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创新又没诚意 iPhone SE:苹果从“LV”到“Zara”

  • 来源:通信产业报
  • 关键字:iPhone SE,FBI
  • 发布时间:2016-04-10 10:02

  在iPhone SE正式推出之后,整个舆论界划分为观点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方认为,无创新与无亮点相碰撞,无趣的iPhone SE让苹果进入微创新时代的深水区,也就是零创新时代,难以谈热卖;另一方认为,苹果按史蒂夫·乔布斯的产品理念,意图笼络小屏用户的芳心,并用低价策略敲打安卓阵营,热卖只是时间问题。

  鉴于品牌和技术积累,苹果仍有足够的资本去挥霍。就算没创新,就算没诚意,苹果照样可以依靠业已培养的用户消费惯性,躺着把钱赚了。只是这里,笔者想把重点落在“没创新”与“没诚意”上。

  从新品发布会,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再平白不过地介绍中,我们能看出无论设计、配置、价格、彩蛋或策略,iPhone SE都表现出极为平凡的一面。或许是战略性放弃,苹果的重心仍然在秋季新品发布会,因此原本就没打算在这款产品上花掉太多的心思。不过这样,怎么对得起果粉?怎么对得起竞争对手?怎么对得起观众——最后一个还好,毕竟整场发布会只有90分钟。

  不安全不“色”,更不Special

  看到iPhone SE这个名字,最直观的问题是SE是什么?

  在芯片市场,SE是Secure Element的缩写,多用于提升智能手机安全级别。就在不久前,苹果公司摆脱安全门事件,又陷入“开后门”的漩涡,库克与FBI的争论更像苹果的自我漂白。苹果已到必须解决安全问题的时候,这是值得苹果打乱产品发布周期的恶性事件。

  结果证明,SE与安全无关。

  我们也可以臆想苹果是在讨好中国用户,用汉语拼音“色”表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这是有先例的。2014年的iPhone5C,C就代表Colorful,鲜艳的色彩博得了部分用户的芳心。iPhone SE可以多花些心思,选择特殊的材质或色彩搭配,争取更多女性客户。

  结果证明,SE与颜色也无关。

  很多人解读SE的意思是Special,可是在产品亮相的一刻,相信有不少关注者会失望。iPhone SE的外观几乎完整脱胎于iPhone5S,配色上只多了玫瑰金、深空灰、金、银四色,再无其他。这样看来,完全谈不上Special。

  3288元到底贵不贵?

  很多观点认为,本次发布会最大的亮点在价格。iPhone SE的起步价是16GB版本仅售399美元,大陆售价3288元。之前,最低记录的保持者是iPhone 5C,其售价也达到4488元。作为后来者,足足比前辈低了1200元。

  在这一点上,我们确实要给苹果一些掌声。因为从市价来看,已经推出半年时间的iPhone6S的价格仍然在4500元以上;用户选择小屏的iPhone5S,价格上已经低于2000元,可是配置已经完全没有竞争力,3288元价格的竞争力已经很强大。

  只是换做安卓平台,在这个价位段,用户的选择很丰富:华为Mate8、魅族PRO5、VIVO X6Plus等。要知道,这些产品的价格有些不足3000元,可是屏幕尺寸均达到5英寸以上,部分产品内存更是达到3G RAM+64G ROM的级别——所以谈性价比,iPhone SE只能在iOS中找到自信。当然,跟苹果谈性价比,那真是找错对象了。

  No More Thing

  本次发布会,苹果公司并没有安排One More Thing的环节,只是推出了9.7英寸的iPad,称为小屏iPad Pro。

  在配置上,新款iPad拥有四个扬声器,支持Apple Pencil和Smart Connector的外接键盘。机身存储容量直接取消了16GB从32GB开始,还增加了256GB的版本。

  在显示效果上,小屏iPad Pro采用了新型的液晶面板,可以有效减少光线的反射,亮度增加了25%。摄像头高于12.9英寸的iPad Pro,达到1200万像素,支持4K HD视频拍摄,支持 1080P(120 fps)慢动作视频。

  只是这是一款活在夹缝中的产品:从外观上说,9.7英寸原本属于iPad Air,苹果却给了它Pro的名字;称为Pro,小屏幕能给新产品多少Pro的感觉呢?于是在惊喜上,苹果确实No More Thing了。

  丧失格调

  往年,苹果每年推出一款产品,而且按照单双年迭代升级。无论用户多么急切,苹果总选择用精品战略满足用户需求,用老款产品培养年轻用户。那时候,苹果就像时尚圈里的LV,一年一度盛宴,用慢节奏和创新引领发展。

  如今,苹果春季就推出手机新品,算上秋季的新品发布会,苹果缩短了发布产品的周期,在惯性上开始学习三星。如果iPhone SE果真代表苹果希望通过性价比实现渠道下沉,这就意味着未来很可能有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出现,苹果将走上华为、OPPO,甚至小米的路线,变成一年四季都有新品的Zara。

  至于AppleWatch,苹果公司更是开始了类似“季后狂甩”的销售模式。很多厂商希望苹果能够带动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快速增长,尽可能提升此类产品的利润空间,不过从苹果的态度来看,大家要失望了。

  从1款/年变成2款/年,苹果速度提升了一倍,而且开始做价格的文章,这一定能帮助苹果提升业绩。可是身价从LV变成了Zara,这还是要归因于安卓平台的竞争压力。下一步,Zara还会变成什么?

  本报记者 刘亚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