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逐渐失去思考能力的浅阅读

  • 来源:读者新周刊
  • 关键字:浅阅读,读图时代,深阅读,新媒体
  • 发布时间:2015-05-14 15:52

  你是否越来越多地见到这样的场景,公交车上,地铁上,甚至是行人穿梭的路上,有人专心致志的拿着手机、电子书或者时尚杂志阅读?亦或伴着香茗孤灯捧着书本精心阅读的时光被大量的网上浏览所替代?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相信你已经步入了浅阅读的潮流。

  浅阅读——实际上是阅读载体正在发生变化的一种标志

  浅阅读,就是简单、快速甚至跳跃式的阅读方法,对阅读内容则浅尝辄止、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它追求的是实用的资讯或短暂的视觉快感。与深阅读相比,浅阅读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符合当下流行的“快餐”文化的特质,迅速享用、迅速愉悦然后迅速抛弃。

  浅阅读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或者贴近实际,可以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帮助,如生活资讯;或者与自身没有直接关系,比如娱乐信息及八卦消息等,阅读追求的是一种暂时的心理愉悦和短期的信息摄取。

  随着快餐文化的流行,日本已进入“读图时代”,漫画读物高居畅销书前列。由于浅阅读的侵蚀,法国的阅读传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有人甚至预言“书将死亡”。世界各国都在反思,为何当今社会深度阅读越来越少,而浅阅读日益普遍。

  首先,这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关,在越来越忙碌的社会里,人们能静下心来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碎片化。阅读变得走马观花,不求甚解渐成风尚,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跳跃式阅读成为阅读的主要方式。

  其次,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标志就是信息爆炸,各种资讯泛滥,生活和工作压力迫使人们的阅读更加趋于实用主义,而根本无暇去对书籍深究细品,就是再爱不释手的图书,也只能浅尝辄止,进行一点浅阅读而已。

  于是,浅阅读由于快速高效而被广泛接受。再次,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随时随地阅读成为可能。

  深阅读——对国家、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

  如果长期不加思考地浅阅读,那么读者的见解和思考力,势必会走向浅薄。浮光掠影式的浅阅读只能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烟云。那种反复思索回味经典名著,细品慢嚼的读书感受,那种废寝忘食的读书之乐,是浅阅读者所无法达到的境界。

  对于个人,深阅读可以培养大视野,促进大发展;对于民族,书籍承载着民族的灵魂,深阅读对国家、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

  深阅读与浅阅读并非水火不容,浅阅读可以激发阅读兴趣,让读者发现值得深阅读的读物,而深阅读培养出来的思考习惯,能使浅阅读的选择更为精准。

  新媒体——从各方面提升了深阅读的潜在渠道和对象

  从阅读载体看,新媒体的出现虽然对传统纸质书籍构成一定挑战,但它从各方面提升了深阅读的潜在渠道和对象。如果能做到寓教于乐,新媒体介质的出现并无坏处。如何引导人们更多地进行深阅读是新媒体所要面对的下一项挑战。

  新媒体并非是导致‘浅阅读’的唯一原因,虽然新媒体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但传统纸质图书阅读和新媒体阅读并不矛盾,不同媒介载体各具优势,可以互为补充。阅读最重要的不是通过什么载体来读,而是读什么、怎么读。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致力于倡导读书、组织读书、服务读书,积极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倡导深入阅读、经典阅读,为全民阅读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使我们这个充满活力的国家在阅读中提升品质与素养,提升民族竞争力。此外,我们还通过策划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公众良好的阅读习惯。”把‘浅阅读’导向‘深阅读’。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原文标题《逐渐丧失思考能力?浅阅读时代的深层思考》,有删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