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门诊picc维护中健康教育重要性分析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门诊,健康,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03 14:46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门诊picc维护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0例picc维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picc常规维护,观察组患者在picc常规维护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picc维护中并发症发生率与维护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局部感染发生率为13.3%,观察组患者的局部感染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的导管异位发生率为3.3%,观察组患者的导管异位发生率为0.0%;对照组患者的维护满意度为83.3%,观察组患者的维护满意度为100.0%;两组患者的局部感染发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维护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门诊picc维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维护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的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增强了导管留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门诊;picc维护;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5-0010-0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指的就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将导管尖端设置到上腔静脉,在长期输液患者体内构建静脉通道[1]。因为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等优势,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本文主要对门诊picc维护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效果进行探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0例picc维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60例患者中,女36例,男24例;年龄在26-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3.7)岁;病程在1-10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5.4±2.1)个月;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2例,高中27例,大专及以上1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picc常规维护,主要操作流程为:评估患者局部皮肤情况,观察贴膜有无潮湿、脱落、污染,穿刺点是否出现分泌物及红肿情况,判断是否感染,查看导管在体外的长度,观察导管有无移动、脱出、堵塞,对导管位置予以判断,并测量患者臂围是否变化;避开穿刺点1cm的范围,用75%的酒精进行3次皮肤消毒,之后用0.5%碘伏对穿刺点及周围的皮肤与导管进行3次消毒,消毒范围为穿刺点上下10cm两侧至臂缘,待干后用透明敷贴对导管进行固定;更换无针接头或肝素帽,用20mL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并且正压封管;填写维护记录。
观察组患者在picc常规维护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在picc常规维护中,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picc维护的重要性,并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一些注意事项,展开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日常生活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患者在做饭、扫地、洗碗、拖地等活动中锻炼手臂,进行握拳、伸展、弯曲等活动,但是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如举重物、游泳、打球等,防止出现导管脱落的情况。在日常生活指导中,告知患者避免重力撞击,并且不要用置管手臂进行血压测量,不要盆浴。在沐浴之前,用毛巾包裹置管穿刺位置,之后用塑料保鲜膜进行肘部缠绕,一般在2-3圈之间,用胶布贴紧上下边缘,在沐浴之后,对敷贴松动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马上就诊。.穿刺部位清洁。在置管过程中,需要保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不要随意撕下敷贴,进行定时的维护,通常是每7天1次[3]。.家庭指导。对在家患者进行指导,让其自行观察导管的设置情况,并且指导患者正确穿脱衣物,防止出现意外拔管的情况。同时对手臂肿胀情况进行观察,学会臂围测量,每天做好记录,观察是否出现渗血、疼痛、红肿等情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马上就诊。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picc维护中并发症发生率与维护满意度。并发症主要有局部感染与导管异位。根据满意度评价指标,可以将其分为三级,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分析
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picc维护中局部感染与导管异位发生率及维护满意度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n/%),进行卡方检验,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局部感染发生率为13.3%,观察组患者的局部感染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的导管异位发生率为3.3%,观察组患者的导管异位发生率为0.0%;对照组患者的维护满意度为83.3%,观察组患者的维护满意度为100.0%;两组患者的局部感染发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维护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维护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说明健康教育有助于护患沟通,提高了护理质量。通过常规维护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与自我护理意识,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维护满意度。
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picc维护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与依从性,是整体护理的主要构成环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同时,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置管时间,全面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picc导管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静脉输液手段,得到了临床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肯定,在临床中应用较为普遍。并且通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picc常规维护联合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导管置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一种非常高效、科学的护理干预手段。
总而言之,对门诊picc维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维护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的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增强了导管留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巧凤.门诊PICC维护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05):91-92.
[2]项苓,徐岚,陈克俭,等.健康教育在PICC门诊置管维护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14,(17):389-389.
[3]李敏.PICC置管患者门诊维护健康指导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4):306-306.
[4]徐雯.健康教育在门诊PICC置管维护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35):86-87.
王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