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段子”当“面包”

  • 来源:读者新周刊
  • 关键字:段子手,营销号
  • 发布时间:2015-05-14 15:56

  段子原本是相声中的一个艺术术语,指的是相声作品中的一节或一段艺术内容。而随着新网络时代全民解构热潮的兴起,“段子”一词在网络上被人们频繁的使用,大众不觉中主观地将其融入了一些独特的内涵,使得该词除了原有的意思外还是声乐类节目或文学作品的俗称。特别是2010年微博兴起后,在网络中逐渐出现了以制造段子为副业的人,网友戏称之为“段子手”。

  当然,网络上的段子并非都是职业段子手生产,在网络中活跃的每一个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制造网络段子,只是功夫有高下,内涵有深浅,传播有广窄。

  段子分有黑段子,红段子,有黄段子,也有灰段子。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有内涵有深度,语言简练,语义丰富。在这个轻阅读盛行的年代,因为我们的懒惰使得段子盛行。

  在浩瀚的信息面前,过往的宏大叙事在网络上往往被人抛弃,有时候就像旧时的裹脚布又长又臭,而轻阅读、微叙事则满足了当下快节奏生活的我们。看新闻只看标题,读文章只读“一个”,写博文要少于140字,写帖子不得多于三段。来不及思考,没有精力阅读,我们便习惯了接受各种网络段子的肆虐,看三两段子,为图一乐嘛。

  也并非是说看段子就罪大恶极,就“政治观不正确”。网络段子大肆流行自有他的道理,和喜欢它的受众人群。人生已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必要拆穿,大伙儿制造三两段子取悦大众又有何不可呢?只是深究起来,我认为一个人如果长期任由段子侵染,是十分有害的。

  关于那些营销账号是如何利用段子来实现个人敛财目的的暂且不去深究,我们只静下心来思考这些段子内容,你会发现它们往往是经不起推敲的。一条段子字数毕竟有限,无法顾及全面,所表达出来的语义经常出现狭隘、偏激、片面、情绪化等情况。

  就以我们最近的一则流行段子来说,“陆港富人联手搞钱,陆港穷人联网开骂。”也不知是哪位有才网友编发的,你不得不承认它对目前的“小便事件”总结得很到位。

  然则我们深究起来,又会发现其中有诸多漏洞:

  1.大陆和香港的富人只会联合起来搞钱吗?

  2.大陆和香港的真正穷人有时间和资本联起网来对骂吗?

  3.陆港对骂的网友一定是穷人吗?所以说这句话是有问题的,更不用说其他段子了。

  当然,段子的盛行主要在于人们在网络上对舆情事件的调侃和吐槽,是新网络时代的一种后现代解构,有其背景和大量内容生成者。比如春节联欢晚会当晚,就是段子和段子手的狂欢盛宴,那夜,人人都是段子手。

  那我为什么要反对段子手呢?因为我认为段子内容多半是片面和狭隘的,一个人若长时间浸泡在段子氛围中是有害的。其结果就是不会思考,没有想象力,没有创造力,只被段子带着走,思维陷入呆滞化。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100年前被陈寅恪先生所提出,曾被定为清华校训,经过一个世纪的跌跌撞撞,我们今天依然缺失这种精神和气质。所谓的独立人格就是要求我们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不屈服于权威,不盲从于主流,不迷信于教条。任何事与物,我们对之持有的认识和评价都应是我们从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人生经验来做出解读,而不是别人告诉你什么你就相信什么。

  即使你的认识有误,或与真理相较太远,但那是你自己的独立思考,我予以尊重和理解。我相信,随着我们对世界的不断认知以及人生经验的不断累积,每一个人总会有接近真相的那一天。

  作者:栀夏世

  (本文转自:天涯论坛,原文标题《我为什么要反对段子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