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真唱片店:发烧友的数字回归
- 来源:IT经理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顶真唱片店,在线音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22 14:38
从音乐的角度打造新介质产品。
中央音乐学院的朱亦兵教授是大提琴演奏家,他和他创建的“朱亦兵大提琴乐团”,融演出与艺术教育为一身,既能在奥巴马访华晚会上演出,也会出现在公益讲座上。这个将古典音乐之美带给观众的演出团体,在最近的演出中,他和他的团员却穿上了一件特制的T恤。在这件看起来普通的黑色T恤的背面印着一个大大的二维码,扫描它便可以购买朱亦兵的大提琴演奏唱片。
如果只是一张数字唱片,这样的下载和购买过程也并无特别之处。在这家名叫“顶真唱片店”的在线音乐商店里,有满墙的“唱片墙”供你挑选,而数字播放形式也从封面、目录到播放形式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唱片的感觉。这个名叫“顶真唱片店”的App,希望给音乐发烧友还原“淘碟”的快乐。
与喜欢的唱片于万千中相逢,那种溢于言表的兴奋之情正是爱好带给人的一种体验。黑胶唱片在历经CD等数字化浪潮之后依然拥趸不断,也是体验带来的一种佐证。不过,在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时代,携带方便的手机让体验的方式得以多样化,数字唱片的应用也生逢其时。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相对成熟,可以为音乐人和音乐爱好者做更多的事情。
为音乐人服务
“顶真唱片店”的创始人黄歆泉自己也是音乐教育家,作为漫步者音乐家基金的秘书长,他一直活跃于音乐教育中。不过,这个出身音乐世家却在中央音乐学院玩退学的人,却是个爱在互联网里“折腾”的人。
早在2005年,他便尝试在网站做过单曲下载,更在视频领域做过“吃螃蟹的人”。不过在缺乏付费习惯、盗版横行的中国早期互联网环境中,这些尝试都只有“无言的结局”。多年担任CRI(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手机台内容负责人的经历,以及在漫步者音乐家基金会的工作使得他更愿意从音乐人的角度去看待和使用互联网。这显然和互联网角度看待和使用音乐的方式有别。
QQ音乐、虾米音乐、iTunes等互联网工具无疑在扩大受众、收听方便上做到了一己之长。而实际上,奉行技术的工具主义使得效率和技艺被无限放大,这使得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美国学者克里福德·G·克里斯琴斯看来,“人作为目的在萎缩并且变得神秘化”。互联网到底要如何为音乐人服务呢?
唱片业在数字化浪潮中的落寞是因为技术使得介质发生了变化,而不是商业模式出现了问题。在黄歆泉看来,唱片行当的“发现音乐人——制作音乐产品——产品销售”这一模式并没有出现问题。对于音乐和美的需求是恒定的,现在对于音乐人而言,需要寻找的是适合移动终端播放形式的产品。“不过,现在互联网音乐常用的MP3格式的文件,并没有商品属性,也并非产品”,黄歆泉这样理解音乐产品。
一张唱片除了内容之外,包装、策划所体现的产品属性才是音乐特性的体现。而功能强大的智能机,正是匹配唱片的终端设备。苹果播放器等培养了听众在移动终端上的收听习惯,技术的相应成熟也使得音质重现不再是问题。当然了,对音质要求更高的发烧友依然可以从黑胶唱片中寻找乐趣。不过,在移动终端上可以展示的不仅仅是一张唱片,更是音乐人与音乐爱好者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由购买生成,也可以是粉丝互动而来,而这一切可以从数字唱片开始。
今年4月开始上线的“顶真唱片店”从一些小众唱片和老唱片开始。德德玛的老唱片,三宝的世界音乐,董文华的民歌……来自中国唱片总公司、环球音乐、太平洋影音等唱片公司的授权,一键下单之后,便能在手机及其他终端设备中得到一张唱片形态的音乐产品。而这张数字唱片只需要6元钱。乐迷得到数字唱片的环节更为方便,而唱片公司也因此盘活了冷寂的版权。
音乐人的收益除了金钱上的,还有更多。数字唱片的收益将直接和音乐人分成。以朱亦兵教授为例,通过专门的账户,朱教授可以查看“顶真唱片店”内自己唱片的实时销售情况。而后台还可以统计出购买冠军,方便音乐人与粉丝的互动。透明化的信息展示方式,体现了对创作者的尊重,更为搭建粉丝音乐会等基于这个数字唱片带来的平台化运作方式,带来更多想像空间。
而更多的“玩法”将来自音乐家本身。朱教授身着二维码T恤开讲座,便是他自己的主意。音乐教育活动中,常常需要自带CD唱片进行售卖,从物理上来讲,CD唱片增加了音乐家的负重,而且和唱片公司打交道的过程也略显繁琐。数字化平台显然让这两个过程更为简单,也更适合音乐家。
“音乐是具有感染力的文化产品,而文化本身是有生命力的”,黄歆泉从这个角度理解唱片产品的本质。挖掘文化产品的生命力,比如在红酒标签上印制唱片二维码,让红酒和音乐“更配哦”。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古典音乐以及小众音乐相对阳春白雪,有一定的欣赏门槛,而实际上,人们对于美的体验则是非常日常的行动。黄歆泉也希望借助数字化技术让音乐回归到人们生活中,拉近音乐家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未来,“顶真唱片店”也会为更多音乐家发行数字唱片,比如相对冷门的古典音乐中的小号协奏曲等,实现技术为音乐家服务的初衷。
文/郑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