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团的“暗战”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第一集团
  • 发布时间:2010-06-11 13:55
  至少在眼前,上汽、一汽、东风及长安的“爱恨情仇”还都将用数字来做注解,而更多的,这四家企业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做加法。

  一桩已经盛传了很久的姻缘,将本已属白热化的中国汽车第一集团四家企业之间的“暗战”推向了高潮。

  不过,精彩还在继续,一切皆有可能。至少在眼前,上汽、一汽、东风及长安的“爱恨情仇”,还都将用数字来做注解,而更多的,这四家企业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做加法。

  低调结亲

  5月6日,长安汽车对外统一发布新闻称,“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和标致雪铁龙集团就在中国成立汽车合资企业签署意向书,双方各持有50%的股权,合资企业将生产环保的轻型商用车和乘用车。新的合资公司与双方现有的合资公司互补发展,不会产生直接的竞争。合资企业的建立和运营将完全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具体事宜双方还在协商中。 ”

  事实上,对于这桩姻缘,业内人士并不感到意外。此前,在长安重组新中航旗下汽车资产盛大的新闻发布会上,几乎所有媒体都注意到了一个细节:PSA中国区的高层与长安掌门人徐留平相谈甚欢。

  联系此前PSA与哈飞谈合资的渊源,人们都相信,这桩合资案已是铁板钉钉。只不过,与之前哈飞谈判拉锯数年未成不同,这次PSA与长安的合作谈判堪称速战速决。在长安重组新中航旗下的哈飞、昌河、东安动力等汽车业务之后不到半年,PSA便与之迅速敲定合作框架。

  而与长安重组新中航旗下汽车业务的盛况相比,此次长安与PSA对于此次联姻,都表现得前所未有的低调。长安只是给媒体群发了一个新闻通稿,而PSA也只举行了一个小范围的媒体说明会。

  低调似乎也是有理由的,新闻通稿一句看似平常的话,也许透露了玄机:“新的合资公司与双方现有的合资公司互补发展,不会产生直接的竞争。”在业界看来,对于PSA与长安合资敏感的,也就东风了。

  这并非没有根据的猜测,一切都有迹可循。此前,PSA现有的合作伙伴东风汽车集团不满PSA的移情别恋,在PSA与哈飞的合资案即将大功告成之时,强势出手准备收购哈飞汽车。但随后,原来有意剥离汽车业务的新中航改变思路,决意做大汽车业务,东风收购哈飞汽车一事不了了之。PSA继续与新中航洽谈合作事宜,但一直未有结果。

  转机出现在长安重组哈飞之后,与之前实力弱小的哈飞汽车不同,晋身为国内四大汽车集团之列、为政府重点支持鼓励对象的长安汽车在与PSA的谈判中态度更主动、话语权更强。而由于在全球市场表现都很糟糕,PSA也迫切需要用中国市场的成功来提振信心,法国人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

  一个背景雄厚,一个愿望迫切,这个时候,签字就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目的一致?

  无论是长安也好,还是PSA也罢,其走到一块的共同目标再简单不过:只为继续做大市场份额。作为长安汽车集团合资合作项目的负责人,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助理徐骏的一番话清楚地对长安与PSA的结姻用意做了说明:“PSA目前在中国发展的比较慢,他们希望通过成立新的合资公司提高PSA品牌在中国的形象和市场占有率,长安汽车集团也希望通过成立新合资公司提高市场占有率,壮大长安的品牌。”

  徐骏的坦率得到PSA执行副总裁、中国事务部部长华日曼的证实,此前,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华尔曼称,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标致雪铁龙集团需要加速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些新的细分市场。他表示,PSA要争取实现 2020年在中国销售汽车200万辆的目标,而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徐留平早在去年就提出长安汽车集团未来10年年产销要达到500万辆。

  “双方要想达到提升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其前提条件就是保证合资企业有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性,这两者之间本身就是矛盾的”,徐骏认为,只能取一个平衡值,让东风、长安、PSA三者既不打架,又要三方有益互补,这个平衡点是比较难掌握的。

  而华日曼也曾用1个小时来阐述PSA加强与东风汽车集团合作的诚意,并承诺长安PSA新合资公司与神龙汽车不会形成产品上的竞争,双方在研发和投放产品过程中,将做好市场产品分析,确定某个产品的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从而避免相互竞争。

  再联系到此前,在PSA与长安的合资协议公布之前,PSA总裁菲利普·瓦兰参加完上海世博的活动后,专程飞往武汉,向东风告知即将与长安签署合资协议的事情。而在东风日产花都新工厂的奠基仪式上,东风汽车副总经理周文杰也向媒体表示,两个合资公司的产品线并没有太多重叠之处,所以两者不会产生直接竞争。

  看来,经过前几年的失败教训,法国人也慢慢明白了“和气生财”这句中国古话的含义。但,一切真的会如长安和PSA所愿吗?表面的和气之下,却是暗流涌动。

  沉默的反击

  虽然PSA吸取了一些教训,在与长安的合约签署之前,一直也在与东风做着沟通,但华尔曼日前的一番话,却又让人看出,此前的沟通只是一个客套的程序,只是法国人入乡随俗的一个小伎俩。

  在合资协议刚刚签署不久,华日曼在公开场合称:“与东风的合作并不算成功,而在中国市场仅仅3.5%的市场占有率也让我们不满意。”此前,他还表示,“ PSA在轻型商务车领域在欧洲是第一大生产汽车制造商,这一专长我们在中国现在还没用到,包括MPV、SUV和跨界车等车型,我们还没有投入中国市场。”

  有媒体就此评论说,在经历了将近20年之后,PSA对中国市场的了解还是有限到不能再有限。PSA将市场占有率低归结于与东风的合作,而且PSA有更优势的车型,但却并未给予东风。

  对于这番言论,东风并未给予任何回应。也许,近些年来习惯“闷声发大财”的东风,已经不屑于去反驳如此荒唐的结论。一个巴掌拍不响,况且,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的成功,也告诉了法国人,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合资伙伴。

  不过,对PSA与长安的合资,东风虽然表面并未流露不满之意,但事实上,对于自己的这位老冤家去跟自己目前行业内的最大竞争对手联姻,东风也并未袖手旁观。据英国路透社消息,在与长安签下合资的初步协议不久,PSA便与东风打算在2010年底之前在中国开建第三工厂,新工厂的年产能将在15万辆至20万辆之间。联想到此前双方对开建第三工厂的沉默,这或许就是东风为自己争取的补偿。

  不过,第三工厂的开建对于东风来说,意义也绝不仅仅是补偿那么简单。在长安通过整合新中航而个体极具膨胀之后,东风的行业三甲位置便岌岌可危。虽然在销售额、利润等方面依然占绝绝对优势,但在最为重要的市场份额方面,东风却极有可能被长安率先从三甲的位置中挤出来。

  对于长安来说,目前自身发展的短板已经集中凸显在合资板块,因此,无论是与PSA合资,还是与大众的商用车板块合作洽谈,抑或与马自达单独组建合资公司,长安想在规模和销售额、利润等指标上赶超东风的意图已越发明显。这个时候,第三工厂项目的确定,至少保证了东风在与PSA的合作中,暂时不会被长安追上。

  而在长安力图在合资板块奋起直追的同时,东风却在长安最擅长的微车领域开始了反攻。5月12日,继东风渝安之后,东风股份正式推出首款微车“俊风”。东风股份总经理卢锋称,俊风产品涵盖汽油微卡、柴油微卡、厢车、微客等,计划到2014年达到20万辆的产销规模。至此,东风将形成东风俊风与东风小康微车的双品牌战略。用微车冲量已经成为了所有大企业集团屡试不爽的战略,东风显然并不想例外。

  依旧做加法

  在长安与东风针锋相对的同时,故事的另外两个主角儿一汽和上汽并未袖手旁观,在媒体一再质疑中国汽车产能过剩和积压库存的同时,与东风和长安一样,一汽和上汽也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做加法。

  此前,大众集团高调宣布了其“南方战略”,这个战略旨在提高大众在中国华南市场的份额,而这一战略将由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来完成,据悉,一汽-大众的南方工厂已确定将落在广东佛山的南海区,而上海大众广东建厂一事也在推进当中。这两个新工厂总投资都为数十亿元、产能均在20万辆以上。

  另外,据一汽-大众内部人士透露,西亚特落户一汽-大众已板上钉钉,大众已对西亚特入华进行过可行性验证。从目前一汽-大众的产品阵容来看,其最低端的车型是A级车捷达,最大的缺口是A0级车型,而西亚特的主力产品线恰好集中于此,如若完成,一汽-大众将为整个一汽集团贡献更大的销量。

  在拓展合资领域的同时,一汽也开始在微车领域发力,在今年北京车展上,一汽吉林展出了其在微车领域的全新产品,以此来表明其发展微车战略的方向不变。一汽吉林总经理胡汉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汽吉林今年将陆续投放新产品,拓宽产品系列和品种,在二、三线城市完善售后服务网络,不断提高网络的覆盖度和下延度。

  为此,一汽吉林汽车将对现有工厂进行产能提升。今年将实施面向2011年的技术改造二期项目,同时将启动面向2012-2013年的新工厂建设项目,在新址建设完备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车间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并于2012年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目前依靠上汽通用五菱的爆炸式增长而暂时称霸的上汽集团,除了继续不断优化上南重组之后的产能布局,继续保证上汽通用五菱的稳定增长之外,也开始谋划后微车时代的布局和转身。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微车市场在经历了过去一年多爆棚式的增长后,农村消费能力已得到大幅释放,后汽车下乡时代正悄然来临。

  为了突出重围,从今年开始,上汽通用五菱把重点放在了乘用车和海外市场两个领域。

  还是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其推出了更接近MPV的全新车型—五菱宏光,以此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紧凑型商务车”。该系列车型价格定位10万元以下,其7-8人座的灵活空间,可以满足商务、工作或一家人出游的需求,在内部空间上优于普通面包车型,而在价格上则比市场上现有的一些MPV更具竞争力。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沈阳表示,上汽通用五菱将在这一领域谋求新的增长点。据称,该车将随上汽通用五菱到印度生产、销售。

  同时,上汽通用五菱加快了其向乘用车市场进军的步伐。据悉,五菱自主品牌的中级车车型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而相关五菱的乘用车项目规划也将同时公布。上汽通用五菱计划以后每年都将向市场至少推出一款乘用车新车型。

  在大众通过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为其南方战略秘密布局时,东风日产也开始选择抢先在华南市场再布重兵。日前,东风日产第二工厂在广州花都正式奠基。有媒体评论称,这个投资50亿元的日产全球最先进工厂的奠基,是保证东风日产实现其迅速增长销量目标的重要武器,更是阻击大众“南方战略”的隐秘手段。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今年前四个月,国内四大汽车集团的座次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不过,与此前人们预计的不太一致的是,被长安率先挤出行业三甲位置的,却并不是东风。最新销售数据显示,在上汽继续保持领先优势的同时,去年以微弱差距位居第四的长安,目前已经上升到了第二的位置,而东风继续以微弱的优势位居第三,保持不变,一汽则落到了第四的位置。

  戏剧化的结果也意味着,一切才刚刚开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