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部说——每一次进步都是努力的结果
- 来源:生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房地产,财务,强迫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06 08:33
纵使身在如钢如铁般的房地产行业里,北京房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地产丽人依然优雅从容地游走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她们洒脱干练,也不失万般柔情。她们感恩知足,也深信努力的力量。她们把公司当家,把同事当家人。在房地置业,她们不仅实现了自身的梦想,也成了公司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用最平凡的故事谱写出属于自己的“魅力人生”。
“公司是大家,部门是小家”
走进房地置业财务部办公室,我一眼被这里温馨的工作环境所吸引。Hello kitty、盆栽……各式各样的绿植和玩偶把工位堆得满满当当。屋子的主人似乎是想把全部家当都搬到自己的卡座里。主人说,她们一直把公司当做大家庭,把部门当做小家庭,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工作,不仅心情愉悦,效率也能提高不少。
于东燕的座位靠窗边,窗台上的绿萝在她精心打理之下生长得绿意盎然,将枝桠向周围伸展开来。2007年加入房地置业以来,于东燕一直从事出纳工作。她说她记得自己来房地置业的每一个“第一次”,第一次拿地,第一次登报,第一次拓展......因为每一个第一次都伴随着她对个人成长的体验和对公司荣誉的见证。
“知果不知因,知一不知二,只知道表面,不知道实际,就这样自己还不愿意多问一句”,于东燕这样评价自己的菜鸟生涯。可她也有自己努力的方式:中午休息的时候,查查票据,或者到网通和加油站打印发票,免得这些小事还要占用下午工作时间。她形容自己就像一头“老黄牛”,每天吭哧吭哧地默默付出,不爱表现。但这一切领导一直看在眼里,也给予了她很多鼓励。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于东燕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公司各个项目的财务事务中,和各部门的沟通也逐渐增多,偶尔还要充当“妇女主任”慰问生了小孩的公司员工。
她早不再是学生时代那个自己眼中绝对干不了财务的急性子丫头。她变得有原则且细心谨慎,她认真审查每一个领导签字、填写规范、发票真伪,“不合格的一律退回,对事不对人嘛”。她还笑称自己现在回了家见到东西乱摆也一定要把它们摆回原位。
“我这是不是强迫症啊?”于东燕抬起头,笑了笑。
“不啊,你这是优秀职业习惯向家庭延伸。”我笑着回复她。听完她自己也乐了。
虽然还被同事称作“小于”,但于东燕俨然已成为财务部的大姐姐,关心部门里妹妹们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问题。
张哲就是其中一个妹妹,现在负责会计核算和报税。
踏实文静的张哲一直觉得自己挺适合财务工作,大学报志愿时也就顺理成章学了财务管理。2011年毕业时大家都说工作不好找,但张哲不想高不成低不就,在实习单位做得还不错就留了下来。一年下来,在大集团里当螺丝钉的“单一感”让她不再满足。为了更好地发展,她说自己是是“命运一般地”来到了房地置业。
张哲喜欢谈“命运”,可她不是一个宿命论者。她相信理想,相信努力,但她同样相信“顺其自然”,就像是当初房地置业给她发offer一般,“该是你的就总会是你的”。
在房地产公司当会计,月初收凭证、月中忙报税、月末赶报表,碰上项目启动时审计就不停,张哲说她从没觉得能有稍微清闲的时候。现在公司人员扩充,张哲也变成了“大姐姐”,需要把财务政策和制度教给部门来的新人,并把手头上一些基础记账类工作做好交接。
张哲说,她应该会财务这条道上一路走下去。
“进步都是需要时间的”
“拿了三块地,着急融资,资金还有缺口。”任军撂下三个短句,深呼吸后坐在我对面,“真是不好意思要你久等了。”
让我惊讶的是,房地置业财务部经理任军在大学里竟然学的是“环境工程”。她说之所以选择这个在90年代看来颇为冷门的专业,是因为分数线高,谈不上喜欢。毕业后的任军进了老家江苏省某县城环保局,认识了从电气工程专业毕业在电厂晃了一圈最后在财政局谋职的丈夫。
故事的后续发展变得有些老套却又励志:女人不愿意让自己的男人每天要么看不见人要么晚上回来时酒气熏天,不愿意自己安逸得能在20多岁就能预见自己60岁退休时的状态,不愿意自己的进取心在每天的家长里短中一点点被磨没了,不愿意控制不了自己的人生因为“努不努力”对自己的发展影响不大。任军跟老公说,“去北京闯闯吧!”
就像是《红高粱》里泼辣能干的九儿把余占鳌激励成了抗日英雄一般,任军在老家陪丈夫一起参加了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考试。他们都成功了,丈夫先行一年到了北京在外企上市公司从事财务如今升职成为CFO。“我们是相似的人,聪明也努力,正是这样我们才会走到一起。”
2005年11月,任军把不到2岁的孩子交给家里,奋然北上。尽管拿了好多证,但从未实际做过财务工作的任军心里没底,因此只能是领导安排什么就按部就班做什么,领导咨询专业意见时支支吾吾不敢说彻底,“所以感觉领导那时候也不怎么满意我”。
2006年5月,任军把儿子接到北京。繁重的生活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归属感的缺乏让任军面临来北京后的最大的心理落差。回家?回家的路在那里,可又不在那里。对于任军来说,当时家里的公务员岗位虽然还保留,却永远回不去了,“回去就是认输,我相信我能在北京过得更好!”换工作?“换一份工作就能保证新领导会对我满意吗?我拿什么让我的新领导满意?不管你干什么你首先得有资本吧?!”从学生时代起任军就一直保持着这份自信与沉稳,与之共生的是要强和坚持。于是每天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任军格外注意积累工作经验。
经历得多了,任军对房地产财务的认识也就清晰了。任军介绍说,做房地产财务要提早筹划,一旦项目形成再更改就太迟了。完整地做一个项目,必须要考虑投融资、销售预期、涉税管理和盈利分析,而不单单是成本控制和会计核算,“项目对工程来说建完就完了,但对我们财务来说还远没有结束,税务的核心工作才刚刚起步。”
从初来乍到时模棱两可的“应该”到身经百战后干脆利落的“可以、不行”,任军一点点摸索出房地产财务工作的全貌,用她的话说就是“最难的时候也就是你能力提高最快的时候”。但进步是需要时间的,直到2009年开发东泽园项目,任军得到合作单位财务经理的正面评价时,她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好像真的成长了,能独当一面了,“一旦一个人的能力真正到了,领导的态度也会改变。”
在同事眼里,任军是许多人的导师,被亲切地称作“任姐”。尽管她已经不再需要负责一线的财务报表了,但任姐还是时常对妹妹们的工作加以指导和监督,帮助她们成长。面对未来财务职能进一步升级,任军从容不迫,因为她是会努力的人。
撰文/汶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