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标会说话

  • 来源:垂钓
  • 关键字:浮标,调标,鲫鱼
  • 发布时间:2015-05-08 07:43

  “你会调标吗?”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都会调标吗?

  这个问题一定很欠揍,这么基础的东西还用问,不会调标咋钓鱼啊?

  先别急,我先讲一个故事。

  有一次,哥儿几个去一座水库钓鲫鱼,钓位恰好在一个旅游区的下面,时逢星期天,水边上有不少游人。我一哥儿们,比较“人来疯”,也该着他露脸,他那儿的上鱼频率特别高,不一会儿身后就围了一圈看热闹的,扑棱扑棱的水花让这哥儿们越发嘚瑟起来,每一次中鱼,只要一提竿就会念叨一句:“上钩!”鱼一出水立马展示给大家看,随即引起一片啧啧称奇声;偶尔他也会在抬竿的瞬间念叨一句:“这条是小鲤鱼!”果然每猜必中,加之钓鲫鱼几乎百分之百的上唇中钩,更成了他吹牛的资本:“钩下嘴唇的我都不钓!”把观众唬得一愣一愣的。都是老中医,他玩的是啥方子?

  我云里雾里地过去看了一会儿,恍然大悟,别说,还真挺唬人!到底怎么回事呢?

  秘密就在调标上。他用的是高灵敏度的细长尾15目浮标,每粒黄豆大小的鱼饵会压下近4目浮标,两粒鱼饵就是大约8目,他带饵调平水钓2目,也就是下钩轻触底,作用在浮标上的重量是钩饵重量的一半,即2目,上钩完全悬浮,重量全部作用在浮标上;垂钓时尽量抓死口,也就是浮标轻微上升时不提竿,直到浮标上升2目以后再提竿。上升2目后浮标停顿的,提竿若中鱼则下钩的可能性大;若上升2目后还在继续上升,则一定是上钩;出现黑标则很难判断,但根据提竿后的手感足以推断是小鲤鱼还是小白鱼或是鲫鱼,这时他就只猜鱼种,不猜哪枚鱼钩中鱼。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几年了,但他的一句话却在我们中间一直流传:“你会调标吗?”

  在他看来,认为掌握了调几钓几就是掌握了调标技巧的人显然是不会调标的。调几钓几只是调标的基础,是入门级水平,浮标表达的语言和内涵还可以更丰富,能够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需求调整浮标,并能准确地解读每一个浮标动作,这才是一个高手应该具备的素质。所以,只会调几钓几就认为自己会调标是错误的,但停留在这个水平的大有人在。在我刚讲完上面的故事时就能猜出答案的人是属于懂得调标的,没猜出来的还要继续努力。

  懂得道理不等于能够做到。验证的方法很简单,找一处有小鲫鱼的水库,用小饵,中鱼后判断上钩或者下钩,准确率的高低就能说明问题,若低于50%,说明你曾经的思路和调标方法有问题,应该重新调整一下。另外,这个把戏只是调灵钓灵的方法之一。

  慎重调钝

  野钓,闹小鱼是常态,常用的应对办法是调钝。钝和灵是相对的,钝也是在灵的基础上完成的,钝到什么程度需在掌控之中。说到这里,有人会不服气:“调钝钓法谁不会?”

  我举两个钓鲫鱼的例子。在调钝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上钩中鱼率高的现象?有没有出现过浮标没有动作,换饵的时候却意外中鱼的现象?笔者看过很多的帖子和文章,对“调钝”一词的理解是“可以过滤掉很多轻微的信号”。这里面“过滤”两个字用得比较耐人寻味。

  什么叫过滤掉?其实就是浮标表达不出来。调钝实际上就是使单子线(下钩)或双子线不同程度地弯曲。下钩子线弯曲,鱼饵到底,重量没作用在浮标上,鱼饵重量消失时浮标不会上升,这时就会出现上钩中鱼率高的现象,其实不是没有鱼咬下钩,而是因为迟钝丢口了;双子线都弯曲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一些鱼口浮标表达不出来,所以会出现意外中鱼的现象。这两种现象只要有一种发生在你身上,就说明调钝已经超出你所掌控的范围了。

  手竿钓鱼,浮标是唯一的信号来源,当浮标无法表达出部分或全部吃饵信号时,就意味着钓组失控了,这就说明调钝的方法不当甚至是错误的。

  野钓鲫鱼或其他送标鱼,笔者的现得越明显;而传统钓正好相反,相对于台钓,它本身就是迟钝的,这是传统钓自身特性决定的。如果苛求传统钓的高灵敏度,则有点强人所难了。

  闹小鱼的时候,使用跑铅乃至大跑铅钓法意味着子线严重弯曲或者铅坠干脆躺底,这时鱼就饵的信号需要拉动铅坠后才会在浮标上反映出来,子线越长,这个行程就越大,尤其是钓送标鱼时。

  众所周知,从鱼儿吞钩入口到发现异常吐出鱼钩的过程稍纵即逝,钓者必须眼疾手快才能把握得恰到好处,传递该信号的行程加大了也就是意味着信号滞后了,本来可以中钩的鱼将有充足的时间逃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答案就是缩短子线,减少这个行程,这样做虽然同样需要带动铅坠,使钓组态度是慎重调钝,可是小鱼闹得太凶怎么办?我的办法是首先使用超黏稠的粉饵,其次是使用固态饵;如果这两种办法还不能解决问题,那就干脆回归传统钓,采用跑铅钓法,同时缩短子线。

  再看传统钓

  在悬坠长子线大行其道的今天,很多人对传统钓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认为传统钓就是落后迟钝的代名词,其实不然。

  悬坠长子线的特点是灵敏度高,这是台钓钓法的特长,所以钓钝就是台钓的致命短板,钓得越钝,这个短板表的隐蔽性降低,但它保证了鱼儿就饵和浮标动作的同步,这是提高上鱼率的关键。

  铅坠到底了,子线缩短了,这是什么?这就是传统钓。

  当然,现在的传统钓和几十年前的传统钓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现在的传统钓也需要调钓,浮标的浮力和铅坠的重量实现平衡,尽可能地降低水下的阻力,减轻障碍感,有效提高钓组的隐蔽性。

  野钓不同于竞技池中的比赛,想要钓得迟钝,不必拘泥于台钓一种形式。而调钝,实际上只是一个不大的范围,迟钝的钓法有时比迟钝的钓组更有效,关键是如何能让浮标“说话”。

  文/吉林·姜鑫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