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构建创新高地
- 来源:通信产业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惠州,创新园区,美国硅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30 15:18
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的创新结合,成为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在这一浪潮中,新兴电子制造业的优化转型成为迈向“中国智造2025”的重要一环。要实现产业的成功转型,除了转换思维外,产业政策、环境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也必不可少。
作为九大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广东省惠州市近些年来一直在为营造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环境而不遗余力。4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生态城市·智慧新区”广东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推介发布会上,广东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展示了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高地——潼湖生态智慧区及其特色化、智慧化和生态化产业环境。
智慧化顶层设计
以产业链核心要点作为突破口,潼湖生态智慧区定位于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三链融合”,以及国家级高新区金融科技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杨鹏飞表示。
据了解,潼湖生态智慧区坐落于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是一个规划面积约128平方公里,湿地生态特色突出、创新产业集聚的生态智慧区。整个生态区将从产业、生态、对外开放三个主要方面着手,打造成独具惠州区位优势及湿地环境优势的生态智慧区。
目前,潼湖生态智慧区已经形成了具有不同侧重点的三个起步区。
中国际合作产业园主要面向国内外,发展高端制造。科融新城是一个“没有制造业,没有工厂,未来我们的园区内全部都是研发、创业、设计、服务、创新园区。”,其以美国硅谷为蓝本,主要发展总部经济、研发基地、创新中心等,将建成惠州的智谷。据了解,截至目前,科融新城已签约项目十余个,投资额达200亿元。而园区内的湿地公园,则凭借得天独厚的湿地生态系统被打造成中央公园,实现生态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在推介会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魏江春表示,顶层设计对生态智慧区的建设至关重要。而根据规划,潼湖生态智慧区将建成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生态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在园区内,高新技术将占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2产业体系
数据显示,2014年惠州的电子信息产值达到3500亿元,其中仲恺高新区的产值占到了约78%,而且连续几年呈现超过15%的复合增长率。杨鹏飞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仲恺高新区已吸引了三星、TCL、LG、索尼等约3000家国内外厂商落户,形成了以LED、移动互联网、平板显示、新能源、云计算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4+2”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基于坚实的产业基础,截至目前,TCL、德赛等一批企业已将潼湖生态智慧区作为创新业务发展的基地。TCL集团副总裁、TCL多媒体CEO郝义表示,“TCL集团计划整合旗下的智能多媒体,移动互联网、绿色智能家庭、O2O电商平台和互联网平台等,在潼湖生态智慧区打造一个全方位的、面向全球的智能移动互联网生产研发基地,争取在智能生产、产业转型方面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为新能源电池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德赛集团的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电池领域之外,德赛将物联网作为新兴的战略性业务。德赛集团常务董事、副总裁刘其表示,潼湖生态智慧区将成为德赛布局物联网的新起点。据介绍,德赛将投资4亿元,在潼湖生态智慧区内建成约10万平方米的创新研发基地,专注于基于物联网的集成电路芯片、移动可穿戴终端产品以及其它智能家居终端设备的设计和研发。
产业创新高地
在万众创新时代,除了为集团级企业布局新兴业务打造优质的产业环境外,杨鹏飞表示,潼湖生态智慧区还特别重视对创新性项目的孵化,以及创业公司的培育,将通过政策、资金、平台和人才机制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支持。
在政策方面,仲恺高新区已经通过深化政策改革,精简了行政审批流程。让企业可以通过网上办事大厅进行“并联”办理,大大缩短了注册和审批的时间;在资金方面,自2010年筹备起第一个风投基金以来,仲恺高新区已经形成了恺创、恺盟、恺惠、伯乐财富等7支风投基金,资金规模达到18亿元;在平台方面,仲恺高新区拥有恺旋创业沙龙、恺旋空间等平台,聘请创业导师对高层次人才创办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创业辅导、企业培训、模式诊断等,提升创业成功率;在人才机制方面,仲恺高新区从2011年启动了人才服务计划——“恺旋人才计划”,累计投资超过3000万,用于创新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全方位的支撑体系,将为潼湖生态智慧区新兴创业项目的成功转化提供夯实的基础。
田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