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输出时代正在到来
- 来源:中国民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资本输出,APEC,经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13 09:53
有证据表明,2014年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资本”的转折之年。
这一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量首次超出外资引入总量,成为了资本净输出国。这一年,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其IPO规模几乎占到了美国全年IPO总量的一半;安邦保险集团以19.5亿美元的价格从希尔顿集团手中收购了全球传奇式酒店--华尔道夫酒店,震惊同业;同样在对外投资或者并购上有所建树的还有以安邦保险、万达集团、五矿集团、国家电网、联想集团、东风汽车、中粮集团等为代表的数百家中国企业。
经济学人智库更在APEC北京峰会召开前几日对外发布了《中国海外投资指数报告》,预测2017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净投资国,其海外直接投资规模将达到264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然而在这些声势浩大的投资和并购背后,中国资本和中国企业投资海外的风险和挑战也愈加严峻。这一年,中国企业和中资参与项目在多个国家遭遇了所在国调查、当地民众示威抗议,甚至酿成了多起暴力冲突事件,其中就包括广受国际社会关注的越南反华冲突和中企承建河内轻轨项目频发事故、伊拉克再次内乱企业撤离、缅甸“皎漂-昆明”铁路项目失手和莱比塘铜矿项目冲突升级、墨西哥高铁项目被取消、秘鲁中企项目遭排污调查、尼加拉瓜大运河项目遭遇示威抗议等等。更有学者提出,从量化数据研究来看,越是政府治理差的高冲突国家,中国企业投资越多。矛盾频发的海外投资项目,不但有可能损害国家形象,更易使投资企业的人员、资产和机构面临巨大安全威胁。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资本”,这是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的重要转折。在此条件下,如何在支持中国企业和资本继续“走出去”,让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合作更紧密、让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中更具影响力的同时,又能让中国企业和资本尽快摆脱海外投资成少败多、多不盈利的普遍困境,认清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文化宗教冲突带来的投资风险,正确对待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严峻挑战,这都将是未来中国实现“资本强国”之梦的关键。
本刊记者 韩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