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高铁让新疆不再是边疆

  • 来源:读者新周刊
  • 关键字:兰新高铁,新疆
  • 发布时间:2015-03-06 09:56

  2014年11月16日上午11时,新疆首条高速铁路——兰新高铁乌鲁木齐南至哈密段开通运营,高铁沿线很多行政地区的“界墙”仿佛一夜间消失。12月26日,横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全长1777公里的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兰新高铁跨越黄河,穿越雪山,翻越大漠,是我国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途径海拔最高、通过风区最多的高速铁路。那么,这条高铁到底能给西部带来什么呢?

  缩短时间成本 扩大新疆人民生活圈

  很多人,尤其对那些坐高铁形同坐公交一样频繁的人来说,兰新高铁的开通可能并没有让他们感觉到有什么不一样的意义。那么,在说意义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吧。

  兰新高铁开通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1小时,到哈密3小时,到兰州只需9小时,到北京的时间也从41小时缩短至16小时……一组组压缩后的时间数据标志着,西安、北京等内地城市以后都将纳入新疆人的一日生活圈。

  兰新高铁项目投资1435亿元,自兰州西站引出,经青海西宁,甘肃张掖、酒泉、嘉峪关,新疆哈密、鄯善、吐鲁番,引入乌鲁木齐南站,全线共设21个客运站,为双线电气化国家I级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最高时速250公里。

  兰新高铁全线开通初期,将开通动车组列车16对,普速列车2对。开通后的兰新高铁不仅缩短时空距离,还催生出“同城效应”,让甘肃、青海和新疆3省区人民实现“早吃牛肉面、晚品哈密瓜”的“高铁梦”。

  最重要的是,高铁带给当地人的不仅仅是距离的拉近,更是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从就业到置业,从休假到探亲,随着人们的活动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里放大数倍,会催生出新的工作圈、交际圈、旅游圈和生意圈。

  实现客货分线运输 提升经济发展硬实力

  “常住新疆的人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在网上买东西,一说到新疆,就不免运费了,或者干脆是‘亲,新疆我们不送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副巡视员来欣的一番话,逗乐了记者,却也道出新疆交通、物流上的尴尬。

  早在1959年,兰新铁路便通车到哈密,可50多年过去,新疆和内地仍旧是“千里一线牵”。

  在中国提出的“一路一带”战略中,明确了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核心地位,新疆在中国乃至中西亚地区交通运输格局中的国际大通道和交通枢纽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但新疆由于远离内陆发达省份,这一“先天劣势”让新疆感觉离世界很远,交通环境上的物流劣势,限制了新疆在资源、工业、农业、商业、旅游等产业上的对外输出,也影响了外界对新疆的投资环境。

  长期以来,兰新既有铁路是新疆内外联系的唯一通道,其设计运输能力约为每年7500万吨,目前已基本饱和。随着近年来新疆外贸进出口运输量、疆内外货运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对兰新铁路通道的运输能力和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兰新第二双线的开通,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乌鲁木齐铁路局建设管理处处长刘新乐表示,新线开通后,新老两条线路将实现各司其职——老兰新线专职货运,第二双线专职运行高速旅客列车。“也就是说,客货运输能力都将比目前提升一倍左右。”

  “高铁让新疆不再是边疆。”自治区旅游局国内旅游促进处处长李文庆分析,高铁打破了矿产、棉花、瓜果等物资的运输瓶颈,旅客进疆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也都大大降低,新疆能够更好地亮出自己的“名片”。“自治区党委提出,到2015年,旅游业成为新疆的支柱产业,带动相关各产业总产值占到全疆GDP的10%以上。”李文庆说。

  深度挖掘旅游资源 拉近中国与中西亚的距离

  “高铁将成为新疆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将给新疆旅游带来重大变化。”新疆旅游局副巡视员马睿认为。这也是新疆旅游业的共识。从“旅长游短”到“旅速游缓”,有多少发展机遇将被挖掘出来,还在继续讨论之中,然而,更多的人已经付诸行动。

  随着高铁通车,更多的人开始习惯并享受这种同城化生活。“我可以居住在吐鲁番,而在乌鲁木齐上班,感觉就像一个城市。”大学生李彭憧憬着。1950年代,新疆和田地区农民库尔班·吐鲁木要骑毛驴到北京见毛泽东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很广。

  在高铁通车之际,库尔班的孙子亚生·买买提明,怀抱着镶嵌当年毛泽东接见库尔班·吐鲁木照片的镜框,登上了高铁列车,“今天只到哈密,将来高铁通到北京,还要去北京,表达对爷爷的怀念。”

  兰新高铁新疆段16日的正式通车,意味着“新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建设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不仅加速了新疆和内地的互联互通,同时也进一步拉近了中国与中西亚时空距离,古老的丝绸之路也重新焕发出耀眼光芒。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