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来钓鱿

  • 来源:垂钓
  • 关键字:钓鱿鱼,海钓
  • 发布时间:2015-04-07 16:00

  有一天,我们这艘5万吨级的散装船忽然接到公司电报,需要前往印度西北角一个叫杜瓦尔卡的小地方装菜籽饼粉。有着多年航海经验的船长一查海图,立刻呆住了——那里根本没有深水泊位可以停靠,船只能在锚地停泊。所以,我们只能依靠拖驳船把货物运来,然后再装到大船上。如此算来,按正常速度在一个月内能装完我们就烧高香了。但是,电报就是命令,我们只能执行,这是远洋船的规矩。

  大船日夜兼程,先后驶过台湾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然后擦着斯里兰卡南角转而进入阿拉伯海,向北驶向杜瓦尔卡。船到锚地,我们用望远镜一扫,好家伙!附近还有10多艘等待装货的各国船舶。不用说,一场需要我们耐心等待的持久战就这样拉开序幕了。我们知道,当务之急是全船节约用水,节约用菜!大船关闭了个人房间所有的水管,只打开了一个公用水龙头,每人每天限用半塑料桶淡水。这么点水,别说是洗澡了,就是洗鱼也不够用啊!

  人们普遍认为,船员钓鱼似乎是业余时间的专业行为,其实不然,钓鱼是船员的无奈之举。大船航行时,船员除了工作、吃饭、睡觉,业余时间里早就把扑克打烂了,把象棋棋子下丢了。大家身处巴掌大的天地之中,再也找不出合适的放松方式了,抛锚钓鱼就成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娱乐项目。晚饭过后,除了几个例行逛甲板的以外,几乎所有不值班的船员都到背风一侧找位置下钩钓鱼去了。夕阳西下,晴空万里,天际被落日余辉染红的时刻,也是上鱼的最好时间。阿拉伯海沿岸历来比较容易钓鱼,凡是下钩的船员,都有不少收获,鱼儿多时,大家就把小一点的放回海里。

  夜晚来临,繁星满天,前方的一艘外国轮船的船舷亮起灯光。海鱼喜光,大家于是纷纷要求水手长打开库房,取出带有圆锥形铁皮罩的看仓灯。大家齐心协力给灯绑上绳索,然后慢慢把它垂放至舷外,1000瓦的大灯泡非常耀眼,照亮了一片海面。被灯光所照之处,我们足以看清水下二三米处的鱼情,海水如镜,有放大效果,1斤左右的鱼儿接近水面时显得比实际的要大,船员们十分兴奋。

  意想不到的事情随之而来,灯光一照,引来了一群群前赴后继的鱿鱼。原来,鱿鱼更具有趋光性,白天艳阳高照时它们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是夜幕降临,船舷垂挂的灯亮起来,它们就出现了。专职钓鱿船往往颠倒黑白,他们白天休息,夜晚工作,依照的就是鱿鱼的这个习性。虽然鱿鱼好钓,但必须使用专用的鱿鱼钩才行。我们几个船员回房间取来鱿鱼钩,然后大显身手。船员们的鱿鱼钩各不相同,有的是在国内买的,上下两排,数十个尖齿围成伞状形成倒钩,亮晶晶的,也不容易生锈;有的是现代一点的鱿鱼钩,做成拟饵的造型,譬如小虾状、小鱼状,足以迷惑鱿鱼;有的是路过苏伊士运河时从小贩手中买的发光鱿鱼钩。其实,大多数船员使用的是自制的鱿鱼钩,他们把普通鱼钩焊接在一个铁棒上,然后在铁棒中间缠上几圈反光条(用烟盒内的锡箔纸亦可)。两名初上大船的小水手是我的老乡,他们使用的鱿鱼钩就是我焊制的,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他们俩第一次上船钓鱼,就钓获了很多鱿鱼,十分幸运。要知道,并不是所有海域都有鱿鱼活动,很多老船员可能很久都没有机会钓到鱿鱼。

  垂钓者不必在自制的鱿鱼钩上挂饵,钩上的锡箔纸经灯光一照,就能反射点点亮光,垂钓者不时地上下拉动钓线,鱿鱼就会从黑暗处向亮光处靠拢过来,它们遇到鱿鱼钩时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扑上去。鱿鱼中钩以后,垂钓者便往上拉动钓线,钩上带有倒刺,不需要遛鱼放线,所以任凭鱿鱼怎么挣扎也不会脱钩,只要中鱼,肯定不会失手。钓鱿鱼一般都是钓水面,鱿鱼钩入水不能超过1米,你只要不停地提拉钩子,便可以吸引鱿鱼靠近。鱿鱼之所以好钓在于它认准目标后,会八爪齐上缠住鱼钩,垂钓者只要感觉手中的钓线微微一沉,就要快速猛提钓线,别给鱿鱼喘息的时间。出水后的鱿鱼已经被钩尖刺入肉体,但触须上的吸盘还牢牢地吸附着鱼钩。摘钩时,鱿鱼会使出最后的一招喷出黑墨,可是为时已晚。鱿鱼喷出的黑墨比墨鱼要少,这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之一。

  1个小时以内钓上一二十条鱿鱼的船员是慢手,水平一般般,不值得一提。而钓获上百条的船员,就不是令人羡慕了,而是有点让人恼火。大家一个挨着一个一起钓鱿鱼,那鱿鱼就像长了眼睛似的专往人家的钩子上扑,你说气人不气人?比如像船长这样的高手,他钓三四条时,新手连鱿鱼的影子还没看到,就算是我与船长相比,也只能甘拜下风。船长使用的鱿鱼钩是日本产的发光鱼钩,钩一入水就有收获。我使用的鱿鱼钩虽然是双排,但亮度不及船长的钩子,看来钓鱼也得讲究“家什妙”,不服不行。

  当我钓了满满一塑料桶的鱿鱼时,管事和服务员走了过来。服务员央求我让他也过过钓瘾,我就让他试着钓了几次,然后转身把这一桶鱿鱼送回房间。依我的经验,管事遛甲板,十有八九要收鱼充公。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是有经验的老管事看大家钓了太多鱼没地方放,就收上来入库,等开航后烧菜供大家慢慢享用。果然,等我回来时,管事已与船长商量好,要大家每人至少上缴30条鱿鱼。没钓到鱿鱼的,别的鱼也行,但要1斤以上的。其实,大家都清楚,鱿鱼胆固醇高,再美味也不能多吃。而且船上限水,自己做鱼吃几乎不可能。另外,多数船员没有备盐,普通船员的房间又没有冰箱,钓再多的鱿鱼也没有用。所以,大家就把钓获的鱿鱼交给业务部的几个人,让他们抬到库房去了。

  我们这艘船在这个小地方锚泊了近一个月,大家几乎天天晚上钓鱼。有几个船员嫌鱿鱼太多,后来改钓底层鱼了。也难怪这里鱼多,拖驳船装的是散装菜籽饼粉,作业时饼粉到处飞扬,飘落海里以后正好是上等的鱼饵。后来,每晚10点前大家都把钓获的鱼儿充公。充公的各种鱼类,实在没法细数一共有多少条,反正库房把各种筐子袋子都用上了,这也正好解决了这一个月的蔬菜之荒。我记得,大厨第一顿做的烧鱿鱼就把所有船员都折服了,此后大家都是毫无怨言地上缴鱼获。土豆是船上的常用蔬菜,自从有了鱿鱼供给厨房,就再也没人吃清炒土豆片了,管事又托当地工头买了半筐辣椒,南方船员顿顿吃得津津有味。每天,大厨总是变着花样做鱿鱼,红烧、清炒、油炸、油焖,还有烤鱿鱼卷、鱿鱼炖豆腐、鱿鱼水饺、鱿鱼面条。有个船员把鱿鱼放在开水中焯一下然后蘸着肉酱吃,那味道真是美极了。不过,有一样北方人真是吃不习惯,那就是鱿鱼丝稀饭,但是南方船员说那个味道好极了,真是众口难调啊!

  我和多数船员把私藏的鱿鱼用海水洗净,然后撒上盐腌渍一天,再用细绳或铁丝串起来,趁着烈日当空在甲板上东一串西一串地晾晒开来。最绝的是在机舱工作的船员,他们把鱿鱼直接挂在机舱里烘成鱿鱼干,等船开航后,再把鱿鱼干放在炉子上烤一下当零食吃,一丝丝一条条地放进嘴里,特有嚼头,回味无穷。最重要的是,这是自己亲手钓的鱿鱼,不是花钱买的,自然有一种成就感。船到新加坡时,很多船员都买了微波炉,这下就更方便了,鱿鱼干用水泡到发软后,放入微波炉转几圈,也可以不泡直接放进微波炉,各有风味。

  大船回到国内,我的一个老乡水手接家属上船。他们小两口来我房间看我时,我就用鱿鱼干招待,老乡妻子连夸美味,于是我索性将剩下的鱿鱼干都送给她了,少说也得有十多斤。还有几个第一次上船的船员,他们惦记家人,就把舍不得吃的鱿鱼干打包寄回家中。像我这样抛锚必钓的老船员,往往今天有鱼今天乐,明天没鱼现钓现找乐,所以从来就没想到要把鱿鱼寄回家这件事。

  文/辽宁·刘少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