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已经不再是房地产、金融企业的专利,有了创业板,一切皆有可能。
2010年2月26日,国内公关行业第一股蓝色光标正式登陆创业板,对应50.54倍市盈率上市、发行价为33.86元的蓝色光标在上市首日以43.6元高开,上涨28.76%,最终收于39.98元,全天上涨18.07%。这家曾经帮助联想集团换标、换帅、换广告语,以及在联想收购IBM案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公关公司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在这个涌现暴富神话的创业板中,首日18.07%的涨幅实际上也不足为奇,但是随后的3月2日和3日,蓝色光标又以6.09%和4.98%再度领涨创业板,不少投资者纷纷感叹,“没想到看不清、道不明的公关股而今也披着凤凰的外衣。”
也许是这些投资者后悔了,后悔没有在蓝色光标上市的首日就乘胜追击,他们的错误就像,很多本土创投没有在其成熟期追加投资一样,都看不清公关股的未来,更没有想到轻资产的公司能在资本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毕竟很多人对于公关业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上世纪80年代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公关小姐》,以及而今热火起来的一些婚庆、礼仪公司,整个公关行业并未形成体系。
但是却没有人想到,像万博宣伟这样的公关公司却早已在中海油的上市路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中海油路演推介的20多天中,媒体发稿量就高达595篇。
也许,正是很多投资人对于公关界的认知度不高,根本难以想象一个凭借关系的公司能做到上市,与它擦肩而过也就不难理解。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都得归功于创业板。
实际上,早在2008年6月,达晨创投便瞄准了蓝色光标,以4000万元人民币布局公关业。
而在达晨的算盘里,这不是一场财务投资的游戏,不会在获得收益后快速退出,而是一场战略布局。由于背靠着湖南电广传媒的优势,达晨创投更希冀加入蓝色光标后,对旗下的传媒资源进行垂直整合。
“对于这样轻资产的公司,几乎很少有本土创投敢冒风险。”达晨总裁肖冰解释道,而且这类企业的思想更为先进,他们更愿意上市,更愿意让别人分享自己的股权,因而在说服上市方面的难度大大降低,和传统行业相比,省了不少工夫。更重要的是,当很多本土创投看不清的时候,达晨抓住了机会。
但是对于这个机会,外界不仅是疑惑,更是担忧,毕竟在此之前,资本市场上并没有公关公司上市的先例,而达晨经过接触发现,一方面,蓝色光标在公关领域里的优势独特——它在本土的公关公司里面已经做到最大;另一方面,在这个行业里面,公关公司的管理都非常不规范,而蓝色光标一开始就是6个创始人共同打造,治理结构解决得比较好。
更重要的是,蓝标公司创业的激情和企业家精神是非常令人钦佩的,他们没有想到小富即安或者说赚点钱卖给人家套现,享受生活,他们是做一个事业,有一个长远的战略梦想,想把企业做成本土的WPP、Omnicom,有一个把企业做成一个整合营销传播集团的大梦想。
“创业团队很重要,商业模式不行还可以改,但如果人不行,投资基本上就失败了。”在肖冰的逻辑里,投资最看重的还是人。
一个巴掌拍不响,投资并非单方面的行动,从蓝色光标的角度上看,他们对于达晨的“橄榄枝”并未拒绝,毕竟达晨背后湖南电广的资源平台,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互补性。
于是2007年,蓝色光标就开始为国内上市做准备,目标直指创业板,也就在这一年,美国权威公关咨询机构The Holmes Report根据全球公关公司2005、2006年度的营业额及其增长率等指标排出前250名,蓝色光标位居第75位,成为中国本土公关公司中唯一入选的企业。
时至今日,蓝色光标在创业板上的表现都还不错,2010年上半年,蓝色光标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 31.65%,蓝色光标旗下三大品牌中,蓝色光标品牌和欣风翼品牌均保持快速增长,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38.65%和60.99%。智扬品牌由于业务调整,营业收入有所下降;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长 48.15%;折合每股收益0.28元,略超过众多券商机构此前的预期。
或许对于公关公司来说,只有靠业绩增长才能赢得投资者最终的信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