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一些在上半年获得耀眼成绩的私募,因踏空7月份的单边上涨行情,产品业绩被公募基金和大盘涨幅远远甩在身后。来自壹私募网的数据显示,7月份阳光私募产品平均涨幅仅有1.96%,而同期大盘上涨10%,股票型公募基金平均收益为11.4%。私募基金内部排名变动也让人眼花缭乱。《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7月份排名靠前的私募,多是一些新面孔,甚至排名倒数的私募产品一飞冲天。世诚扬子2号以16.34%的涨幅获得冠军,其投资经理陈家琳1个月前,还排名在300位之后。上半年连续几个月垫底的民森系列,也咸鱼翻身,在前十名中占据三席。而今年一季度的冠军--隐形冠军1号,却栽了个大跟头,在大盘反弹中亏损11.6%,成为7月份最差私募。
仓位过低跑输公募
私募基金一向以嗅觉灵敏而著称,今年上半年,因灵活的仓位控制,远远跑赢了大盘和公募基金。但是7月以来的这轮上涨行情中,私募好像并没有反应过来,错过了大好机会。截至8月12日,共有327只私募基金公布了7月份的业绩(最后统计时间跨度为7月23日~7月31日)。这327只私募基金的平均涨幅仅有1.96%,而7月大盘上涨10%。其中仅18只产品跑赢大盘。而一直被私募视为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公募基金却通过7月反弹成功翻身。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10只股票方向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1.4%,全部取得正收益。业绩差别的根源在于两者的仓位。7月初,私募基金对市场行情判断谨慎,仓位较低。当时《投资者报》记者采访的私募仓位多是在3~4成,而公募基金却勇敢加仓。根据展恒理财提供的数据,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在7月份第一周保持下降,但从中旬开始,跟随市场的反弹,就开始持续增长,其平均仓位从74%加至76%。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上升到79.2%,混合型基金上升到70.5%。
新面孔拔头筹
私募江湖,各领风骚“几个月”,上半年的冠军转眼被新人替代。7月份坐上头把交椅的是陈家琳,来自世诚投资管理的世诚扬子2号7月涨幅达到16.34%。此前1个月,该产品还排在300名以外。陈家琳是QFII明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第一人,曾任全球最大的主动管理型QFII基金--富通“扬子”基金的基金经理。2008年4月,陈家琳创立以世博为主题的证券投资信托计划“扬子2号”,从产品成立至今,该产品累计收益为25.85%,而上证指数同期下跌27%,跑赢大盘52个点,业绩处在中等偏上。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排名第2的民森E号。蔡明管理的民森系列曾在5月份排名倒数,当月几只产品亏损额度超过12%。今年7月,有三只产品从末尾直线升至前10。民森E号月度涨幅为13.8%,民森G号为13.6%,民森F号为12.97%,后两只产品分别排名第4和第7。今年3月,蔡明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一季度资产配置:10%的资产配置在流动性主题上,25%配置消费和优势的制造业,5%配置资源品。由此看来,此配置让其很好地抓住了此轮上涨行情。但由于其前期亏空太多,到7月末,三只产品的净值都不足0.9元。排名前五的还包括云南信托董事总经理赵凯管理的中国龙2期、云程泰投资公司总裁魏上云管理的云程泰2期,月度收益分别为13.7%和13.5%。其中魏上云早在2006年就从嘉实基金离职,成为国内较早转投私募的公募基金经理。但是从管理产品的业绩来看,并没有适应私募的投资节奏。2008年5月成立的云程泰2期,截至7月30日,净值仅有1.09元,刚刚盈利。2007年7月份成立的云程泰1期,表现更是差劲,三年过去,净值仅0.99元。记者注意到,7月份上榜的明星私募经理在上半年多排名靠后,而近两年收益率排在前10名的阳光私募无一进入7月前10名。可能由于这些私募经理在操作策略上“求稳”,投资趋于谨慎,导致踏空了本轮行情。
淡水泉系列排名回升
在业绩较量中,除了收益居前的佼佼者外,那些排名上升迅速者也值得关注。例如,淡水泉系列产品。上半年,淡水泉(北京)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赵军旗下有9只产品亏损额度超过20%,排名倒数。到了7月份,赵军奋勇直上,包揽了前20名的三个席位。这三只产品分别是淡水泉成长3期、淡水泉成长4期、淡水泉成长5期,月度涨幅分别为10.89%、10.84%、9.59%。原因在于赵军持有大量银行股,7月份,金融板块小幅上涨。国淼一期排名也上升迅速。6月份还在倒数,7月份涨幅达到11.5%,排在第11名。其投资经理是马泽为人低调,找不到关于他的任何线索。
隐形冠军1期垫底
李彦炜的遭遇应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俗语。今年一季度,他管理的隐形冠军1期以近30%的收益率排名首位,一时风光无限。管理的北京京富融源管理公司,也借着势头,发行了第二只私募产品。可经过了一个季度,业绩就急转直下,隐形冠军1期7月份竟然亏损11.6%。除了李彦炜,最失意就要数蒋国云了。其管理的5期产品包揽了后7名中的五个席位,排名从倒数第3一直到第7,亏损幅度分别为8.82%、8.51%、7.87%、7.86%、6.94%。蒋国云是一位典型的券商派私募经理,曾在国信证券担任总裁助理、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今年刚成立了瀚信资产管理公司。凭借着国信证券实力雄厚的客户群,蒋国云刚出道即受到大量资金的追捧。自第一个产品--瀚信成长1期于今年2月11日成立以来,短短4个月时间内成立了6只阳光私募产品,新增规模在4亿元以上,速度惊人。排名倒数第二的也是一只新私募--华宁1期。这只产品成立于今年3月,由于遭遇市场大跌,截至7月30日,净值仅有0.79元,7月亏损了10.2%。该产品投资顾问是北京华宁智信投资公司,也相当低调,网上只能查到注册地,就连投资经理也未公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