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例HIV/AIDS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肺结核,AIDS,败血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03 13:58
摘要:目的:探讨长沙市HIV/AIDS患者的死亡原因,以改进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长沙市第一医院的HIV/AIDS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男性多于女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多合并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常见的引起死亡的疾病有败血症、肺结核、肺孢子菌肺炎。结论:晚期AIDS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应早发现感染者,进行HAART,延缓HIV疾病进展,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机会性感染;死亡原因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5-0007-01
自1981年报告第1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蔓延,目前已成为全球第4位导致死亡的疾病[1],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及社会问题,自1995年出现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 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显著降低了艾滋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使艾滋病从“世纪瘟疫”变成了可控制的慢性感染,从我国疾控部门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HIV新发感染人数保持在较低水平,但艾滋病的死亡率仍在逐年升高。为探讨长沙地区艾滋病患者的死亡原因,我们将的死亡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
1.对象与方法
患者均在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实验室用蛋白印迹法确认HIV-1抗体阳性,均已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Becton Dickinson公司FACSort流式细胞仪检查,艾滋病诊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AIDS/HIV的诊断标准[2]。
收集在我院住院死亡82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及分析内容:感染HIV的途径,实验室检查包括CD4+T淋巴细胞计数,患者是否进行过HAART,患者死亡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等资料;
统计学方法数据录入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一般情况:82名研究对象年龄范围(24~76)岁,中位年龄41.98岁。男性64例(78.0%),女性18例(22.0%),传播途径:异性性传播48例(58.5%)、同性性传播18例(21.9%)、静脉吸毒7例(8.5%)、不明确9例(11.3%)。
2.2 CD4计数水平:82例患者检测到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患者57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2~290)个/ul,平均(43±22)个/ul,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ul,43例(52.4%),CD4+T淋巴细胞计数(51—100)个/uL,7例(8.5%),CD4+T淋巴细胞计数(101~200)个/ul,4例(4.8%),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ul,3例(3.6%),未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25例(30.7%)
2.3 死亡原因:直接死因中呼吸衰竭28例占首位,其次是多脏器功能衰竭23例,而在引起死亡的疾病原因中,败血症居首位(29例,35.5%),肺结核(22例,26.8%)、肺孢子菌肺炎(12例,14.6%)、隐球菌脑膜炎(6例,7.3%)、肝炎病毒感染(4例,4.9%)、HIV脑病(3例,3.7%)、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2.4%)、自杀(2例,2.4%)、药瘾(1例,1.2%)、肾功能衰竭(1例,1.2%)
2.4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从未接受治疗53例(64.6%),接受治疗29例(35.4%)。疗程超过3个月6例。
3.讨论:
HIV感染人体后能感染CD4+T淋巴细胞,使其计数下降,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最终可导致死亡。在本研究中,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考虑与HIV发病男性多于女性有关,另外亦有研究发现男性是影响艾滋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3]。
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检测艾滋病进展和监测患者出现机会性感染及死亡的重要指标。国内蒙江明等总结了190例艾滋病死亡病例的其中一半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ul[4]。hwn等[5]研究显示,即使予以HAART,基线水平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仍与其死亡率相关,CD4+T淋巴细胞<100个/ul的艾滋病患者在ART1年和4年后的死亡率分别是11.6%和16.7%明显高于CD4+T淋巴细胞>100个/ul患者的死亡率5.2%和9.5%。本研究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低,约一半以上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ul与国内外的研究相符。考虑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的患者容易出现机会性感染,且多为合并感染,严重感染相关。另外此研究中,约有30%的患者从未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考虑患者发病后未及时发现HIV感染,病情重,进展快,来不及完善CD4计数检测时即死亡,故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在发现HIV初筛阳性时一并完善CD4+T淋巴细胞检测。在引起艾滋病的直接死因中呼吸衰竭是最主要原因,其次是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导致艾滋病死亡的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是败血症、肺结核、耶氏肺孢子菌肺炎,近年来在马内菲青霉菌病在艾滋病患者中发病率逐渐增高,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马内菲青霉菌在人体环境适合繁殖,易侵犯血管,易通过血液发生播散性感染,一般起病隐匿,晚期可出现感染性休克,病死率高[6]。我国结核感染的病人多,肺结核合并HIV感染后,能相互促进其疾病进展,导致HIV感染合并肺结核难治,病死率高。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是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是以前艾滋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随着复方磺胺甲恶唑(SMZ-CO)广泛应用于预防及治疗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现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有下降趋势,在所有死亡患者中,大部分患者从未进行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或HAART3月内,多数患者是出现机会性感染的相关症状后,才发现HIV感染的,病人进展到晚期,病情危重,对各种治疗反应均差,病死率极高。因此早期发现感染者,进行HAART,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延缓HIV疾病进展,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参考文献:
[1]Badri M.Lawn SD.Wood R.Short.term risk of AIDS or death in people infected with HIV.1 befor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South Africa:a longitudinal study.Lancet,2006,368:1254-1259.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2):133—144.
[3]豆智慧,赵燕,何云,等.免费抗病毒治疗降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病死率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9。43(12):1091.1095.
[4]蒙江明,张云辉,李军,等.南宁190例艾滋病死亡病例临床特点分析.内科,2010,5(5):489-491.
[5]Iawn SD,Little F,Bekker LG,eta1.Changing mortality risk associated with CD4 cell response To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South Africa.AIDS,2009,23(3):335.342.
[6]Hu Y Zheng J Li X et al.penicillium marneffei infection an emerging disease in mainland China[J].Mycopathologia 2013,175(1-2):57-67
曹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