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吧!一起出走的项目管理

  • 来源:专案经理
  • 关键字:项目管理,餐桌计划,食农教育
  • 发布时间:2015-10-23 17:54

  曾在一次聚会的场合,友人拿着参与餐桌计划的照片分享,当下餐厅的一角出现惊奇的呼声。因为我们看到一群人在稻田中央吃饭,羡慕之余心想是谁这么有创意,能把餐桌突破传统搬到田中,特别有趣的是,这些稻田好像被刻意地切割出形状,细细一看,原来是写着「米」字。

  看着在餐桌上吃饭的人们,个个脸上似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友人一听倒是幽默地大笑说,「我们刚割完稻,享受这辈子只在书本看到的挥汗如雨的感觉,所以饭一上来,大家闻着饭香味,深刻地体会粒粒皆辛苦,也都开始学习细嚼慢咽,品尝这块土地带给我们的味道。」

  这时,有个同桌好友手滑着智能手机搜索「餐桌计划」,这下子,另一波惊喜的声音在餐厅回荡,「什么!在葡萄树底下举办餐桌派对」「也太浪漫了!在海滩边撩起裤管、光着脚丫吃饭」「在田埂旁动手做稻草人,这不是童话故事才有的场景」……当下就觉得这是最为典型的活动式项目管理。怎么说呢?试想要在干净的海边整齐划一地放置四、五十张餐桌椅,再铺上餐巾、放置餐具,摆上一只小花瓶,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要在干净的海边吃饭其实得先拉起袖子、卷起裤管做净滩活动;而餐桌上食材要好吃,还得先下一番功夫找主厨来设计菜色,绝对不是把寻常餐厅的菜单照本宣科,得要符合当地当令,最好是有机而且能帮助到当地的农夫渔民们。

  经过深入了解后,发现餐桌计划的幕后使者是幸福果食公司,是三位热爱台湾的创办人,分别是廖志汶、简家旗,以及阿古斯,他们有感台湾农业问题源于国人欠缺「食农教育」,尤其台湾这三十多年来,从农业、工业、制造业来到了服务业,以赚钱为优先的思考模式,在遗忘食农、美学与生活哲学,有些人压根儿打从小时候就没有看过农田、农村。在他们不断下乡分享后,深感无论再多,或是再对的创意都得回归到问题本身--只要台湾人每天多吃一碗饭、多吃一口菜、多吃两片水果,台湾的农产根本不够吃--而此也是他们的目标,让国人更清楚台湾的价值,感受这块土地的美好。

  然而,愈深入了解餐桌计划后,发现有许多来自不同渠道、各行各业的梦行者,他们当中不乏有大专青年为了想看见台湾因而加入团队,在他们下乡之余,也激发起他们对于当地农业的深刻情感,甚者也有人开始布局回乡深耕;另一方面,在地农夫渔民们因为餐桌计划的动员,也对自家农产渔产重新定位价值。而这些人成为守护台湾土地的梦行者,幸福果食将人才、人力、资材与平台的串连,在这计划里不断地发生。一直以来,《项目经理》杂志总想用不同的形式来告诉大家,项目管理不只是用在科技业或是信息业,更隐身于各行各业,甚至是日常生活、家庭之中。此次别出心裁地企划这个主题,希望项目经理们在汲汲营营忙碌的工作中,享受出走的感觉,跟着杂志团队走入农村、渔村、盐田……珍惜这块属于我们,并且唾手可得的美好。

  文/吳怡銘,PMP,PMI-ACP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