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来源:时代金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法人银行,利率风险,对策建议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23 14:47
【摘要】随着商业银行产品的不断丰富、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特别是银行账户利率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此,本文对天津辖内法人银行——A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进行调研,针对该行在利率管理上存在重交易账户利率管理、轻银行账户利率管理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法人银行 利率风险 对策建议
一、利率风险管理现状
(一)搭建市场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A银行建立了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一高级管理层(风险控制委员会)一具体实施部门的市场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市场风险管理职责,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全行利率风险管理工作。
(二)制定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制定了《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办法》、《银行风险偏好策略框架》,内容涵盖利率风险管理战略、政策和程序,风险限额及内部控制等方面。
(三)上线利率风险管理系统
上线运行资金交易系统,实现交易类和可供出售类债券资产利率风险的识别、计量,并定期形成包括交易账户利率风险在内的市场风险管理报告。
(四)定期披露利率风险管理情况
该行依托非现场监管报表实现对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全部资产在内的利率风险重新定价;年度报告中对利率风险定量和定性信息及控制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利率风险所采取的措施等内容进行披露。
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该行在交易账户利率风险管理上逐步完善、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利率风险管理尚不全面,特别是银行账户利率管理存在不足。
一是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目前该行对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遵循《银行利率管理暂行办法》,办法中对于利率管理更多的是基于市场管制利率和存款、贷款占主导的资产负债结构制定。但随着A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不断调整,新业务、新产品的不断增多,实行市场化利率的同业资金以及非存贷款的资产负债业务比重不断增加以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背景下,原有的利率管理模式难以为继。
二是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建立。A银行针对存款、贷款以及持有到期债券资产和应收账款投资等未划入交易账户的表内外业务,尚未建立与该行业务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具体表现为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组织架构需进一步明确、完善;IT系统对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支持需进一步提高。
三、对策建议
一是完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体系。随着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推进,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持续上升将是必然的趋势,并将对该行的盈利能力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制定与《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指引》配套的管理政策和流程,明确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覆盖范围、内部控制、限额管理、报告等方面的原则和要求,做到及早动手,未雨绸缪。
二是强化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系统支持。建立针对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的系统,按照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指引>的计量工具识别、计量和监测利率风险,在银行账户利率风险计量中应充分考虑包括重新定价风险、基准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期权性风险在内的重要风险影响。
三是建立利率风险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动态、全面地衡量利率风险,及时调整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规模,按照风险与收益确定利率水平,与经营管理及决策、绩效考核及资本计提等进行有效结合,形成利率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率激励机制,提高利率敏感度,发挥其对经营决策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亮.利率市场化拷问银行业风险[J].资本市场.2007(05)、2007(08)
[2]孔德刚.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模式及风险评析[J].财经政法资讯.2007(02).
[3]唐明珠.利率市场化后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分析[J].金融经济.2007(04).
[4]杨锦.近期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现状分析卟商场现代化.2007 (02).
徐君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