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行业打响一线城市攻坚战
- 来源:热泵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热泵,一线城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09 11:53
以前热泵市场倡导二三线包围一线城市。无论是哪个企业,在一线城市的发展都比较缓慢。有些人分析原因说,一线城市的房价贵,热泵热水器占用的房间面积,一平米就是几万块,都够买好几台热泵了。我们姑且不论这个命题是不是正确,关键是,当前热泵家用市场一直在二、三线省市活跃。一线城市并不十分理想,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超大城市,市场情况反而不容乐观。因此,有观察人士便下了一个结论,他们一致认为,一线城市的市场不好有自身的原因,人口流动性大、固定居民少、经销商经营成本高等等。
殊不知,一线城市的市场基数乃是海量。只不过,当前的厂家以及经销商并没有对其使用大量的资金、大规模投放,所以一线城市的市场大门紧闭。
这就好比大庆油田潜藏在广袤的东北平原之中还未经开发时,“贫油”一说显然是错误的。由此而观,一线城市的市场也未曾开发,开发一线城市的家用机需要选择一个较为恰当的时机,热泵家用机发展到现在,时机正好,谁先开发,谁将受益最大。
一线城市为什么潜藏富矿?
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二、三线城市中,高端消费者必定有限,但热泵在二三线城市都能够发展得这么好,那么一线城市的市场容量是不可预计的,也是毋庸置疑的。
二、三线城市为什么发展得好?因为二、三线城市的人脉关系相对简单,信息单纯,只需要少量的宣传费用就能够做到很出色的宣传。据统计,二、三线城市的经销商一般都会在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做宣传,而宣传费用一般都在1万~5万元,但更高的支出就比较困难了。这样的广告投入用之于一线城市,无疑杯水车薪。
也就几年前的事情,蒙牛当时还处于发展期,手里揣着100万不知道往哪儿投,这100万可是压箱底的钱,投向全国可能连个影也见不着,掌门人“老牛”当时拍板,集中力量砸在深圳这块新兴城市。当年,这100万的广告集中深圳一点猛轰,广告曰:中国人应该多喝牛奶。结果没有让人失望,当年投入的100万元在深圳产出了4000万元的硕果。
集中砸开一个市场
有人不禁要问:你说只要投入大量广告,敢砸钱就有回报,难道热泵行业中一些大企业没有想到吗?他们为什么不去砸?
问得好!美的、志高、格力等等够大了吧,他们为什么不在深圳投入100万?
我们可以尝试来分析一下,该类企业一般事业部众多,热泵项目只是其中一个小分支。虽说他们年销售总在上百亿,但热泵在该集团市场部的整体规划中也只是少数的一笔。不过诸位毋须失望,即便是这少量的一笔,他们每年投入在热泵项目的费用也有1000万上下的广告预算。
1000万集中来砸一线市场,还不砸出一亿的销售额出来?
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大企业着眼全国市场的角度较多,全国这么大的市场,1000万均分到某一个一线城市何其小也。
就说深圳吧,深圳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够多了吧?广深高速上的广告牌几十万一年,也就差不多了。
多砸钱集中在一个市场,其实已有成功案例。2009年美的将广告集中投放在安徽———对当地进行集中广告轰炸,对经销商进行扶持,结果300多万元的投入,安徽市场当年回报了3300万元,这就是一个投入与回报的经典案例。同样的道理,江苏从经济上高于安徽,为什么江苏的热泵市场做不好?湖北消费能力、热泵使用环境均高于安徽,为什么也没有安徽做得好?
一句话:没有钱去砸。钱都去哪里了?都用来集中砸安徽了,没有剩余的钱来砸江苏和湖北。只要再有资金来投入,江苏、湖北的市场也能做起来。
只不过想投入砸开苏、鄂的资金成本肯定会高于安徽,但砸开之后,苏、鄂市场之收益一定也将远远高于安徽。
开拓大城市时机已到
我们现在整理一下热泵在一线城市的发展轨迹,就可以发现一些市场规则:2009年初,福州、泉州、厦门家用机崛起;2010年,长沙、南宁、合肥等一线城市家用机市场逐渐上升,2013年,南京、杭州等省级城市开始发力……2015年,一线城市,谁先开拓,谁先受益。
还能再等吗?
不能!为什么不能呢?君不见,现在到什么时候了。除了美的、格力之外,现在志高、奥克斯、格兰仕等空调巨头已经出手了,另有一些电热水器巨头也在全国市场中大规模招商,再等下去,就没有你的位置了,必须现在出手。
现在大企业瞄准的是全国市场,家电巨头各自手执黑白,在全国市场中攻城掠地,如果我们不能与之抗衡,则只有用奇兵制胜了。
奇兵就用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容量毕竟有限,而现在一线城市反而成了一个空白,发展一线城市的市场格局成为了“黑马企业”的重点诉求。
一线城市:投资多少回报多少
热泵抢占的是谁的市场份额?太阳能吗?他们在农村;燃气热水器吗?他们是垄断行业,实行统一安装使用。唯有电热水器才是热泵家用机争夺的对象。
电热水器一年在大城市中的销售总额是多大?250个亿。我们按照每台1000元的均价来计算,那么,每年销售的电热器总台数约为2500万台,全国按照平均每个省份不超过2个大城市来计算,约有60个大城市,则每个城市约每年销售40万台以上的电热水器。
40万台,都将是热泵产品能够抢占的客户。
如果我们在大城市中投入100万的广告费用,那么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按照热泵家用机的销售情况来分析,每台热泵家用机的均价为4500元,销售2000台,则销售总额为900万,当然100万的广告投资可能需要厂商之间的配合,因此,毛利润我们按照30%计算,900万的销售总额,其毛利润为300万。
300万的毛利润,除去店面运作,人工成本,纯利润将接近200万。
如何?在一个大城市,一线城市中,我们只需要从40万台电热水器中抢回2000台的销量,结果将是投入100万,赚回200万。
案例示范
下面我们模拟一下某超级大城市的热泵推广投入及产出,在这个城市投入1000万就能够赚回2000万。
用1000万对该市进行集中轰炸,由于投入规模过大,厂家可能需要自行建立直营店。根据市场特点考察,选择在该市建立5~8个专卖店最为科学。太多了,资金力度还有所欠缺;太少了,辐射面不够。取中间值,6个专卖店,连同店面装修、租金以及人工成本,花费约150万左右。
广告投放:报纸,每期投入10000元,一年套餐价10万,连同文章报道;公交站路牌广告,预计一年投入100万,公交车车身广告,一年投放100万,路牌广告、LED显示屏等户外广告100万以上;预计400万的费用,用来专门针对楼盘开盘前,做一些户外广告,以及一些活动经费,逢楼盘开业就参加,或大或小;还有300万的资金用来搞其他活动,利用节假日、周末到步行街,商业广场等场所进行路演。形成该城市海陆空立体轰炸,让该空气能品牌无缝隙宣传。
一年的轰炸,市场收益每月呈递增趋势。
第一个月投下了将近300万。
据相关调查,该超级大城市每年销售的电热水器总台数,超过100万台,平均每个月销售量约为8.5万台。
第一个月,品牌当月抢下电热水器百分之一的市场份额,销售850台热泵。
850台,6个店面,只需要抢占电热水器百分之一的份额。
每台按照4500元的平均售价,企业直营,按照30%的利润计算,则本月的销售总额为382.5万,直接利润为127.2万。
之后每个月的广告投放逐渐减少,而销售总额不断增加,年底总结计算:按照平均每个月450万的销售总额(第一个月382.5万的销售业绩为本年度最低),则全年总销售额为5400万元,利润为1800万。
最重要的是,第二年,广告还有很长的持续性。第二年,直接销售总额,达到3000万以上,而利润也将超过1000万。
结论,那么,第一年投入1000万的广告,当年赚回1800万,第二年仍将赚回1000万以上。
第二年,你可以选择一分都不投入,坐收利益;也可以选择,第一年赚了利润,继续做强做大。
文/本刊记者 周陆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