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前瞻性视野是陕汽转型成功的关键所在

  任何企业的战略转型都是从未来看现在,而不是从现在看未来,需要经历一场自我革命。陕汽的转型自然也非一夕功成。陕汽管理者的前瞻性视野是陕汽成功转型、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

  自2009年启动战略转型以来,陕汽集团连续5年实现销量与市场占有率双增长。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其所生产的重型卡车销量达到1.59万辆,环比增长30%,日最高订单突破1000辆,这样的业绩即使与同行业领先的东风、一汽、重汽、福田同场PK,也属骄人战绩。

  任何企业的战略转型都是从未来看现在,而不是从现在看未来,都是一场自我革命。陕汽的转型自然也非一夕功成。在我看来,陕汽领导者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才是奠定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重卡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几乎所有国内重卡厂商都瞄准“铁公基”的建设良机,以期通过多元化营销获得最大市场占有率。而陕汽的做法却大不相同:投巨资进行陕汽2011“驰久版”重卡技术研发、承担国家863计划《单一燃料CNG汽车城市间运行考核》、与西安交大等科研机构成立重卡新能源研发与应用实验室、发布国内重卡行业第一个宣言——《2009陕汽重卡绿色宣言》。

  要知道,在其他厂商激烈争抢国家4万亿元投资带来的市场盛宴时,陕汽却关起门来搞技术研发。别人在赚钱,陕汽在花钱;别人在抢市场,陕汽在搞“宣言”。看似“怪异”的举动,却奠定了陕汽此后数年的持续增长,因为陕汽明白,如果继续依赖国家的产业政策存活,继续指望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那么接下来就一定会遭遇“销量下滑、技术淘汰、市场突变、客户挑剔”的困境。

  陕汽转型的经历告诉我们:从现在看未来,你会觉得不能理解或不可思议;从未来看现在,你会觉得势在必行或当务之急。事实证明,当年那份《2009陕汽重卡绿色宣言》真的不是其他厂商以为的“作秀”,而是陕汽为战略转型所规划的路线图。陕汽此后多年的战略执行脉络都能从这份绿色宣言中窥得端倪。

  而陕汽战略转型的关键核心,是从生产型制造商向服务型制造商转型。自2010年开始,国内各大重卡厂商开始向汽车4S店服务管理模式学习,筹建自己的服务体系。但大多数重卡厂商还只是简单复制和移植4S店成熟服务模式,形式大于内容,且限于传统服务者居多。而陕汽在业内率先研发“天行健”车联网服务系统,从重卡客户的现实服务需求出发,实时采集和记录车辆运行数据,将车速、转速、里程、刹车、离合等信息实时汇总,这种主动和动态的实时监控,可以帮助重卡客户提前定位和诊断问题,变之前的事后修理模式为事前的预防和解决模式,将重卡客户最关注的安全(行驶安全与防盗)、效益(故障检测与燃油经济性)、管理(隐患排查与预防)三大问题作为系统设计的出发点。

  从传统生产型制造商到现代服务型制造商,陕汽走到了行业前列。而对服务价值的挖掘,则将陕汽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客户的全周期锁定与管理,并借助“车联网+大数据”的集群效应,帮助陕汽实现战略跨越。

  杨继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