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走钓混合鱼

  • 来源:垂钓
  • 关键字:钓组,钓饵,钓鱼
  • 发布时间:2015-05-08 08:03

  在赣江的源头有一条古老的小河,碧绿的河水川流不息地流淌着,河中孕育了鲫鱼、鲤鱼、草鱼、鳊鱼、黄颡鱼等多种鱼类。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有这样的天然混合鱼钓场,这些钓场是钓鱼人休闲野钓的好地方。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我都会到小河边走钓混合鱼,现将自己在走水中垂钓混合鱼的经验和技巧介绍给大家。

  一、钓组应轻便灵敏

  钓鱼人都知道这个道理:钓什么鱼配什么钓组,这样才能得心应手。但在小河走钓混合鱼时,因为河中的鱼种各异,有大有小,而且钓者是在河岸边走边钓,所以钓组以轻便灵敏、韧性适宜为最佳。

  我在走钓混合鱼时经常使用一支2.7米长的硬调碳素手竿,搭配3.0号尼龙主线和2.0号尼龙双子线,再配上2号小钩、短粗浮标和轻铅坠,便是一套极好的混合鱼装备。双子线最好为一长一短,长的在12厘米左右,短的在9厘米左右。

  实践证明,这样的钓组灵敏度极高,非常适合在小河走钓混合鱼。

  二、出钓应顺应天时

  钓鱼与自然环境、气候、水温有着密切的联系,鱼儿游动觅食的规律会随着气温和水温的变化而改变。混合鱼也是一样,只有某个季节的气温和水温相对适宜,它们的觅食活动才较为活跃。

  渔谚云:“顺天时,好钓鱼。”赣南地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一年四季均可钓鱼。但从不同的季节来看,气候也会有所差异。夏季天气炎热,河流涨水,不便于走钓;冬季天气寒冷,鱼儿都藏在深潭里,很少游动觅食,所以也不利于走钓。只有春、秋两季的气温相对稳定,尤其是立春以后,赣南地区的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沉寂了一冬的鱼儿开始四处游动,它们纷纷离开深水区,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动觅食,并开始准备产卵。此时小河的整体水位很低,岸边的水位更浅,所以利于走钓。赣南地区秋季的气温大多在20℃~30℃,鱼儿在这个温度区间的觅食行为也很活跃,因此秋季也是走钓混合鱼的最佳时机。

  三、钓饵应荤素兼备

  钓鱼是一项综合工程,钓饵在这项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评价一款钓饵是好是坏,有人可能会参考钓饵的专用性能,有人可能会参考钓饵的广谱性能。我认为,在小河走钓混合鱼时不能只用一种钓饵,要根据水情和鱼情灵活变通。在流水漩涡区域或河流的进、出水口施钓时宜用荤饵,在深潭或岸边的水草洞中施钓宜用素饵。当然,因为我们采用的是双钩钓组,所以可以在上钩上挂素饵,在底钩上挂荤饵。这种布局符合大多数鱼类的摄食习性,无论水体中有什么鱼,它们总能各取所需,钓者自然能钓到更多的鱼。

  鱼儿在觅食时会根据饵料的颜色、香味和状态进行筛选。总的来说,大多数鱼儿喜欢摄食香腥型或微酸甜型饵料。我们在调制饵料时,要在这两种味型上多下功夫。

  很多渔具店里都有方块豆饼饵出售,这种饵一般分红、黄、绿、白四种颜色。这些颜色就是针对各种鱼类的不同摄食习性而设计的。红色的钓饵多上鲤鱼,黄色的钓饵多上鲇鱼和黄颡鱼,绿色的钓饵多上草鱼,白色的钓饵多上鲫鱼、鳊鱼及翘嘴等对象鱼。当然,这一点不可一概而论,有些贪吃的鱼类遇到什么颜色的饵料都会摄食。

  一块方块豆饼饵在河水中能保持三四个小时不溶散,所以这种饵料很适合守钓,但在小河走钓则不常用。我在小河走钓混合鱼时,常采用“土洋结合”的方法调制出两种广谱性极强的饵料,现将配方介绍给大家。

  1.荤饵

  ①将自养的蚯蚓和麝香米粉拌在一起,待蚯蚓膨胀透明时,将每条蚯蚓截成3段或4段,每枚钩子上挂一小段蚯蚓直接施钓即可。切记蚯蚓应包住钩尖,这样能大大提高中鱼率。

  ②将猪皮或筒子骨煮得半熟,再放入塑料袋中密封,待其腐烂繁殖出蛆虫。众所周知,蛆虫是极好的钓饵,每枚钩子上挂两三条蛆虫,定会引来各种鱼类。蛆虫挂钩的方法同蚯蚓一样,也要使其包住钩尖,这样才能确保正口中鱼。

  上述两种荤饵可以称为“万能饵”,无论在什么水域钓什么鱼都可以使用。

  2.素饵

  素饵的配方十分简单:将鲫鱼商品饵、香甜味饼干粉、鲫鱼香精、拉丝粉和雪花粉按照4∶3∶1∶1∶1的比例调和,再以1∶0.8的饵水比将饵料开成又硬又黏的面团。每次施钓时取两小粒挂钩,采用搓饵钓法即可。

  上述的荤饵和素饵均具有浓香和浓腥的气味,而且在流水之中也能保持一定的状态,是小河走钓混合鱼的首选饵料。

  四、施钓应找准鱼窝

  这里所说的鱼窝不是固定的钓点。鱼儿在水体中所处的位置会随着水温及水面食源的变化而改变。哪里的水温适宜,哪里的水面上有浮游生物或植物,鱼儿就喜欢群聚于哪里。

  小河的水面不宽,河中常有水坝、深潭、急流、浅滩、暗礁、岩石及涌泉等结构,这些地方都是藏鱼的好钓点。此外,小河回水湾潭的一侧紧邻悬崖峭壁,一侧是砂石浅滩,这样的地方常有含氧量极高的新鲜活水,是鱼儿喜欢群聚的水域;小河岸边的小水湾或水草洞中经常漂浮着水生物或落水昆虫,这些都是混合鱼喜爱的美味佳肴,因此极易聚鱼。

  综上所述,可能聚鱼的地方都是潜在的鱼窝。在小河之中走钓混合鱼,只要找准鱼窝下竿,十有八九会中鱼。

  五、钓法应灵、准、勤、稳

  在小河走钓混合鱼的方法与在库塘守钓相比完全不同。在库塘守钓时,一人可用多支钓竿;而在小河走钓时,一个人只能使用一支钓竿。当然,身背鱼篓,腰挂饵盒,背插短柄抄网,脚穿高筒水靴在河岸边走边钓是一件相当自由而又惬意的事情。

  走钓法是春秋两季常用的钓法,我在小河走钓混合鱼时,将要领归结为四个字:灵、准、勤、稳。

  “灵”主要指的是钓具匹配要灵敏。也就是说,走钓混合鱼的钓具应以短竿、细线、小标、轻坠为宜。这种钓组的双钩分布在不同的深度:下钩触底,上钩离底约3厘米左右。钩饵在水中随着水流忽浮忽沉,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动态,很容易诱鱼上钩。

  由于走钓的钓点是随时变动的,而且一条河流之中各处的水位高低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在浅水区的漩涡或岸边的水草洞中施钓时,可以将浮标向上调高,即不使用浮标,只凭敏锐的眼力和手感起鱼。若在深潭中施钓,可采用台钓的方法调四钓二。

  “准”指的是抛投要准。手竿的抛投方式主要有正抛、侧抛和过头抛(俗称“甩大鞭”)三种,其中以正抛为最准。在小河走钓混合鱼时,多以深潭、石缝、漩涡、铧尖和水草洞为主要钓点,能否将钩饵准确地送到这些地方就要看我们的基本功了。在抛竿时,钓者应面向钓点,钓线的长度同竿长一致,同时要保证抛竿的力度和角度相对适宜,这样才能完成精准的抛投。

  “勤”指的是在走钓过程中要勤劳。一是变换钓点要勤,即在一个钓点下竿之后无鱼问钩,就要及时转战下一处钓点;二是提竿要勤,这是因为搓饵的颗粒很小,在水中容易雾化散落,所以要勤提竿换饵;三是挂蚯蚓、红虫等活饵施钓时要勤引逗,以便诱鱼上钩;四是抛投之后,只要出现可能上鱼的标相就要勤提竿,而且速度一定要快。其实走钓就像打游击战,我们要做到脚不停步,竿不离手,眼不离标,手疾眼快,才能钓到更多的鱼。由于鱼儿的胆子很小,容易受惊,所以我们在同一个钓点只能钓两三条鱼,恋战的话往往会再无收获。

  所谓“稳”,一是指走钓抛竿的动作要规范,最好采用正面弹送的方法来抛投,这样才能借助钓竿的弹性将钩饵稳妥地送至钓点;二是提竿起鱼要稳,等鱼咬钩之后不要操之过急;三是大鱼上钩之后要保持稳定的心态,要多遛鱼,同时养成用抄网起鱼的好习惯。

  以上是我在小河走钓混合鱼时的一些心得和经验,我认为只要掌握了这些,就具备了手竿钓走水的基本功。我每次在小河边走钓4小时左右,来回要走4公里左右的路程,沿途还要爬坡涉水,既享受到了钓鱼的乐趣,还锻炼了身体,可谓一举两得。

  小贴士

  1.有些小河的河岸较陡,而且在雨天之后比较湿滑,所以在走钓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跌跤;

  2.小河的水底结构千变万化,铅坠很容易卡在障碍物中,因此在出钓时要多准备几副线组;

  3.要量力而行,尤其是体弱的老人,在出钓时一定要劳逸结合,适时休息。

  文/江西 聂超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