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潮歌:做一株傲美的生物
- 来源:生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王潮歌,又见五台山,风铃宫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2 07:49
《又见五台山》首演当日,从祈福仪式,到演出、新闻发布会以及一系列的媒体见面会......出现在大家视野中的导演王潮歌,始终精神利落,关照着场内方方面面的嘉宾观众及演职人员。虽然她已经连着两天没合过眼。印象中,在拍片现场的她,手握对讲,挥斥方遒,勇猛精进,似乎都能听到她面前沙沙作响的战靴,但靠近了你会发现,原来她也是温情和细腻的,她喜欢靠购物来减压,她还会将掌声让位给辛苦得令她感动的普通演员们。
同“印象”以及“又见”演出项目的十多位负责人齐聚首,她是队伍中唯一一位女性,她如一束闪出的光耀灵魂,点燃了这个坚守艺术创新的舞台。
沿着依五台山山势而建的专属剧场“风铃宫”的入口,走进一片黑漆漆的走廊,突然遇到了一束光亮,那里是你曾经的婴儿床,接着向前,是你童年常握在手中不愿舍弃的玩具,是你和同桌画着三八线的课桌,是你大学里上下铺的宿舍……路过走廊继续向前,走进一个巨大的吵嚷空间,有十多个小舞台在半空中上演着人生百态,凑近去,你看到了青春期坐在窗前因失恋发出嘤嘤哭泣的你,和他有了第一个新家欢欣雀跃的你,想要孝敬父母却怎样也难让爸爸满意的你,和伴侣吵架一怒之下摔了家里东西的你,为和朋友聚餐把母亲抛在脑后的你……当你迷失在其中,温习着人生经历过的每一个宝贵时刻,同时内心也异常好奇,那位习惯给观众惊喜的导演王潮歌究竟要带来怎样一出戏?
此时全场灯光突然亮起,墙幕拉开,观众们惊讶地发现自己所站的地方就是一个巨大的舞台。王潮歌的这一幕《又见五台山》,正是以这样的形式开篇:原来你以为你只是看客,其实每一位观众都是最先上场的演员,是自己戏的主角。
观众走下舞台入座后,演出正式开始。这是一场用瑰丽的光影以及盛大的音乐讲述佛教之精深的演出。360度的全景舞台区始终在不停旋转,“转台,就如同时光荏苒,轮回转世。”王潮歌希望通过舞台的旋转提醒大家:时间过去了,时间又过去了,一天没了,一年没了,一生也没了。借此表达一天、一年、一生不过都在一念之间的佛家哲思。
演出还在背景屏幕上“现场直播”了观众的即时状态,同时演员们也走进观众席,让观众触摸杆头悬挂的铃铛,每一排的观众也在互相传递着佛教的钵。王潮歌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的设计让大家变成演出的一部分,同时领悟到,“人人都是菩萨,都能找到自己平静的幸福。”
每次创作,像跌入无底深渊
深秋的五台山顶,温度已经接近零度,王潮歌在这山上住了一个多月。反复的修改剧本以及严苛地排练,不断地推翻自己再重建,她的“发疯”式的工作方式在圈子里出名,怒了的时候大声招呼吐脏话,乐的时候开心地要“挠墙”。她曾在一次采访中略带狂妄地评价自己,“我就是毒品,让你high还要让你上瘾”,而这份事业之于她,也恰如毒品般令其上瘾,难以自拔。
王潮歌深知,观众不允许平庸。因此,如果不能做出绝对顶级的作品,就不拿出来呈现给观众,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
于是,她不断去打破剧场的常规演出,挑战观众的观看习惯。从《印象刘三姐》开始,她与张艺谋、樊跃组成“铁三角”,随后又共同创作了《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大红袍》等多部大型户外实景剧,将大山大水当做舞台的背景,把当地朴实的人文情怀融入山水景色演出之中,掀起了中国“实景演出”的浪潮,也为王潮歌培养了一大堆簇拥的粉丝。
继“印象”系列的成功之后,王潮歌在去年开启了“又见”系列。《又见平遥》上演,带给观众一次行走式、体验式的全新演出形式。
“我们自己盖了一座一万平方米的剧院,没有观众席,没有表演区,表演者在观剧人群中来回穿梭,有时还和观众对话,让观众成为戏剧的一部分互动。我怎么抓住他们,让他们的情感跟着我,要看我的本事。”
平遥之后她又做了《印象国乐》,用戏剧的形式,在不打扰音乐的情况下去叙述音乐,让古老的乐器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其留存的独特魅力。
“‘印象’是惊鸿一瞥,‘又见’则多了人文关怀的视角,有了更多的精雕细琢。”
对艺术的敬意以及血液中奔涌的创新因子让王潮歌的每一场剧作都能收到观众潮水般的点赞声,“我觉得自己太了不起了。但是到了五台山,我傻了。”要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将高深的佛法给大家讲清楚,这是她忐忑的来源。
“我也算一个老导演了,现在每天早晨睁开眼,都有八九个戏同时在全国各地上演,每天有两三万观众在看我的戏。所以,我对一部戏是不是成功,会不会有观众来看,其实是很熟悉了。但这次的创作真的是难坏我了。”
她特别怕亵渎佛教,担心由于自己才疏学浅或者悟道不深,把理讲得不透,这种恐惧一直伴随着她创作的全过程。剧本她先后改了二十多稿,又手把手地教了演员们整整十个月。情绪常常从绝望到狂喜,天天晚上睡不着觉,但自己无法停下来。
直到首演结束之后,收获了五台山几大高僧的肯定,王潮歌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她没有把《又见五台山》仅仅看作是部艺术作品,而是把它当做是一个弘扬佛法的过程。“我们一点点去克服舞台旋转带来的难度,也是希望法轮带着我们,从一个苦难转向另一个苦难,再转向一个解脱,再转向一个特别美好的人间。之后我们再来看这个人间,它是温情的,是欣喜的,是幸福的。再一脚迈出去的时候,看着自己曾经过过的日子,看着身边的人,可能目光都变得柔和了很多。”
她也常常想自己可能就是被看中,借由她的能力和智慧带领大家领略佛法之绮丽的那个人,“如果是这样,我该多荣幸。”
虽然演出形式在不断创新,但是剧作所承载的意义在王潮歌心中始终没变,“我最看重的是抚慰人心,其他是排序在后的。我是否能得到某一个人、某一个群落的认同不重要,但是,我是否能偷偷地抚慰过一个人的心,极其重要。”
她坦言自己每一次创作,都像是掉入无底深渊,而她要做的,就是努力向上爬。“向上爬的姿势相当难看,有血有泪。还不能穿高跟鞋,因为要加速跑,要越过非常多的障碍。”
挑战之后就是重建,她常常觉得自己已经到了一个极致。结果发现,居然还能再往前一步。
女导演不要躲
老搭档张艺谋对她的评价是:“女导演中少有的‘全活儿人’,聪明、漂亮、健康、全家和睦、事业顺利。”作为一名女导演,只“说”是不行的,要靠“干”出来。“当你和好几百个人同时工作的时候,我就不敢说今天我肚子疼不来了,或者家里有事,我要跟着大链条走,身不由己,这也是女导演少的很重要的原因。”
在零下十几度的室外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从不叫苦叫累,坚持半个月内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每一个决定做出时都尽量果断强势,“我说今天六点五十吃饭,那么几百个人的吃饭时间就是六点五十。我发错一个口令,底下就拧巴了。所以你担当也得担当,不担当也得担当。一睁眼,就有几百个人瞧着你,我就算心里没底儿,也得装着倍儿有数的样子。”
她已经习惯了用这种“刚性”的强势去赢得尊重。
王潮歌认为,一个能够有效组织进攻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导演。“导演就是要把各个部门所有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服装、道具、音响、舞美、灯光,所有部门特别有效的团结在一起,让每个人都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们的才能,让每个人的才能在一个瞬间碰合在一起,呈现出完美的艺术想象力。”
她曾经讲过一段诠释女导演成功的知名论断,就是“不要躲”。
作为一个女性,在众人面前,在你第一个职业的面前,在你第一份理想面前,在你的家人,在你的朋友面前,尤其在你的敌人,在你的对手面前,别躲,挺直了站在那里。也许你的姿势很难看,站在那儿可能是挨打的姿势,也可能浑身已经是伤了,也可能站在那儿的时候脸上已经有眼泪了,也可能头发很凌乱,不要紧,只要你不躲开,姐妹们你们相信我,再往后站你的姿势会一天比一天好看,一天比一天自信。”
的确如此,常常自信的给自己打上一百分的王潮歌,始终如一株傲美的生物挺立在那里,以聪慧与勇气去和男性分享那个荣耀的舞台。
与男性拼杀也是一种享受
“站在世界的一半去影响另一半,乃至整个世界。”这句话是对王潮歌最好的形容。
对于王潮歌的自信和强势,“铁三角”之一樊跃曾经调侃说,“我们从来不会因为性别就让着她,跟潮歌在一起就是能打,而且打的比较过瘾,她不疼,我还难受。打疼了以后我就特别有成就感。”
王潮歌喜欢把对方当成对手,“我觉得只有在对手之间才能产生真正的友谊。”跟张艺谋、樊跃搭档,让她过足了瘾,“他们何止是对手,简直是强大的敌人,几乎让我覆灭啊,他们是天才,都是几万年诞生出一个的妖精,我得抖足了精神才能跟他们斗,稍有懈怠就输得很惨。”
在王潮歌看来,这种拼杀实在是一种享受。
王潮歌曾经在中科院做过一场女性在职场要“雌雄同体”的讲座,她说每当她遇到一件一件是人就会觉着委屈或气愤的事时,她就雌雄同体了。这种时候温婉柔媚都不顶事,要成事就得“像男人一样扛苦难、扛责任”!
但千万不要将王潮歌视作偏激的女权主义者,相反,她特别懂得如何在这个男女共筑的世界中游弋。
她说,女性要想在这个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勤奋而且聪明地从男人们手里抢地盘,而且还要懂得适时投降。“就是要学会撒娇的能力。”
一个曾经采访过她的媒体人评价她是“深谙男性世界规则并且知道什么时候该对抗什么时候该妥协的人。”而另外一名她的同行则评价:“她是真正的强女人,善于驾驭各种男人,就连张艺谋这种个性极强的男人她也能合作十年,足见其情商。”
王潮歌的丈夫是她的大学老师,也是她的初恋,结婚至今,他们互相欣赏,感情一如当初和谐和甜美。她说:“当我是我们家老徐的老婆时,我可女人了。”
她承认做不了贤惠型的母亲,“一把屎一把尿喂饭看孩子写作业那种母亲都跟我不符,在我这个型的母亲里,女儿也很自豪,我觉得如果我能成为孩子的荣耀,我做母亲也非常称职。”
在家庭与事业,志趣与现实的平衡中,王潮歌显然已经游刃有余。在她摘得“2012年中国商界木兰”奖时,曾分享过一段感言,恰到好处地诠释了她的人生态度:“我跟一个男人在沙滩上走,回头一看,两行脚印,一行大的是他的,一行小的是我的。我们接着走,遇到快乐,我一回头,两行脚印,一个大的是他的,一个小的是我的。再往前走,我遇到灾祸,遇到悲伤,遇到挫折,我一回头,大脚印没了,只有我的脚印,我就向我身边的男人说,为什么遇到快乐幸福的时候你陪伴在我左右,而遇到挫折的时候,你不在了呢?那个男人说,遇到困苦的时候,我正背着你呢。在此,我感谢男人,在我遇到困苦的时候能背着我。同时我再一次提醒我自己,我是一个女人。”
撰文/ZD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