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森工:利益连降6年,“林改”难成利好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吉林森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8-23 11:04
但让人不解的是,拥有“露水河”这一名牌的上市公司吉林森工(600189.SH)近年来盈利状况却每况愈下,净利润自2004年来连续6年下降。
是什么原因导致吉林森工坐拥“露水河”的品牌优势却名不副实,甚至“赔本赚吆喝”?8月18日,《投资者报》电话采访了吉林森工投资者关系部一位姓陈的工作人员。
“成本上升,销售价格提不上去,主要原因就是这两个。”陈先生告诉记者,“目前露水河刨花板所占市场份额不到10%,很小;而中小刨花板厂太多了,我们左右不了市场价格。”
此外,陈先生还透露:“产量不够、销售网络有限这些因素也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尽管刨花板市场价格在今年以来有所上涨,但陈先生却预计公司今年的盈利状况依然不乐观,“现在看基本上和去年差不多,产能基本持平,盈利也差不多。”
费用高企,主营亏损
吉林森工副总经理徐世范在6月8日吉林上市公司网上业绩集体说明会上说,近几年来,公司通过新建和收购方式,生产规模得到不断壮大,逐步剥离了与主业不相关业务,全力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人造板和装饰材料产业,目前刨花板产量和销售收入均位于行业首位,公司已具备继续把主业做大做强的实力。
但让人惊讶的是,其主营和费用方面并未有出色的表现。
吉林森工的主营业务是刨花板,并有少量木材产品业务。2009 年公司产能大致为刨花板 50 万立方米,中密度板 8.2 万立方米,此外还有 20.2万立方米木材的年伐量及销量。
公司刨花板是以三剩物(采伐、造材、加工剩余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补助是行业特色,也是公司主要利润来源。根据《财政、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自2009 年1 月1 日起至2010 年12 月31 日止,对公司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由税务部门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办法,具体退税比例2009 年为100%,2010 年为80%。
据招商证券判断,从政策取向看,该退税比例可能逐步调低。在享受增值税优惠的同时,该产品企业所得税还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优惠政策。
从吉林森工财务数据看,公司2010年一季度毛利22.74%,2007~2009年毛利分别为22.39%、22.29%、20.96%,但长期稳定的毛利并未给公司带来盈利。
“原因是销售、财务和管理费三项费用大一些。”陈先生向记者解释公司毛利高但净利差的原因。
那么吉林森工的三项费用到底有多大?以2009年为例,吉林森工营收约2.84亿元,但公司经营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达到1.13亿元和1.42亿元,加上近2400万元的财务费用,这导致公司营业利润为-3315万元。
此前2008年和2009年,公司营业利润同样为负,分别为-56.03万元、-509.51万元,2010年一季度为又为-134.80万元,公司主营业务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如果不享受税收优惠,公司将无法实现盈利。2009年,公司也仅靠1180万元的投资收益最终实现净利润1158万元。
同时,公司现金流较差。2010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228.98万元,而2007~2009年现金净流量为-9751.45万元、-14985.56万元、-3893.64万元,持续资金净流出。
“林权改革”并无实质利好
在外界看来,吉林森工近日迎来多项利好政策,正是实现翻身的大好时机。但从记者从公司了解,外界的期待明显过高,相关政策或者短期内并未落实,或者对公司影响有限,公司目前还没有迎来真正的利好。
对于国家正在推进的林权改革,陈先生认为,“从我们这个角度讲,林权改革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我们这都是国有林,林权改革主要是针对集体林,国有林区改革国家目前还没有明确政策。”
而对于近日传出消息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区和大小兴安岭保护政策,陈先生也表示,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规划目前还没有看到细则,而公司至今仍未接到任何有关林业政策变化的通知,因此很难评估这些政策会对公司产生何种影响。
此外,对于外界期待的资产重组,公司多名高管都给予否认。
安信证券研报表示,短期看集团把林业资源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不大,这涉及到人员安排和利益分配的问题。
至于集团整体上市的问题,操作上会存在一些障碍,集团的职工和管理层35%的股权将限制整体上市的实施。同时,目前较高的分红比率也将制约集团整体上市的积极性。
但是,由于集团无论资源量和采伐量基本是上市公司的4倍左右,因此一旦集团资产注入,那么将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很大影响。
公司目前唯一值得期待的是2010年的中期业绩。
据上证报消息,华泰证券18日晚独家获知:由于刨花板等主要产品价格今年持续上涨,吉林森工上半年业绩同比大增,据估算净利润为280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公司的亏损,这显然是个不错的利好消息。
但来自公司内部的回复却让人难以把握,公司2010年业绩的走势,如果按照投资者关系部门陈先生的说法,显然今年公司业绩不会有大的增长,投资者或许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未来的行业整合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