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界公民的长成

  • 来源:中国民商
  • 关键字:周有光,世界主义思想,历史
  • 发布时间:2015-03-13 12:10

  作为“世界公民”,周有光世界主义思想的形成绝非偶然。在《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一书中,早年在圣约翰大学的教育,以《汉语拼音方案》与国际接轨,晚年从世界看中国,有着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些,与他思想底色的形成,思想观念的开放,以及频繁出国对外部世界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世界历史、文化、宗教的认识、思考与研究及一百多年的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圣约翰大学两年的学习经历,对于周有光的人生而言至关重要,因为17岁到19岁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校长卜舫济是美国人,却能说一口浦东腔上海话。有一次,他用上海话对学生说:你们离开房间的时候,要把电灯关掉,否则浪费电力,电厂就要发财,学校就要发穷!学生大乐!卜舫济校长亲自授课,教哲学史。枯燥乏味的课程,他教得生动活泼。周有光至今还记得他在课堂上的传授:尼采说,不要生气,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责罚自己。

  一位英国教师教周有光如何看报。他说,第一,问自己,今天哪一条新闻最重要?第二,再问自己,为什么这条最重要?第三,还要问自己,这条新闻的背景我知道吗?

  不知道就去图书馆查书,首先查看《大英百科全书》。周有光照他的方法看报,觉得知识有所长进,同时锻炼了独立思考。不难看出,圣约翰大学的两年教育,奠定了周有光世界主义的基础。

  1946年12月,进入新华银行工作的周有光受公司委派,去美国纽约工作。他还在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选听了一些课。此外,他每天晚上到纽约公共图书馆看书、自修、研究问题到晚上十点钟闭馆之后才回家。在这里,周有光看了很多书,研究了很多问题。

  在美国时,周有光经常利用假期去旅游。主要是看美国的经济建设。在旅游中他发现美国的铁路几乎无所不在,没有一个县一个镇没有通铁路的。美国的铁路系统那么发达,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小公司建筑的,可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非常融洽。这是一种大规模的管理制度,中国却没有这种经验。此外,他还研究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以及凯恩斯经济学。

  1948年,在纽约的周有光被新华银行委派去伦敦联系业务。之后又走访了法国和意大利,见识了当地共产主义政党的活动,当时正逢英国工党经济学家贝弗里奇等人提出“从摇篮到棺材”的“民主社会主义”,在这种宣传下,工党在英国连任两届,这种模式不同于苏联模式,后者也不承认他们是社会主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周有光就下了决心:不回美国了,回上海!

  人类历史像一条田径跑道,世界各国都在这条跑道上竞走;有快有慢,有先有后,后来可以居上,出轨终须回归,道路只有一条,没有第二第三道路。竞走目标是没有终点的科学和民主。

  《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

  作者:周有光

  版本:浙江大学出版社

  阅读推荐

  《技术的本质》

  作者:[美]布莱恩·阿瑟

  版本:浙江人民出版社

  上榜理由

  技术,是一个异常美丽的主题,它不动声色地创造了我们的财富,成就了经济的繁荣,改变了我们存在的方式。尽管技术如此重要,却少有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来深入思考技术。我们了解技术的原理,却不知道它们从何而来。我们深思技术的意义,追问技术到底能否决定人类的历史,但是关于“技术”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并没有达成共识。布莱恩·阿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作者构建了关于技术的理论体系,阐明了技术的本质及其进化机制。

  《重读:在咖啡馆遇见14个作家》

  作者:唐诺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榜理由

  精神上,《重读:在咖啡馆遇见14个作家》是向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致敬。纳博科夫说,一个优秀读者,一个成熟的读者,一个思路活泼、追求新意的读者,只能是一个“重读者”。本书收录的十六篇文章,无有节制的所思所想,关于那些应该一读再读的了不起著作,关于当今正在失落的幸福题材、价值理念,更关乎我们自身。重读经典,发现自己的成长。

  《中国记忆,1966》

  作者:[法]索朗日·布朗/[释]杨浪

  版本:山西人民出版社

  上榜理由

  虽然照片会说话,但这是对内行人来说的,相对于一般读者,照片里折射出来的信息毕竟有限,也限制了对照片的理解,好在这本书有一位熟谙那个年代的人做照片解读,这人便是著名媒体人杨浪,在他的解读下,每一幅照片都活了起来,所透露出来的巨大信息量足以复原那个特殊年代里的每一个场景,也因此,本书更有价值。

  《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

  作者:陈光锋

  版本: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榜理由

  通过剖析轻资产公司对传统巨型公司的颠覆、快公司对慢公司的颠覆、产业下游公司对产业上游公司的颠覆,系统化地分析如何从小企业快速发展成大企业,大中型企业在发展滞后的情况下如何突破现状,全面掌握互联网思维的真谛。这是企业成长的必备参考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