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单冠军”都“外销”?

  • 来源:生活+
  • 关键字:剩女,婚姻,结婚,外销
  • 发布时间:2014-12-02 08:22

  很多老外表示非常不理解。他们完全无法认同“剩女”这个词汇所传递的观念,他们认为“与那些更年轻的女性相比,27岁或30岁以上的女性竟然被认为无论在哪方面都占劣势,这在西方文化中是不可思议的,这种想法应当尽快抛弃”。

  过年回家,各种自己当年被错误婚姻思想毒害却蒙在鼓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但凡看到如你我一样还单着的就会抛出一系列经典问题“准备什么时候结婚?有男朋友为什么还不结婚?赶紧结婚吧,再不结就成‘剩女’了”......洛阳亲友如相问,为啥你还不结婚。醉卧沙场君莫笑,只因你还不结婚!

  说实话,第一次听这些每天搓麻聊家常,很多新名词都不太懂的大婶们说出“剩女”这个词儿时,心里还是有点小吃惊的,本来觉得这也就是我们这些年轻人才说的网络用语,没想到普及程度居然如此之高,而且还带有了感情色彩,本来一个很中性的词,在大家的口气中变了味儿,长辈们的恐吓从儿时的“撒谎的孩子被狼吃”升级为“不结婚就会加入‘剩女’这个‘悲惨’的群体”。

  自古多情空剩女,一剩绵绵无绝期。假如你中枪先别急着掀桌。因为我至今不习惯用这个词去称呼我周围至今单着的女友们,尽管她们对自己“剩斗士”、“必剩客”、“斗战剩佛”、“齐天大剩”的身份毫不避讳甚至用以自嘲,大有一副“剩者为王”的架势。

  自打“剩女”这个词在网络上出现以后,被叫了这么多年,大部分属于这个范畴内的人已经麻木,不过偶尔还是会流露出一些伤感的情绪。有一次和一个很优秀的“剩博士”吃饭,说到被剩下,她打了个比方:年纪越大就觉得自己越沉,到了她这个岁数,就好像一个硕大无比的铅球,扔出去,没人敢接。听得我都快泪奔了。

  其实作为朋友的我何尝不为她们的终身大事着急,每次听到有年龄合适条件也不错的异性就不顾矜持地上前问东问西问号码,从此节操是路人。但总免不了狗血的桥段,要么嫌女的个子太高,要么嫌学历太高,我这才发现知识不总是力量,有时也是压力的重量。最让我崩溃的是,有一次,想给一男同事介绍条件相当,各方面都很般配的朋友认识,结果那厮问了一句对方年龄就一口回绝,说“年纪太大了,想找比自己小一点的”,当时只觉头上一万只乌鸦,心里两万只草泥马同时呼啸而过,因为他!俩!同!岁!我没有在当媒婆的道路上越挫越勇,而是选择了止步反思。

  就像前面说的,我身边的大龄女青年其实心态都很赞,她们工作优秀,不空想去依靠男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乐观生活,在对的男人到来之前把自己照顾得很好。网上流传的所谓“对剩女来说,男人就像校园食堂的菜,虽然难吃,但是去晚了,居然全没了”。这样的段子其实安在她们身上一点都不合适。

  前几天跟前同事吃饭,得知前老板S嫁人了,高兴之余不免诧异,细聊得知S嫁的是老外,心中的所有疑惑都作鸟兽散。你问我为什么?知道“白骨精”吧?知道35岁女人在中国婚恋市场的行情吧?知道独立、强势的女人让大部分中国男人hold不住吧?如果你这些都知道,就不要问为什么了,因为以上几点S“不幸”招招中枪、招招致剩。

  其实S不是个例,我身边有好几个“女单冠军”最终都选择了“外销”,这绝不是崇洋媚外,因为其中一个朋友最初是坚决不嫁外国人的,用她的话说,嫁老外太寂寞,这种寂寞是心灵的寂寞。她打了个比方,你儿时的一句老歌,老外不懂。他母语里的一句国骂,你也不懂。你上班回家累得往床上一倒,哎,累死我了!为了让他听得懂,只能改口说,I am so exhausted!然而当初的豪言壮语也抵不过现实的残酷,女人过了三十,就好像货架上临近过期的商品,就算打折也少有人问津。

  说起女老板,朋友曾提到他的德国女老板,年纪大概40多岁,未婚,公共假日开始前聊到去哪里度假,老板说她想去滑雪,当时朋友想都没想第一反应就是“跟家人一起吗”?结果老板风轻云淡地来了句“跟男朋友一起”……结局可想而知,朋友完全石化。Why?因为在中国一个女人40岁了还是单身那假期基本只能跟家人一起过了,有男朋友的40岁女人估计也只有天后了。

  说了这么多,问题来了,为什么国外没有所谓的“苦逼剩女”?

  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在去年曾刊载一篇文章,介绍了中国的“剩女”现象,文中说中国女性往往期望以教育提高竞争力,“悲剧的是,她们没有意识到,随着女性岁数增长,她们越来越不值钱,因此,等她们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时,她们已经人老珠黄”。该文一出,很多老外表示非常不理解。他们完全无法认同“剩女”这个词汇所传递的观念,他们认为“与那些更年轻的女性相比,27岁或30岁以上的女性竟然被认为无论在哪方面都占劣势,这在西方文化中是不可思议的,这种想法应当尽快抛弃”。

  看到这些老外的反应,也就不难理解“剩女”们“外销”甚至很“畅销”的原因了,不可否认,年龄对女人来说是个问题,但如果只是因为到了年龄不得已结婚那还不如剩着,女人都怕老,但中国女人尤其怕老。说到底,还不是“女人二十一朵花,女人四十豆腐渣”的传统思想给闹的,而作为两者之间的三十岁似乎成了一朵花和豆腐渣之间的分水岭。我深知这种现状一时很难改变,什么时候大家没有“剩女”的概念和想法了,这个社会才算是真的正常了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