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

  • 来源:精短小说
  • 关键字:退休,校长,教育
  • 发布时间:2015-01-21 12:41

  老校长退休10年了。老校长老家在农村,退休后回乡下生活去了。

  一天,我突然接到老校长的电话,他说他很想念学校,很想念讲台,想回学校看看,如果可能的话还想再上一次讲台,给孩子们上一堂课过过瘾。

  作为校长,我很理解老校长这份心情,70岁的人了,免不了很怀旧,很怀念那逝去岁月里的点点滴滴。我忙不迭地说,欢迎欢迎,欢迎老校长回校指导工作!

  老校长来了,还是那样精神矍铄,只是头发快全白了。我在学校会议室召集曾经与老校长共过事的部分老师,为老校长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老校长说,见到我们就像见到久别的亲人。老校长激动得泪光闪烁。

  我们与老校长一起忆起了老校长当校长时学校的辉煌,还特别提到了老校长带头讲课的故事。

  那年老校长发起一项“互比教学”的活动,要求每位老师讲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老校长带的是四年级的语文课,老校长开的第一炮。大家记忆犹新,那天老校长讲的是寓言《朝三暮四》。那堂课很出彩,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就连特邀来校指导教学的市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也给予了“优秀”的结论。

  我想起了老校长在电话里说的话,想给孩子们再上一堂课过过瘾。于是我提议,请老校长把《朝三暮四》这堂课再给同学们讲讲好吗?老师们齐声喊好。

  老校长没有推辞,他声音颤抖地说,那我就献一回丑了!

  我说,老校长,内容你忘记了吗?需不需要先备备课?老校长很自信地一挥手说,不用了,下一节课就进课堂。

  第二节课,老校长迈着稳健的步伐满面笑容地走进教室,全然不像70岁的老人。师生互相问好后,老校长开始上课了。

  教材改版后,没有了《朝三暮四》这一课,老校长开始声情并茂地口述故事。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家中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老人一看这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故事讲完了,老校长提出了一个问题:“早上三个和晚上四个”与“早上四个与晚上三个”有区别吗?

  老校长期待着同学们像以前的孩子一样齐声回答:没有区别。老校长预测的是,同学们一定会回答没有区别。然后老校长一步一步引导同学们弄清寓意:要善于透过事物表面现象看清本质,因为不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看问题不要只停留在表面,应该看到其实质。

  可是让老校长始料不及的是,同学们齐声回答的是:有区别。老校长一愣,随即瞪圆的眼睛半天没有眨一下。同学们也不管老校长反应如何,他们迅速地形成了两派意见,相互在课堂上争论起来了。一派认为应该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其理由是早上要吃少,晚上要吃饱;一派认为应该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其理由是早上要吃饱,晚上要吃少。双方各自还拿出了或书籍上或网络上获得的饮食健康知识进行佐证。教室里一下闹哄哄的,像戏场一般。

  老校长本想像以前一样威严地喝止同学们注意课堂纪律,可看到同学们那激情飞扬的样子又于心不忍,于是就那样傻傻地站在讲台上,不知所措……

  事后,老校长对我说,他突然对“朝三暮四”有了新解:早上是三,晚上不可能还是三,会变成四的。这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会发生变化,时代在变,人在变,现在的孩子就不同以前的孩子了……

  文/邵火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