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钓且珍惜
- 来源:垂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台北,乌溜,白带鱼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07 16:06
饭后香烟能醉人,周末一竿解千愁。前者在提倡禁烟的今天已遭到摒弃,后者对钓鱼人来说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钓鱼几十年,我经历了无数次“贡龟”(取闽南话谐音,意思是毫无所获),也见识到了中西钓家的诸多“钓林秘笈”,经历了不少难忘的钓行,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无形的财富。
惊钓大碑湖
时间:1986年11月15日
地点:台北内湖区大碑湖
这虽然是近三十年前的事情,但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大碑湖是台北附近最有名的湖钓场之一,我有幸“近水楼台先得鱼”,每到星期五晚上便对老婆说:“对不起,独守两天空房吧!”我先检查好钓具、灯具、蚊香,再备好鱼吃的和人吃的,然后睡上一觉,其实睡觉是不可能的事,顶多闭目养神罢了。
我小的时候,哥哥就读于大碑湖附近的高中,他曾带我钓过几次鱼,当时的大碑湖只是一个供附近农夫灌溉的水源,后来钓鱼的人多了,激起了大家的发财梦,就逐渐开始收费了。好在收费人每周放两次鱼到湖中,有吴郭鱼、鲤鱼、鲫鱼、大头鲢、乌溜等鱼种,其中乌溜是我的最爱,它咬钩的感觉最过瘾,而且营养价值高。在台湾,产后、术后的人愿意将它作为补品,有一次,我当场就以500元台币的价格卖掉一条。
乌溜体型硕大,大碑湖里的最小也有三四斤重,大的可达10多斤。钓乌溜,我使的竿子不长,不到2米,但必须是二八调硬竿,否则没法驾驭它。乌溜酷爱田螺,所以我只用田螺钓。一般放鱼三天后,一些钓乌溜的老手会在夜深人静时偷偷买三四斤田螺,找个平常无人垂钓的冷僻钓点,打两三天窝,等鱼习惯来此觅食后,再把它们钓出来。
乌溜吃饵非常刁钻,施钓时必须专注于竿梢的异动,鱼吞饵后,竿梢只有三五厘米的弯曲,此时如果不及时扬竿,它就会把鱼饵吐出。相比湖钓其他鱼种,钓乌溜更要求技术,当然也更有挑战性。
小张是我的钓友,也住在大碑湖附近,他是我的海钓启蒙老师,湖钓的劲敌。他白天开计程车,为的是活着,晚上到大碑来报到,为的是生活。1986年11月15日晚,自称大碑湖湖主的他也“贡龟”了。大伙闲得除了养蚊子,就是清除附近湖面的塑料袋、宝特瓶、果皮杂物——这三样被我们称为“大碑三鲜”。
看看表,天快亮了,正准备收竿时,湖里的鱼儿们突然大量窜出水面!大伙十分惊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时,不远处的小山后突然电光闪闪,几秒钟后便天摇地动,不远处的高层住宅中随即传来女人的惊叫声和锅碗打碎的声响。当我意识到这是6级以上的地震时,一切已经回归平静。
我顾不得收拾渔具,火速赶回家,推开家门时,老婆正在收拾地上的碎花瓶。“除了损失一个花瓶,一切OK,回去钓你的鱼吧!”她佯作镇静地跟我说。惊魂甫定的我哪还有心情钓鱼?回到钓点,收拾好钓具,大伙已作鸟兽散。
这次6.8级地震给台湾北部的几个县市,尤其给台北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钓鱼碰上地震,这算是惊心动魄的事了吧!
夜钓白带鱼
时间:1987年9月
地点:台湾北部基隆市八斗子渔港
1987年夏秋交接时,在小张的盛情邀请下,我完成了自己的海钓处女行。确切的日子我记不清了,印象中那是闷热九月的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当我第一次看见小张准备的海钓白带鱼的装备时,我才发现湖钓装备与海钓装备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带鱼牙齿锋利,我们需用钢丝线作子线,长度仅6厘米,绑3枚至少18号的鱼钩,前中后各一枚。主线越粗越好,我使的是8~10号尼龙线。由于白带鱼通常在晚上出没,加之施钓时需远抛到四五十米以外的位置,所以夜光棒是必备的,浮标最好用海钓中最大型的,夜光棒也是如此。白带算是浮游在水面的鱼种,所以浮标距离鱼钩2~3米就行。
第二天,小张只跑了半天车,下午5点我们就到了八斗子渔港。由于时逢星期六,加之白带鱼大咬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所以钓点附近的停车场早已车满为患,叫卖各种零食的摊贩也比比皆是,找个停车位是不可能的了。最后,我们好不容易在很远的地方找了个停车位,结果回到码头时,能站人的钓点全是黑压压的人头在攒动。停车可以双排停,钓鱼能双排钓吗?这次我算是开眼界了。
夕阳尚未完全沉入地平线下,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抛出钓组了。防波提的宽度大约可以站三个人,大家非常有默契,第一排的采用坐姿,第二排的选择站姿,一些好的钓点还有第三梯队,他们采取何种姿势,还真难想象。
抛出钓组后,各家须记好各自钓组的位置,更要盯好各自的夜光棒,一旦它有下沉动作,就表示鱼咬钩了,此时要大喊“中鱼收竿了!”附近的钓友听令必须立即收线,避免缠线,空中此起彼落的夜光棒与头顶的星光交织成一幅绚丽的画面。
好鱼情总是短暂易逝,但却是让人感觉幸福的。不到半夜,装鱼的麻袋就鱼满为患了,我们只好收竿,回到停车处一看,我们的车已经被后来者团团围住,既然老天爷不让咱回家,那就把鱼放进后备厢,抓个麻袋再出发!好在后半夜鱼儿饥不择食的状况有所收敛,我们又收获了半袋子鱼之后,钓客们陆续收兵了,等我们再回到停车场时,车子已经解围。
回到台北时天已大亮,看看两大袋子鱼,真是鱼多也愁人,不过“鱼多人不怪”,我又花了两个小时把它们分送给众亲友。
这天晚餐,我原想来个带鱼八吃——煎、炖、炒、炸……可没想到的是,妻子才吃一口就抱怨说有汽油味,要知道,任何异味都瞒不过属狗的她。那时台湾各渔港是钓鱼人避之不及的地方,水面上,渔船排放的厚厚的一层油污中夹杂着塑料袋、果皮杂物,鱼都被污染了。
为了避开渔港内的汽油味,八斗子南边的岩礁成了我们钓白带鱼的新址,几乎每次都以丰收结束;移居美国之后,每次回台湾,到八斗子报到都是必须的大事。令人遗憾的是,仅仅两三年的工夫,白带鱼的鱼情就从“钓到手酸”变成“等到心酸”。
记得台湾民生报停刊前夕,户外活动版的记者到海边采访,问我们为什么一整晚钓不到一条鱼,钓况为何今非昔比?我们指着不远处成排成片的渔船,再指向飘散在岩礁边的垃圾说:“这就是原因。”
垂钓翡翠湾
时间:2014年5月27日
地点:美国洛杉矶翡翠湾钓场
1989年夏,我举家移居美国。美国是钓鱼人的天堂,它能有此美誉,决不是短期造就的,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尽述的。在美国钓鱼需要购买一张钓鱼证,加州现在的价格是49.99美金/年,若要钓淡水湖或某些特定鱼种则需另外加钱。所谓的一年期是从每年的1月1日算起,也就是说,即便你12月1日去购买,也得付一年的钱,因此对那些忠实的钓迷来说,每年1月1日去买钓鱼证是新年的头等大事。不要以为买了钓鱼证就万事大吉了,你最好找时间好好看看那本厚厚的钓鱼手册,哪些鱼让钓,哪些是列为保护对象的鱼种,记得钓上来亲它一口赶快放掉,最重要的是随身带一把尺,否则你会不开心的。
那年美国国庆日的长周末,一如既往,我与最忠实的钓友国栋兄来到拉古娜海滩的翡翠湾钓点,那天的鱼儿可能也去庆祝国庆了,所以往常钓到手酸的情况没出现,最后是国栋钓了两条海鲈。在美国,钓海鲈是有尺寸限制的,不到12英寸的是严格禁钓的,否则一条罚款250美金。由于没带尺,国栋用手大概比量一下,告诉我应该有12英寸。就在我们收竿的时候,身后出现一位渔猎局的官员,他先检查我们的钓鱼证,之后让我们出示钓到的鱼。那天,我只钓了不到10条鱼,按规定每人每次的鱼获总数不能超过20条,单一鱼种不能超过10条,所以我很坦然地接受并通过了检查。再看国栋,他跟渔猎局的老兄交头接耳了半天,悻悻地走过来告诉我他吃了罚单,原因是他钓的两条海鲈尺寸不够,国栋用他不是很灵光的蹩脚英文解释说:“鱼儿钓上来是活的,应该有12英寸,死后变僵硬了,所以‘缩水’了……”对方完全不听这一套,告诉他:“要解释请找法官。”
当晚,国栋没心情去观赏国庆烟火,跑到我家让我跟他一起上庭。如同交通罚单,这种罚单也是可以上庭申诉的,但必须先把罚单上的罚款交了。我安慰国栋说,这事法官一定会酌情轻以量刑,并替他写了一纸诉状。出庭当天,还没等我申诉,法官看了一眼罚单就说:“哎哟,差这么一点点,一条鱼罚250美元,太严厉了,这样吧,减半,算是给你一个警告,你接受吗?”国栋高兴还来不及,哪能不接受!这还真是一个执法严格但又法外有情的州。有了国栋兄的前车之鉴,大家钓鱼时又多了一样必备的“钓具”——皮尺。
2014年5月27日,因公所需,我回到了洛杉矶,钓友们早就枕戈待旦等着我带他们重新出发。27日天刚破晓,我们就来到钓点,久违的大海虹——Mussel,也被叫作淡菜,依然遍布在礁石上,除了用于钓鱼,它们是严禁采摘的,否则就会像国栋兄一样吃罚单。
一切准备就绪,我挂上海虹,抛出钓组,刚准备将背包杂物收拾妥当放好,还没来得及固定钓竿,就听老杨大喊:“老于!你的竿子飞了……”我回头一看,鱼竿已经“跳海自杀”!我顾不得背包,拿起老杨尚未抛出的钓组,横着就抛了出去,正搭在我的鱼线上,我连收几把线,将竿子拖上岸,拽出线组一看,“凶手”竟然还在,是一条四五斤重的海鲈!
是我的就是跑不掉!真是令人惊喜的欢迎仪式。当天,每个人都超额完成20条“满额”鱼,我钓了5条海鲈,15条黑毛和5条白毛,这两种鱼是台湾矶钓人最爱的鱼种,在洛杉矶的海边数量很多,通常被我们拿来当作钓满20条的充数鱼种;当然,每个人只能带走10条。
当晚,大伙在老杨家来了一顿“三鲜宴”——海鲈加黑毛加白毛。
崂山钓海鲋
时间:2014年5月4日
地点:青岛崂山八水河海钓场
崂山是山东省最著名的国家5A级景区,苍松翠柏、龙盘虎踞、背山面海,是我见过的最有灵气的山脉,也是青岛钓鱼人最爱的钓场。我在2003年长住青岛后,也成了这里的常客。
每年的4月底到5月底是青岛“普罗级”钓鱼人的“渔林大会”,因为对象鱼海鲋只在这个时间靠岸。鱼如其名,海鲋是海中福鱼,只是数量越来越少了,从2003年初到青岛时的平均每人每月能钓二三十条,到去年“鱼林盟主”冠军得主仅获10条,差距真的不可同日而语。
5月4日是一个闷热的周末,天刚破晓时,钓友牙科医生老刘打来电话说原先预约的病人临时取消,不如一起去钓鱼!我早有预感周末有鱼可钓,已经备好鱼饵——“管食”。来到八水河钓场,眼前的场面如我所料,能容纳二十多人的钓场已经人满为患,算算竿子数量,绝对超过100支,平均下来每人四五支,这跟美国每人只限用一根鱼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老刘在青岛也算是钓鱼界的“大咖”了,只要有他在,就算挤进别人的竿阵中放一支竿子,也没人说什么。
不过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次他并没去凑热闹,他说:“老于,咱们上椅子石那儿去钓。”椅子石是一个貌似椅子的岩石钓点,因路途艰辛,很少有人愿意去。
到达钓点,抛出鱼竿,接下来的就是等待了。海鲋钓组与黑头、黄鱼棒子、寨花、沙板是完全不同的,钓那些鱼只需15号钩,子线50~60厘米,一支竿子绑上2~3枚鱼钩,鱼饵以“沙食”“管食”为主,抛出后等鱼上钩就行了。钓海鲋通常使用单子线,而且越长越好,1.5~2米为佳,鱼钩至少18号以上,因为经过整个冬天和初春的“大补”,它们各个脑满肠肥,最小的也有一二斤重,大的可达五六斤以上。这种分量的鱼,在青岛算是奇货可居,也难怪钓友们为它朝思夜想,一日三班地轮班驻守,尽管大多数时间都以“贡龟”收场。
就在我俩痴痴等待时,四艘围捕面条鱼的渔船向我们驶来,此时正是面条鱼最活跃的季节,渔夫们岂能放过它们?这也是海鲋靠岸的原因之一。捕鱼人驾到,我们只好匆匆收竿,他们不会避让我们的钓竿,只有等渔船离开后,我们才能再度抛竿。好在面条鱼可能没靠岸,几个回合后,渔船就离开了。
我们再度抛出鱼竿,不久,数支竿子先后弓起腰来,直觉告诉我们,这不是鱼咬钩,收竿一看,都是渔船离开后留下的塑料袋。我想,如果我们的渔船也能离开海岸远一点去捕捞就好了,据了解,美国加州规定,商业捕捞必须在距岸70海里以外进行。
清除塑料袋之后,一切归于平静,折腾了半天,鱼不见踪影,人却饥肠辘辘。我回车里取方便面,回来时老远看见刘医生一副拔河姿态,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并有出线、收线的动作,看来这次不是“塑料鱼”。果然,在我回到钓点时,一条五六斤重的海鲋被他拖上岸,之后他又钓了两条1斤多重的寨花,我也钓上一条1斤左右的“红加吉”,它也是海鲋的一种。
鱼虽少,但也算没“贡龟”,此时夕阳已经染红了崂山,我们依依不舍地收竿,按照我自立的规矩:光场运动——钓完鱼清光钓场的垃圾,之后踏上归途。
当晚,刘医生安排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我将钓获的唯一一条红海鲋贡献出来。一起用餐的还有刘夫人和她的千金。烛光、美酒加海鲜,在我看来就是盛宴。
时隔多年,当我再次回到台湾的八斗子渔港时,以往的油污、塑料袋、果皮杂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水面悠然游弋的鱼群。面对此情此景,我只想说,且钓且珍惜吧!钓鱼人的最高境界是“Catch and release”,即钓后放流,如果我们短时间内做不到,不妨从“光场”运动开始做起,爱护给你带来快乐的那片水域。
文/图 山东·于自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