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鐸 適時跨越 完美轉身

  • 来源:台商
  • 关键字:王勇鐸,餐飲業
  • 发布时间:2015-07-22 09:15

  從電子業到餐飲業,從東莞台協副會長到常熟台協創會會長,年過花甲的王勇鐸來到大陸已有25年了。多年的摸爬滾打並未磨掉他身上的銳氣,經歷了跨行轉型的他,已經走出了艱苦的前期摸索,在餐飲業開闢出了一片新天地。

  義無反顧 登陸創業

  1990年,和許多一代台商一樣,改革開放之初的大陸到處生機勃勃,大陸的人力優勢、市場和低成本讓王勇鐸選擇登陸創業。他把第一站定在廣東,和9位股東合夥在東莞開辦電子廠,生產LED數字顯示器。然而,由於經營理念、管理方式等一些分歧,2年後公司股權變更,大家各自分道揚鑣,第一次創業就這樣結束了。

  結束也意味著新的開始。1992年,離開LED行業後王勇鐸與朋友合夥在東莞成立了揚宣電子,生產印刷電路板即PC板,並與光寶、明基、飛利浦等眾多全球知名企業建立起了長期合作夥伴關係,他的事業也由此步入第一個高峰。提及往事,王勇鐸笑言:「最初進入印刷電路板行業我也是個外行,但是公司大部分董事都一致推選我為董事長,所以我就接下了這個位子。」由於王勇鐸出色的領導、協調能力以及在業務和人脈方面的優勢,企業在他的帶領下迎來了快速成長。

  2002年,看到東莞的工廠車間分部比較零散,王勇鐸產生了另建新廠的想法;正好那時江蘇省常熟市經常到東莞招商,當時身為東莞台商協會副會長兼財務長的王勇鐸,便與常熟結下了不解之緣,也順理成章地接受了去常熟投資和組建台協會的盛情邀請。經過一年的工廠建設和籌備,2003年8月,王勇鐸雙喜臨門——常熟台協會成立,新工廠開業。如今的常熟台協有會員150多家,王勇鐸也見證了常熟台協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而作為創會長的他任職至今,在台商圈中有口皆碑。

  急流勇退 轉戰餐飲業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各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對於王勇鐸來說幾乎毫髮無傷。因為一年前他就已全身而退,把工廠轉賣給了香港的一家公司。

  是未卜先知嗎?其實不然。「當時銀行說好的4000萬美金貸款突然跳票,客戶的賬期也越拉越長,而且地方政府換了新領導後,對印刷電路板這樣有排污的企業態度微妙……種種跡象,讓我感到大事不妙,堅決就把廠子賣掉了!當時是2007年底,印刷電路板成本低、價格也不錯,生意很好,很多人都說我瘋了,把那麼好的工廠賣掉。可是到了2008年底,很多工廠訂單被金融風暴衝擊得稀哩嘩啦,他們這時候都豎起大拇指,誇我當初的決定正確!」王勇鐸說,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堅決的「捨」,換來了後來正確的「得」,在當時看起來很傻的一個決定,後來則證明了王勇鐸的洞察力和魄力。

  轉戰餐飲業則是機緣巧合。王勇鐸表示,由於台協的一位幹部決定做餐飲尋求資金扶持,作為常熟台協會長的他自是當仁不讓,入股協助,沒想到這不經意的無心插柳,竟然開啟了他的第二個事業——由於餐館經營不善,他的資金越投越多,到了2013年他持股已經高達95%,由參與者變成了接盤者,一副俠肝義膽、做事較真的他,索性全面操盤專心搞餐飲,這家餐廳就是如今的「東方新驛」中餐廳。

  誤打誤撞、一步踏進餐飲業的王勇鐸,幾乎毫無經驗,初期在餐飲行業便交了不少「學費」。「東方新驛」一開始選址的清河坊居民區不允許開餐廳,開業第二天便遭到附近居民舉報被迫重新選址,幾經周轉才找到目前的店址,但前期的挫折反而激起了王勇鐸從不輕易服輸的個性。他細心觀察,認真借鑒,逐漸探索出了適合自身發展的經營策略,餐廳發展逐漸進入正軌,多元化、多品牌的發展藍圖也漸次展開。2012年,王勇鐸接下了「繼光香香雞」的常熟總代理權,後改做代理,並投資了蘇州、常熟等地約6、7家店;同時他又創立了「九鼎鮮」茶湯鍋店,並於2014年正式開業。

  除了餐廳,王勇鐸也在推動台灣伴手禮。他引進日月潭紅玉紅茶、並以「日月閣」命名,還有阿薩母紅茶、台灣高山茶、烏龍茶、手工蛋卷等,每個品類都是他親臨一線考察,力求引進台灣最優質、最具特色的代表性產品。客人到中餐廳,可以試吃、試喝,喜歡再買回去當伴手禮。

  精雕細刻 打造餐飲品牌

  王勇鐸坦言,做餐飲前期投入了很多,交了許多學費、走了許多彎路,也學到了很多經驗。他深知打造品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目前還是在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如今他旗下的中餐廳和火鍋店的經營已經趨於穩定,在常熟也有了一定的名氣,但他明白,做好一家店容易,但要打造品牌、形成餐飲聯盟,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坦陳:「前半段不能看輸贏,後半段才能定成敗。」

  在王勇鐸看來,要做好餐飲品牌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特產、合適的價位以及附加價值。如今「九鼎鮮」擔任的就是樣板店的角色,以後的連鎖經營要以此複製。為此,「九鼎鮮」無論從地段選擇、裝修等都得到了最好的支持;而「東方新驛」的角色則類似於總部和中央廚房,因為有大型的食材冷凍冷藏庫,火鍋店的許多醬料的製作都是在「東方新驛」完成,飲料部分也是由「東方新驛」負責研發。作為總部同時也負責員工的培訓、菜品的開發,另外也銷售自創伴手禮品牌日月閣的台灣高山茶、台灣紅茶、蛋卷、蜂蜜等。多品牌定位不同,相得益彰,瞄準不同的消費客群,王勇鐸的餐飲王國雛形已現。

  經過在大陸多年的摸爬滾打,王勇鐸也總結出了一番屬於他的經驗之談:創業先要找到合適的行業,全身心投入;其次要有充足的資金,另外不能一個人單打獨鬥。目前雖然早已從印刷電路板行業退了出來,但他仍然入股了自己親屬的電子廠,用自己的人脈和經驗來給予支持,他表示,入股的電子廠賺到的錢都用來支持餐飲業,長期耕耘、打造餐飲品牌是他真正的長遠目標。

  無謂「儒商」 吃虧是福

  王勇鐸常說「吃虧是福」,同時也一直堅持不負他人的做人原則。創業至今,他有一批忠心耿耿的幹部。當初轉掉電子廠後,許多幹部繼續留在電子行業發展,王勇鐸告訴他們,有困難需要幫助的都可以找他。有些人想創業,他出資金支持,不收利息不論時間;有需要人脈的他發揮自己多年的積累給予幫助。對於自己的企業他更是表示:「股東投資我是他們相信我,做企業要有魄力,但更要對他人負責,如果我沒把企業經營好,就對不起股東的信任。」這就是他多年的為人、從商之道。

  王勇鐸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歌迷。酷愛唱歌的他專程從台灣帶來了一套手工打造的音響設備,他笑言:「這套設備音響發燒友看到也會眼紅。」他的歌聲字正腔圓,中氣十足,每天都會抽出大約兩個小時的時間來唱歌,儼然把唱歌當成了一項運動。

  樂觀豁達、風趣幽默,王勇鐸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了身邊的許多人。如今他的餐廳已經進入到了投入期的尾聲,但離他打造餐飲品牌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他信心滿滿地表示,9月份公司會召開新一輪的股東大會,他要用前期精心打造的品牌佈局和發展前景,引入新一輪資金為下一步加速擴張做足準備。一切已經就緒,只等風來。

  文/朱景瑞 摄影/袁建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