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靖氢能生意攻略
- 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科幻电影,旅行,新能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29 09:44
中靖希望以全球市场为导向,建设一流的氢能燃料电池批量生产基地,推出最优性价比的产品,成为氢能燃料电池产业与其他产业沟通、接轨的重要桥梁。
开车在路上行驶,汽车燃料即将用尽,停车从后备箱拿出两包粉剂放入车用电池旁的容器内,然后灌入喝剩的矿泉水,汽车就可以继续发动恢复行驶。在旅行或出差中,无需携带手机充电器,只要带了饮用水和原料就可以随时为笔记本、相机、iPad等电子产品充电。这不是科幻电影的镜头,位于江苏丹徒高新技术产业园的中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靖)将这样的场景变成了现实。
宽阔的厂区内,几辆经过改装的众泰新能源汽车悄无声息地行驶在绿黄相间的建筑之间,汽车的动力就是该公司研发的氢能燃料电池。
办公楼内,往一台小型多功能氢能发电器的反应釜里放入看上去像一袋方便面调料包似的制氢剂,然后倒入一杯自来水,随后照明灯泡就被点亮,整个过程仅需要一分钟。
“原理是水和制氢剂反应产生氢气,氢气经由氢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一袋13克重的反应制氢剂,能点亮灯泡8小时,发电器不仅能够用于小功率照明,也能为手机、相机等电子产品充电。”中靖董事长王纪忠介绍说。整个发电设备自重仅330克,由一个反应釜、一块氢燃料电池和一套能量储存系统组成,十分方便。
氢能以高热量、可再生,无污染等特点,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应用前景备受期待,甚至被认为是太阳能和风能之后的又一大新型能源。然而即便集诸多优势于一身,氢能因其特有属性,存在制备储存等众多难题,一直没能得以广泛采用,中靖新能源有望打破这种局面。
王纪忠表示,中靖已开发了制氢设备、氢能发电设备、备用电源、燃料电池、氢能小型充电器、氢能发电机、氢能锅炉、氢能地热装置等产品应用到移动通信基站等领域,下一步将主要拓展到包括氢能汽车、空调、移动电源车等在内的各个领域。
结缘氢能
几年前,同样的场景曾展现在王纪忠面前。一包神秘的粉剂放到水里,不足一分钟就开始不断冒出气泡,并且能够持续4小时,让王纪忠十分惊讶。展示这一奇妙实验的人告诉他,冒出来的气泡是氢气。
彼时,王纪忠已经是江苏中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靖集团所在的丹阳市以生产汽车装备和电气产品而闻名。王纪忠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涉足电气、电子工程、房地产等多个实业,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尽管如此,王纪忠心里明白,地产、电子等传统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未来很难有突破性的业绩产生。8年前的2007年,他开始关注新兴业态,寻找能够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新增长极。
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向他介绍韩国人朴延泰发明的制氢技术。朴延泰曾在韩国延世大学教书,后来创业进入电池生产行业,并成为三星、LG等企业的电池供应商。王纪忠非常兴奋,决定引进朴延泰教授的国际团队及其相关核心技术,并与上海交大燃料电池研究所合作建立氢能研究所,致力于高效制氢与氢能一体化发电技术的研发创新。
起初,很多朋友都不看好制氢技术,并视朴延泰为谎言家,认为这和20世纪80年代一度疯传的“水变油”一样不可行、不科学。他们认为从水中提取氢需要电解,就算常规也需要加入烧碱和大量铝作为反应原料。靠一小包粉剂去与水反应产生氢气而且要发电是绝不可能的,只能是骗局。即便是这种方式能生产氢气,成本也很高,市场应用空间不大,消费者无法接受。他们建议王纪忠放弃接洽,另寻其他项目。
王纪忠力排众议,仍然决定买断朴延泰的技术和专利。他看中这个技术的最重要原因,是从水中提取氢气不仅成本低,而且清洁无污染。
虽然目前在国内,氢能电源在通信行业的应用并不广泛,但是在国际上,氢能源已经成为能源发展的新方向,氢燃料电池以其效率高、零污染、使用方便等特点,在通信备用电源、分布式动力电源、车辆电源及家用热电联供系统等领域广泛应用。
他两次赴韩国找技术发明人朴延泰沟通,并到其实验室考察,双方相互考察了很多次。起初的谈判很不顺利,最大的分歧是专利的价格、朴延泰的股份比例以及他的责权利界定。朴延泰要求一次性拿到1亿美元,王纪忠答复他:“我可以帮你实现1亿美元的价值,但不是现在。我们要一起合作,用一年时间推出产品,公司两年内上市,三年左右我就可以实现你这个目标。”
最终,以一次性支付300万美元、持有公司20%的股份和2万美元的月薪的条件,中靖新能源“请”来了朴延泰,还包下了他在中国的吃、住、房、车所有支出。2009年底,朴延泰作为尚未成形的中靖新能源公司的CEO兼CTO,正式被王纪忠请到了公司驻地。
艰难前行
2010年,注册资金3亿元的江苏中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镇江市丹徒高新园区内成立。企业占地300余亩,拥有4.8万平方米的生产厂房、2.4万平方米的研发与办公大楼。
独特的制氢技术是中靖新能源的核心竞争力。利用制氢剂与水反应,不消耗能源,没有污染,产出的是电和水蒸气,反应过后的废弃物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另一个优势是,这一技术与传统制氢方式不同,无需大量的碱溶液和铝,也无需像电解氢气那样大量耗电,直接降低了成本。制氢气所用原材料主要是氧化钙,这在镇江储量丰富,仅300元/吨;另外还有少量铝粉,这依靠废旧易拉罐、废旧铝制品就能获得。此外,该技术对水质也无特殊要求,不产生有害气体,无需消耗电能并能产生热能。
普通制氢需要大型设备,设备消耗能源与制造出来的能源基本对等。中靖新能源同等功率的发电机的体积是太阳能发电设备的1/10,一台1000瓦的发电装置也就一两个立方米大,可以随时装上车,这一特点使得氢能源特别适合现代战争、野外施工、救灾抢险等特殊情况需求。
中靖相关产品生产出来后,却依然不能打消所有人的疑虑。起初,一些前来参观的人士看了中靖新能源的新产品后,张口就说“这是忽悠人的”。“现在炙手可热的光伏发电当年不也一样被认为是忽悠人吗?事物发展和认识需要一个过程。”王纪忠认为。
初出茅庐的企业凭借新鲜的技术很快取得了一些成绩。2011年该公司承担了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高效制氢技术及氢能发电装置的开发与产业化”,成功开发新型制氢催化剂、系列制氢机、200W-400W-1kW级氢能发电机、50W-1kW燃料电池电堆等产品;实现了制氢用水的自动化控制;氢能发电机突破了目前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中发电和制氢系统相互分离的技术瓶颈,掌握了自主核心技术,可移动制氢及氢能一体发电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制氢及氢能发电技术被业内顾国彪、彭苏萍两位院士领衔的鉴定委员会认定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2012年5月,首批248万元的“863计划”专项经费,从科技部转入中靖公司账户,这意味着中靖的制氢技术及氢能源开发,已获得国家最高科研计划的认可。今年年初,公司《高效制氢技术及氢能发电装置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2014年度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应用挫折
行驶在厂区中正在测试的小汽车,承载了中靖新能源期望将氢能在汽车领域进行应用的期望。
近年来,虽然国家在大力补助新能源汽车,但新能源汽车仍未能热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无法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技术在行驶里程、充电时间、成本三大方面都存在不足。虽然各地在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建造充电站,但是纯电动汽车的普及仍然困难重重。
中靖新能源期望制氢技术能够革命性地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一步跨越到氢燃料电池汽车。国外的氢能产业发展很快,国内也有了氢能源汽车和加氢站,只是成本太高,还没法推广普及。对于充电造成的制约,中靖新能源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制氢装置制氢,经过氢燃料电池转换为电能,以此为小汽车移动充电。经过努力研发,王纪忠认为自己的氢能汽车已经取得了成功,因为相对正在研发的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它们不需要高水平、大功率的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只需为车辆蓄电池进行充电即可。另外,得益于便捷的氢气制取技术,采用这一技术的车不需要为充氢气而发愁。
“现在氢能汽车和加氢站普遍是高压氢,压缩和释放的成本很高,建加氢站的成本更高。使用中靖新能源的氢燃料电池只需携带粉剂,一次出行携带的粉剂重量只需要汽油的1/2就够了。”
遗憾的是,王纪忠没有为这一制氢发电技术找到合作伙伴。王纪忠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让王纪忠兴奋的是,奇瑞同样也看好这项应用。
2011年6月末,奇瑞下属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与中靖新能源签订了“新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研发”项目合作协议书。该项目得到了科技部科研经费的支持,遗憾的是中靖新能源和奇瑞新能源的合作却没有善终。此后,他先后找了几家企业,甚至给时任长安汽车的董事长写信推荐这一技术,但是得到的消息大多数是希望到对方所在地投资设厂提供配套,他没有答应。
王纪忠最终自己购买了几辆众泰汽车进行改装。当改装好的氢能汽车绕着镇江跑时,王纪忠一度考虑推出中靖自有汽车品牌。他甚至已经申请了33.3万平方米的土地,准备进入氢能源汽车产业。但是经过仔细权衡后,他发现做一家整车企业的难度非常之大。现在,王纪忠还在等待整车厂能够与他开展配套合作,并自信很快会有机会。
掘金基站
氢能汽车的生意暂时没能发展起来,中靖新能源的制氢发电技术必须进行充分的商业化,才能满足公司继续研发的投入需要。
我国已经对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从2001年起,科技部就开始重点支持氢燃料电池的研发,到2011年,确定氢能作为先进能源优先发展。2014年,在中国联通新型电池设备试商用公开招标采购中,固定式氢燃料电池、便携式氢燃料电池已成为首选。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靖新能源结合运营商的需求,从安全与性价比方面考量,以公司原有的高效制氢及氢能一体化发电技术为起点,在国家“863”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开展在分布式供能和应急备用电源领域的应用研究。
目前,中靖已经完成了1-10KW级氢能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系统及10KW以上氢能应急电源车。中靖氢能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系统已经通过互联网等远程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燃料电池温度、流量、电压电流、功率等工作组状态的全方位监控。
这一氢能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系统获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泰尔实验室以及中国联通郑州设计院的检测和认证,已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分别开展了试点应用。氢能通信基站备用燃料电池填补了通信行业新能源领域的空白,大大推动了氢燃料电池行业的迅速提升,并将带动整个氢能产业的飞速发展,为我国节能减排、打造低碳生活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此前,通信基站中的备用电源系统一般采用铅酸蓄电池,长期以来,因为铅酸蓄电池组的最佳工作及存放的环境温度为25摄氏度,寿命随着工作温度的提升而降低,因此基站只能利用空调将环境温度降低至合适的温度,事实上基站内的其他设备对温度的要求远没有铅酸蓄电池苛刻。铅酸蓄电池成为降低基站能耗的短板所在,直接增加了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投入。
此外,近年来,铅酸蓄电池产业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促进了产业的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对于其污染情况的更多争议。以铅和酸为主要原料的铅酸蓄电池从生产到使用到回收,全过程均会对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污染,特别是回收环节。
如果采用氢能通信基站备用电源则完全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但氢能电池也面临成本较高的问题。对于设备采购成本较高的问题,中靖新能源通过研发,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了维护成本,以此实现全生命周期的高性价比。
中靖常务副总裁朱新坚介绍:“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检验产品性能的数据,并通过权威机构的测试来展示氢能源产品的安全性和性价比是可以作为产品来应用到通信行业中的。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借鉴国外的经验,从设计、到报警、到事故的处理等多方面来综合考量,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未来,中靖希望以全球市场为导向,建设一流的氢能燃料电池批量生产基地,推出最优性价比的产品,成为氢能燃料电池产业与其他产业沟通、接轨的重要桥梁。
文/周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