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问题不断凸显。如何提升养老质量、改善养老环境从而使老人拥有一个更加安详的晚年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以调研结果为主要依据,结合文献资料,真实全面地分析了养老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养老方式 社区养老 养老机构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养老问题备受关注,各种养老形式层出不穷,其中主要为养老院与社区养老,养老院为人熟知,社区养老兴起较晚但受到较大欢迎,“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服务”就是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但在我国,这仍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新生事物,即便是上海等地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也只是“雏形”。
二、北京市社区养老现状
北京市社区养老相比其他两种养老方式普及面较小,并不是每个小区都配备社区养老设施,有的小区的社区养老设施和小区距离很远。有的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尚未统一规划和建设,老旧小区老年人活动场地狭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尚不完善,无专人管理和维修设备。此外,部分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有限,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务和医疗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对健康护理和疾病预防方面的需求,老年人普遍需求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服务少有提供。
三、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社区养老存在的必要性
1.社会的需要。随着我国家庭规模和功能的改变,家庭状况越来越朝向小型化发展,老人居家养老的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养老院养老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与中国传统孝道产生的冲突,必然与社会产生矛盾。社区养老满足社会需要。
2.老人心理的需要。人到了老年,由于生理机能的老化,社会交往、社会角色地位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情感,社区养老更能使老人适应。
3.家庭经济的需要。据调查,养老院养老的收费相对较高,对于没有工作、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来说,老人的家庭经济负担也是养老院养老方式不能深入开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就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
(二)社区养老存在的重要意义
社区养老不仅具有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所具备的功能,而且有更多的益处。与养老院相比,社区养老能够缓解养老院的床位紧张问题,并且养老成本低,重要的是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和心理状况,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老年人生活在社区也十分自由;与居家养老相比,社区养老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照顾、开展活动,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
(三)社区养老仍存在问题
老年人也会对社区存在不满,因为一些生活上的事情比如自家的水管出问题时没有得到解决等等,并且一些老人对于社区举办的活动也不积极参与。这与社区资金不足以及活动投入及动员力度不够有关,因此社区养老机制还有待完善。
四、政策及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多种养老方式并存,大力提倡社区养老。我国目前存在养老院养老、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三种养老方式,由于养老院养老及居家养老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因此应提高社区养老在养老方式中所占的比重,并为社区养老提供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
2.合理划分社区范围,加大对社区养老的资金支持。根据老年人的居住范围划分社区范围,争取使每名老人都在管辖的社区范围内,同时政府要对社区养老提供资金扶持,增设活动室、健身室等基础设施,对于一些老旧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要及时拆除和更换,加强绿化等环境建设,给老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倡导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政府要加大监督力度,并利用舆论等手段,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敬老爱老,使老年人真正老有所依,安度晚年。
4.加强社会保障。加大对养老保险金及福利制度的投入,重点关注失独老人以及空巢老人,对于生活困难不能自理的老人要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资金。
(二)社区层面
1加强自身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帮助。社区应明确社区居委会对社区成员自治管理的职责,对社区老年服务基础设施管理、老年文体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提供组织管理服务的同时,要做好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规划,为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搭建平台,将工作落到实处。
2关注有困难的老年人群体。对于一些家庭和身体有困难的老年人,社区应给予帮助。为家庭困难的老人开展爱心捐赠活动,要特别关注失独老人和空巢老人,对身体有残疾不能走动的老人要安排护工上门服务。
3加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社区在照顾老年人身体的同时,还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配备心理医生及时检测治疗,开展丰富老年人精神世界的文化活动。同时宣传鼓励工作要做到位,争取使每个老人都参与进来。
(三)子女层面
子女不能把照顾老人的责任一味推卸给社区工作者,而应该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要秉承孝道、尊老爱老,不仅要给老年人物质上的照顾,还要抽出时间多陪老人,让他们心里感受到关爱。
参考文献
[1]张秀萍,柳中权,赵维良,建立“空巢”老人社区生活支持体系的研究卟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方秀云,社区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对策研究——社区居家养老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讨Ⅱ]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5期.
[3]王树新,亓昕.社区养老是辅助家庭养老的最佳载体[J].南方人口,1999年02期.
张苑驰 杨婷茹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