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Fi搅局无线市场

  • 来源:通信产业报
  • 关键字:谷歌,无线上网,流量
  • 发布时间:2015-06-30 15:36

  谷歌推出“Project Fi”,主打“降低流量费”“按量计费”,并且允许用户在WiFi和蜂窝网络之间进行切换以控制数据使用和费用。

  近日,谷歌公司在全美正式推出无线上网服务“Project Fi”,进军无线通信行业,引起行业内普遍关注。“Project Fi”允许用户在Sprint、T-Mobile两大网络以及逾100万个免费开放的WiFi热点间进行切换,选择最强信号,从而控制数据使用,降低话费。不过,该服务存在明显缺陷,仅有摩托罗拉制造的谷歌Nexus6能够在Sprint、T-Mobile网络上使用这项服务。

  据悉,谷歌“Project Fi”的包月费为20美元,包括短信、语音通话及上网等费用;此外,每使用1GB数据需要额外支付10美元,如果流量剩余,用户可获得相应的退款,“按量计费”。

  谷歌作为互联网巨头,涉足无线通信行业到底目的为何,是引领还是搅局?“Project Fi”又会给无线通信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谷歌出于何种目的

  “Project Fi”的推出,让谷歌正式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一员,同时给深陷价格战的无线通信领域又增添了一个不确定因素。尽管美国AT&T等主要运营商允许用户将未使用的数据累积到下一个月,但是许多传统的无线套餐依旧要求用户支付固定的流量费,未用完的流量当月失效。如果运营商实施“按量计费”,无疑将压缩其利润空间。国际知名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研究总监布莱恩·布劳(Brian Blau)表示,目前“Project Fi”不会让谷歌成为一家无线通信行业的主要厂商。

  独立分析师付亮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认为,谷歌不会把发展重点放在无线通信行业,也没必要搅局,因为目前的无线通信领域盈利能力比较低,谷歌作为互联网巨头不会有太大的兴趣,谷歌方面推出“Project Fi”只是希望通过这一方式促使运营商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已。

  对于推出“Project Fi”这一服务,谷歌似乎已经驾轻就熟。早在2012年7月,谷歌在堪萨斯城推出了超高速宽带服务“Google Fiber”,成功影响了机顶盒和宽带行业。“Google Fiber”通过放弃早期用户的3亿美元安装费,以及提升50倍的宽带速度,促使竞争对手比如AT&T和Comcast提高了自己的网速。

  以此看来,谷歌此次推出“Project Fi”,意图很有可能只是想通过这一手段,促使运营商降低流量资费、提高网络速度和加快创新,从而利于谷歌的长期运营。简而言之,网速快、费用低才有更多的用户可能使用谷歌的服务产品。

  易观智库分析师朱大林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表示,“Project Fi”如果能够进一步得到推广,运营商将降低套餐资费,谷歌和广大用户都将是受益者。

  “Project Fi”难构成真正威胁

  谷歌推出的“Project Fi”有两大优点。其一,“按量计费”,用户剩余流量可获得退款。对此,朱大林认为:“现阶段,美国主要运营商均推出了月度数据流量不清零业务,‘Project Fi’服务中的剩余流量折现策略对传统运营商的冲击影响不会很大。”但是,朱大林也表示,“Project Fi”的“按量计费”以及全球免漫游费用等方式将给运营商的套餐资费造成一定压力。其二,允许用户在Sprint、T-Mobile两大网络以及逾100万个免费开放的WiFi热点间进行切换。朱大林认为,谷歌推出这项服务,如推行成功的话,将对运营商发起挑战,在无线服务供应商方面,“Project Fi”服务将资源进行整合,降低无线服务成本,压缩供应商利润,未来或将成为无线服务行业的引领者。

  付亮则认为,谷歌可能只是单纯的想在通信领域做些事情而已,并没有想过去引领无线通信行业,“Project Fi”也不会有立竿见影的影响,一方面,作为虚拟运营商谷歌覆盖用户有限;另一方面,该服务给用户带来的利益有限。对于运营商而言,谷歌这一举动不足为惧,不会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他认为,运营商目前只是处于关注层面,不会特别在意谷歌这一服务。

  此外,目前不能肯定谷歌是否会长期专注“Project Fi”服务。外界普遍认为,谷歌提供该服务只是试水而已,作为虚商这只是一种尝试而已。

  对国内运营商的影响

  付亮认为,国际上虚拟运营比较成熟,国内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因此没有可比性。对于整合网络问题,国内运营商方面,中国移动一直在寻找三网融合的最佳模式,但是目前为止没有实质性进展。他认为,谷歌之所以能够通过“Project Fi”实现切换,原因在于其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轻资产,无线通信并非其核心业务,容易推行。加之,国外的环境比较开放。比如,中国电信在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均推出类似虚拟运营商业务。

  “Project Fi”如何实现不同网络间的“无缝切换”,尚且需要进一步观察。想要在蜂窝网络和WiFi网络间实现无缝切换,对于技术上的要求很高,作为虚拟运营商,谷歌只能依赖运营商为此做出技术创新,最终的决定权还在运营商手里。

  谷歌的“Project Fi”虽然没有来到国内,但是对于国内运营商而言,也许这是一个信号,全球的互联网企业都在试图施压运营商,抢占用户。对于用户而言,并不在乎用谁的网络,只在乎谁的网络又快又省钱,“降网费、提网速”是增强用户黏性的最好办法。

  李秀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