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谈谈生命

  • 来源:时尚育儿
  • 关键字:IPAD,生命
  • 发布时间:2014-12-04 12:54

  孩子的养育从来就不是流水作业。医生、心理学家、儿童绘本作家、玩具设计师、保姆、游乐场管理者、儿童营养师、婴儿服装设计师……都在为我们的小宝贝付出着、思考着、创造着。听一听达人ask达人会碰撞出什么火花。

  童书作家佩妮拉·斯达菲尔特

  瑞典著名童书作家、插图画家,著有“孩子应该知道的秘密”系列丛书,获得过包括林格伦文学奖、艾莎·贝斯克奖和Klax-Award在内的多项瑞典及国际儿童文学奖。

  佩妮拉的作品善于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他们展开有关生命的话题,以易于孩子接受的态度探讨他们所关注的严肃问题,并以诙谐风趣的语言为他们答疑解惑。

  儿童阅读专家王林

  儿童文学博士,儿童阅读专家,信谊图画书奖发起人,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儿童文学博士。

  王林先生致力于推荐优秀童书改善中国儿童的阅读品质,曾主持研发过“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中国小学图书馆基本配备书目”。

  儿童阅读专家Ask童书作家

  王林 佩妮拉,你好。你热衷于和孩子探讨生命话题,在你的书中,很多禁忌问题都给到了直白的呈现,你觉得中国的父母和孩子能接受吗?

  佩妮拉 我认为中国的父母和孩子能够理解我想表达的内容和话题。毋庸置疑,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但作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我们必须处理好生理机能(比如排便、头发和饮食),面对生死、爱和身世。

  例如,我从6岁开始便经常对“死亡”有所思,并且知道我和父母将来终归要离开这个世界。但记忆中,我并未将由此引起的恐惧告诉他们。而这也正是我写死亡之书最为重要的目的——为父母、祖父母和孩子提供探讨人生的具体话题。如此一来,父母便可与孩子分享并关注“死亡”这一话题,而孩子们也就不会对死亡一无所知、胡乱想象了。父母可以就此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给他们慰藉。

  王林 在小朋友小的时候我们需要让他知道身体的秘密以及性别差异吗?

  佩妮拉 是的,我是男孩还是女孩?孩子应当明确这点。我是谁?我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我父母是谁?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常识。身份认知问题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也有利于孩子了解自己与成人的身体差异,明白父母也是由孩子长大成人的,而自己终有一天会长大成人,小女孩会变得和妈妈一样,甚至也会成为妈妈。

  我认为孩子还应知道婴儿是如何降生到这个世界的。这也是生命的一大奇迹。孩子很小就对卵子和精子有所了解,这是极自然和正常的事。如果孩子长大了才知道,这就不正常了。为什么女人的肚子这么大?因为她肚子里有个宝宝。那么宝宝是怎样进到女人的肚子里的呢?

  我们应该好好解释一下,这是我们的神圣天职。

  王林 面对这些大人认为的禁忌问题,家长们应该以开放、坦然、科学、幽默、适合孩子年龄的方式去跟他们沟通,可是很多父母自己就会觉得难以启齿,怎么办?

  佩妮拉 觉得尴尬也没什么关系,不会犯罪。但我觉得你可以先从父母的角度思考,并与朋友或另一半讨论这些话题,你会从中受益。当然,读一些相关书籍也可以帮助你揭示此问题。如果你自身对此坦荡,没有害怕和不安,那么你便能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其实,你也不必苛求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家长或成人。对孩子来说,你只要有一颗慈爱的心,并能和他产生共鸣就足矣。

  王林 带孩子去美术馆或者博物馆参观,有的女孩会问,雕塑为什么光着身子?因为父母要求她不能光着。该怎么回答她?

  佩妮拉 我在斯德哥尔摩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作,所以对此深有体会。博物馆中展出了一些裸体雕像和录像作品,而根据我的经验,孩子们喜欢看这些艺术作品。每当我谈到这类作品时,孩子们就会开心地大笑并表达他们的喜爱之情。父母们有时会觉得有些尴尬和不安,但我自己在解答孩子们提出的这类问题时就能泰然自若。

  当然有时孩子们也会觉得有些尴尬。那么到底这些话题为什么会令人尴尬呢?通常情况下,我会认真倾听大家的意见,因为我认为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非常重要。我认为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十分重要,希望我的书可以促进并鼓励中国的孩子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声,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并防止他们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感到害怕和迷惑。顺便提一下,难道裸体不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吗?我们一出生就是裸体的。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跨界启示录

  或许,比是否提倡孩子和大人一起思考人生的哲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很多大人没有足够的知识回答孩子的提问,要么搪塞过去,要么乱回答,这反而造成孩子更多的困惑。所以,佩妮拉的‘泰然自若’和‘科学幽默’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态度。”

  ——儿童阅读推广人 王林

  童书作家Ask儿童阅读专家

  佩妮拉 你认为看图和看图画书对小孩的成长非常重要吗?为什么?

  王林 看图画书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这不仅仅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更是通过阅读感受外部世界。

  在我们的早期教育中,常常觉得阅读必须依赖文字,事实上,图画书改变了这种偏见,我们看到不识字的孩子一样可以手捧图书快乐阅读。

  很多人对图画也有一定误解,觉得图比文字更简单,所以画图是为了让阅读变得更简单、更容易懂。事实上,复杂的图比起文字来一点儿不简单,甚至更难,更需要儿童有“破译”图画的能力。

  不管图画书还是文字书,阅读对孩子首要的意义是“提供快乐”,如果一个孩子从书里得不到乐趣,为什么要阻止他去看电视或者玩IPAD呢?图画书里有知识,但必须排在乐趣之后。

  其实真正的图画书阅读在中国的时间并不长,大概只有10年,但发展迅速。2012年在中国出版的图画书就有4000多种,中国的父母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佩妮拉 在瑞典,父母经常和孩子坐在一起看图画书。我们认为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中国的父母也会这样做吗?

  王林 在中国,我们也提倡亲子阅读,因为我们认为亲子阅读不只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更是亲子情感的交流。

  “亲子阅读”的方式在过去不太被重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父母重视这件事,特别是在城市的年轻父母那里。随着父母教育观念的更新,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亲子阅读。

  佩妮拉 中国有相应的儿童文化吗?中国的博物馆里有专为儿童策划的活动吗?

  王林 中国当然有儿童文化。我们也有儿童图书、儿童电影、儿童音乐、儿童剧、天文馆、博物馆等。拿童书出版来说,中国每年出版的童书大约有4万多种,是全世界最大的童书出版国,因为中国有最多的儿童。

  不过,就像大家知道的一样,中国为儿童修建的文化设施还不够多,主要集中在城市里,乡村的小朋友不太容易拥有。即使是为儿童策划的活动,有时也还不够儿童化,内容应该更贴近孩子的需要。

  佩妮拉 你认为孩子和大人一起思考关于人生的哲学问题——比如死亡、地球生命、爱情、历史、身体、社会等等,值得提倡吗?为什么?

  王林 应该让孩子了解这些哲学问题。实际上,孩子就是天生的哲学家,即使大人不去给他讲,他也会思考,也会就这方面提问。我们的成人社会常常揣测孩子,觉得他们年龄还小,无法思考到这些问题,等他到合适的年龄时再讨论不迟。可是,什么是合适的年龄呢?这是一个很难界定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媒体非常丰富的时代,书只是孩子获得信息的其中一个渠道,他还有很多渠道,比如说电视、网络,我们试图希望对孩子封闭,或者遮蔽一些内容时,未必是恰当的,孩子同样可以看到。

  我想,用轻松幽默有趣的方式和孩子讨论其实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方式。

  跨界启示录

  应《时尚育儿》杂志所托,与王林先生的‘跨洋对谈’使我深感荣幸。有趣的是,王林先生关于父母与孩子的观点和论断,与我的想法几乎一致,不仅如此,我俩在许多方面的意见也是不谋而合,王林先生确实理解我所尝试的事情的意义和价值。来自地球两端的两个人竟可以如此心有灵犀,着实令人吃惊。”

  ——童书作家 佩妮拉

  编辑|申艳 美编|李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