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对渔具了吗

  • 来源:垂钓
  • 关键字:鱼竿,抄鱼,钓鱼
  • 发布时间:2015-05-08 07:47

  扬竿的尺度

  断竿经常被很多人武断地用一句话解释——竿子质量太次了。

  我承认,一把质量上乘的鱼竿确实能经受更多的考验,但断竿子大多是操作不当造成的。

  去年夏天休假期间,笔者的一个不会钓鱼的朋友恰好也有时间,心血来潮要跟我一起钓一天。对这种没摸过鱼竿的选手,我着实心里打怵,好竿子舍不得给他用,于是在以前的竿包里找出几支旧的,本以为能应付过去,结果出人意料——从清晨到上午10点,三支竿子全部牺牲,简直是“杀手级”的人物!这几根竿子跟我南征北战了多年,每一节都是原装的,为啥一到他手里就死无全尸了?

  这要从他的操作说起。上鱼后,他一鼓作气把鱼拽到水边,活蹦乱跳的鱼在浅水里拼命挣扎,他无暇顾及鱼线在哪里,也没有抓鱼线的意识,反正看到鱼了,激动得要死;鱼要是不配合,他就本能地高举鱼竿,试图把鱼挑到岸上来。本来已经垂直的鱼竿,他这么一举或者起身一站,鱼竿哪节受力?

  鱼的全部重量都集中在了第二节,险情自然就出现了。鱼要是稍小还好些,可以直接飞上岸,略大一点的,哪怕只有半斤大小,悬空时不停地扑腾所产生的颠簸力也会让第二节不堪重负,结果“咔”的一声,鱼竿交代了。

  对付这种不听话的鱼,我们可以让它在水里跑上一两圈,到岸边后就会老实不少,这个时候再决定是抄鱼还是用手从容地抓住鱼线把鱼拎出来。

  有经验的钓友都知道,去渔具店给鱼竿配节的,第二节最多,其次是竿梢,原因除了上述案例之外,还有另一种情况,即鱼竿的后仰角度过大。

  从上面这张图片可以得到如下信息:岸边陡峭的地势很可能延伸到水下,钓点应该很深;另外,我们能清晰地看到鱼竿的受力部位已经集中在了第二节,当竿子呈现这种角度,竿梢出现这种弧度时,假设上钩的鱼突然沿着地形的坡度向深水处一扎,鱼竿是不是就危险了?而这个动作是鲤鱼和草鱼最常用的伎俩。

  纵观身边的钓友,上鱼时把鱼竿仰成这个角度的有很多,这就是不当的操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过于急躁。扬竿刺鱼时,鱼竿整体受力,对鱼的控制力最强,但随着竿子的上扬,直至接近约90°的时候,鱼竿的受力部位开始向竿梢转移,竿子越硬,越向竿梢集中,控鱼能力随之下降。很多人中鱼后,尤其是中了一条不算小的鱼后,总是急于拉鱼出水,当鱼竿整体受力时,钓者能够将鱼快速向岸边牵引,而当鱼竿的腰力不再发挥作用,仅能靠柔软的竿梢控鱼时,回鱼的速度自然也就降了下来,钓者就只能靠加大后仰角来继续回鱼。而实际上,当鱼竿弯成这种危险的角度时,钓者会明显感到使不上力,因而无法实现快速回鱼的目的。更何况这时鱼的体力并没有被有效消耗,即使到了岸边也很难出水,往往是抄网把鱼追得噼啪乱跳,既浪费了时间,还可能惊了窝子。

  中鱼后,钓者切忌急躁,不妨多遛几圈,也可以站起身向后走几步,用鱼竿的整体力量控鱼,这样做不仅能有效控鱼,还能延长鱼竿的使用寿命。

  抄鱼的要领

  有些钓友在使用抄网时也存在问题。现在的抄网几乎是清一色的轻体材料,追求体轻,自然也就牺牲了强度,虽然一些复合材料或铝合金也有很好的强度,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和钢铁器具相比。

  常常看到有人抄鱼,鱼一进入网兜,立刻往上一端,鱼小些还好,要是10斤以上的大鱼,这么一端,抄网头或手柄就会变形甚至断裂。

  正确的抄鱼方法其实很简单——鱼进了网兜后,只要向后轻轻一拖,网圈就会压住网兜,这时鱼无论怎样挣扎、翻腾都逃不出去,钓者只需继续向岸边拖拽,然后轻拎网圈与手柄的螺栓结合部位即可将大鱼拖出水。注意,动作要领是“拎”,而不是端起来。

  文/黑龙江·王文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