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ICT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ICT助力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增效以及人们生活的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据Gartner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智能连接数将达到1000亿,市场规模达到3000多亿美元,包括家居安防、环境监测、能源、车联网、工业智能制造等。物联网规模应用时机已经成熟。
中兴通讯在2015年就提出了万物移动互联M-ICT的战略,致力于成为物联网的使能者,并通过开放平台、开发者社区等聚合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开发者,共同打造开放、灵活、共生共赢的物联网生态环境,与产业链的伙伴们一道,共同推出丰富多彩的应用方案和成功故事。
中兴通讯从IoT网络优化、平台、操作系统、芯片、大数据、大安全等关键技术领域构建IoT相关能力,并与产业链伙伴打造了针对各种物联网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和成功应用实践。
多样化网络能力
中兴通讯针对物联网不同应用对带宽的不同场景需求,与电信运营商一起,搭建广覆盖、多连接、低功耗、低成本承载物联网应用的通信网络,为各行各业的物联网应用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有线和无线网络连接服务。其中,无线网络包括支持窄带的NB-IoT、宽带的LTE-M、车联网应用的LTE-V以及GSM/WCDMA/LTE升级以及Pre-5G MUSA、5G等多种网络连接服务。
针对部分行业用户自行快速部署的需求,中兴通讯也推出了LoRa网络以及Wi-Fi、Zigbee等多种短距离连接解决方案。
目前,中兴通讯已经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多家电信运营商签署了针对物联网应用的NB-IoT网络部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智能停车、智能灯杆、智能井盖、智能位置跟踪等开展了应用。
中兴通讯牵头构建IoT联盟,推动IoT产业链在中国的应用发展,建设多业务共享、低成本、广覆盖、可运营的物联网。目前成员已达40家,在燃气、水务、电力、智能交通、农业物联网、燃气泄漏检测、城市环境监测等方面开展应用。
模块化物联网平台
中兴通讯模块化、开放的物联网平台,与产业链伙伴共同打造物联网生态。

中兴通讯的物联网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提供开放、丰富的标准API接口,多种能力的开放与灵活的业务编排,能够满足行业应用快速开发的需求,同时,平台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架构,结合上层物联网应用,提供强大的大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可提升全产业链条能力的产品化和服务化,实现基于场景的用户运营、数据运营,快速支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环保等领域孵化的物联网创新应用,帮助合作伙伴挖掘每个“BIT”的价值,共创共赢,从而为客户的未来营收增量带来无限想像空间。
中兴通讯与银川市政府共同打造的银川“智慧城市”成功案例,在惠民工程建设、城市大数据运营、商业模式创新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已成为智慧城市标准的制定者、创新商业模式的先导者、城市数据运营的奠基者、产业生态链的聚合者。并已把这些成功经验和创赢复制到了全球40多个国家的140多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
弹性物联网管理
中兴通讯强大的、弹性的物联网管理能力,灵活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中兴通讯是业界唯一能提供全套的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核心网网络设备供应商,包括vEPC(vMME、vSGW、vXGW)、vHSS、vPCRF都已经商用。并通过引入SDN/NFV、网络切片等先进技术,满足海量终端的接入和动态变化的流量,可灵活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网络截然不同的需求。
由中兴通讯承建的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已突破6000万,预计到2016年达到1亿物联网连接。
主动安全策略
中兴通讯通过主动安全来构建物联网大安全策略和机制,对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对安全极高要求的物联网应用,中兴通讯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端到端的安全方案,为客户提供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的安全服务,使得不同场景的安全策略能够随需而变。为客户构建可信应用环境,可信OS平台,可信的芯片级方案。
形态丰富的智能终端
中兴通讯提供多种形态的终端,包括M2M通信模块,并支持多种无线制式及频段、各种可穿戴设备等,并可根据特殊需求定制行业终端。
中兴通讯的物联网智能终端,在智慧家庭、联网、财产跟踪、电力、安防等方面都有大量的应用。
当然,物联网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各行各业需求差异化大带来的标准化程度低;产业链长,涉及伙伴多;要求快速部署;同时,在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物联网应用领域要求对安全要求程度高。
中兴通讯作为主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参与了GSMA NB-IoT Forum、3GPP、oneM2M、ETSI、OMA、ITU-T、WFA、OCF、Allseen Alliance、AII等标准组织以及开源组织和联盟,与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共生共赢、可持续发展的物联网生态环境。
中兴通讯 李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