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一個人的資產,說的話就算數了,省了簽約的動作,在商場上會比別人快一步搶到商機;如果你一向沒有信用,人家會猶疑,可能最後也放棄跟你合作。
我喜歡探討成功者的之所以可以成功的主要關鍵,有的人喜歡挖成功者的瘡疤,糗他哪裡不好,這叫作「鬥爭」,是很不可取的人性。
信用讓自己容易找到好夥伴
「誠信」是大家對亞洲首富李嘉誠先生的成功所做出的關鍵結論,很多報導李嘉誠生平的傳記都提到很多他守信重承諾的案例,一一看起來都很令人敬佩。
在書中有個故事很感人,還沒成為首富前,他曾有個跟香港政府合作的工程案,工程中途,這個大案後來因政府內部發生弊端而被立法局宣佈停擺,最後一期的工程款也當然被擱置(有點類似台灣的核四案),依法要打官司才能索回工程款,可是他仍然先自行墊付要付給廠商的費用,因為他認為甲跟乙的糾紛,不能讓無辜的丙來一起承擔,這次的處理方式,讓他在後來也得到更多廠商的信賴,也因有這些廠商的支持,李嘉誠的事業蒸蒸日上,終於成為亞洲首富。
李嘉誠自己也常公開說:「我的聲譽是我成功的主要關鍵,這讓我獲得需要的合作夥伴。如果別人信任我,那麼就容易找到適合的合作夥伴可以把事情更容易做好。」
李嘉誠的一個大客戶說:「我從來沒聽過任何人說李嘉誠答應的事沒有做到的,從來沒有,這就是他給大家的印象,非常誠信。」
誠信者說的話就能算數
李嘉誠也是經過美國華頓商學院(曾培育出多位國際級管理大師的學校)選出全球近代最具影響力的25位商業領袖之一,另有一位是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通過的評價理由是「巴菲特的影響力來自於他的高道德自我要求及誠信原則」。
有次巴菲特在哈佛的演講中提到自己的用人哲學有三個標準,一是誠信,二是聰明,三是勤奮有活力,但是他又加重音補充一句:「如果一個人沒有第一項條件,其他也就不用看了。」
張忠謀常公開說:「人沒有了誠信,就算很聰明有能力,永遠是個危險人物。」所以「誠信」是台積電放在牆壁上的第一信條。
「信用」是一個人的資產,說的話就算數了,省了簽約的動作,在商場上會比別人快一步搶到商機;如果你一向沒有信用,人家會猶疑,可能最後也放棄跟你合作,這就是我多年來行走商場上的體驗。
文/吳建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