红、更近、更高的三代来试试,也不一定有我做得好。”她说自己做记者是“打心眼儿里喜欢”。

  秦枫说自己继承了父亲那种经历过八十年代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自由性和独立性,大大咧咧的性格比较像母亲。“估计是从小被惯的吧,老师也挺惯着我的”。和想象的不同,秦枫的少年时代并不是桀骜叛逆的问题少年,相反,她中学是“学习好,体育好,宣传好”的北京市三好学生。作为全校“民选”的大队长,当了四年。最出格的行为不过是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离家出走”到姥姥家住了一个礼拜。不过尽管成绩好,她却并不是听话的孩子,“从小就跟老师顶嘴”,倒也没为此吃过什么亏。

  Q:一定有很多人对你的家世背景有想法。

  A:太多了。尤其是网上,如果你说中国政府哪里做的好,或者理解其难处,就会有一大堆人出来骂你不知百姓疾苦,既得利益者,红三代小兵什么的。如果你仔细看看我的文章,我的微博,我绝对是就是论事,不美化,不歪曲。我做记者是跑一线开始,我了解的民情比那些网友多。以为我天天在各个国家高大上的总统府里采访,那也太不了解我了。所有重大灾难现场比如汶川,雅安,311日本大地震我都会第一时间过去,战争现场,比如利比亚战地我就呆了一个多月,哪儿危险去哪,子弹,余震也不会因为我是谁的亲戚就能避免。

  Q:看了你在十八大会场上的提问,和两会的一些表现,都非常棒,听说你是“习粉”?

  A:算是个小粉丝吧。因为做了这么多年媒体,和中共官员打了这么多年交道,我是心理有比较的啊。无论从社会现状,风气到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重,确实有大大不一样。

  “都是点缀”

  秦枫一直提醒我们要聊一些软性的话题,于是我们从大多数女性会聊的内容开始梳理,试图从她身上挖掘一些“软”的内容。

  秦枫说自己最女性化的一点大概就是特别喜欢首饰,“不管去哪儿,包括朝鲜,我都要买一样首饰做纪念。”她喜欢的首饰祖母绿、红蓝宝石,要从产地购入以保证是真材实料。“喜欢的也没什么特别要求,纯材料的呢要造型好,或者是块儿大的彩色宝石”,会自己设计自己找工匠做。

  除此之外,秦枫不怎么听音乐,很少看电影,不了解星座运势,她把每一次出差当做旅行,不喜欢应酬,享受工作和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的状态,虽然她也自己嘀咕:“是不是挺没劲的啊。”

  休闲娱乐对于秦枫来说都是点缀,她只要在家里就可以完全放松,所以也不需要刻意寻找其他令自己放松的方式,也不会刻意培养自己一些修身养性的兴趣,喝茶、参禅、弹古筝,“这得多闲啊才有功夫弄这些。”

  化妆是为了工作需要,时尚呢,“因为我的风格就是那样,所以虽然每年都买新衣服,但是款式都差不多。也看时尚杂志,主要看正装。”

  终于聊到感情。男朋友是她青梅竹马的中学同学,已经订婚了,准备结婚。“婚礼是点缀,懒得费劲,就不弄了估计。”男朋友是完全不同的行业,秦枫说自己现在也不知道男朋友的工作具体是做什么,“也没兴趣知道”。

  在两个人的关系中,秦枫也是做主导的那一个,不过对于男朋友私下提的意见她也能听得进去:“我又不是泼妇级的霸道,我只是霸道。”出于对她大大咧咧性格的担心,男朋友推荐她看宫斗剧,“对我的心理成熟度有好处”。于是她在网上看了大热的《甄嬛传》,她说自己完全是在看头饰。最近看的一部电视剧是《湄公河大案》。

  相比刚入行的时候,现在秦枫已经减少了自己需要出差的采访,更愿意多做些深度的案头工作,比如正在给《联合早报》写的专稿。出差也愿意选择有价值的地方,今年,她就自费前往朝鲜,和新疆喀什地区采访。写了长篇专稿。没事的时候,爱去领略自然风景,还跑去北京青年剧团给自己扮上全套的京剧妆拍照留念。兴趣爱好全然迥异于一般女孩子的秦枫在某一点上倒是一致的。

  Q:你没有需要和朋友聊心事的时候?

  A:至少目前为止,完全没有,跟同龄人也没什么话聊。如果我需要抒发一下,就找老爸老妈或者是同行。如果非要说有一个闺蜜,那就是同龄不同月的表姐吧。总体来说,我就是那种外人看来所谓的“独狼”,虽然我不觉得自己孤独。

  Q:你男朋友也接受你这种工作生活完全在一起的状态?

  A:接受。尽管他有时候真的觉得我一平民老百姓天天操着中南海的心特可笑。还曾警告过我不要和他再说那些社会阴暗面影响他的心情了。不过,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我们有各自的兴趣爱好,他最终是理解的。他的兴趣我也不会陪着。我们之间这么多年,从没丢失新鲜感,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很多事都不一块儿干,不腻味在一起。说个事儿,你可能都不信,我出差,他从来不打电话给我。我也不打给他。除非有什么事情需要做决定或者需要个人资料什么的。因为我们不知道没事的话在电话里说什么。

  Q:你不要小孩儿吗?

  A:“女人为什么非得要孩子?没有孩子开心放松至死,有了孩子麻烦至死。我觉得人从有了孩子的那一刻开始,作为独立个体就死亡了。之后,就是下一代的附庸劳动力。当然,你可以说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说实话,养小狗也能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我对小狗的呵护疼爱,觉得应该差不多吧。”

  Q:以后会改变想法吗?

  A:绝不会!!!

  撰文/薛颖杰

  摄影/赵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