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耕耘不忘服务乡亲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勤奋 耕耘 服务乡亲
  • 发布时间:2010-10-29 15:44
  在案源短缺、竞争激烈的澳门法律代办相关的事务行业中,有这样一间规模不大,但卻拥有忠诚客户群,实实在在服务街坊的“老字号”———明义法律事务所,它的法律事务助理,是中源集团(澳门)有限公司、华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明义(集团)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施景耀。

  打拼闯出一片天空

  施景耀这样告诉记者,1980年,当时年仅16岁的他离乡别井来到遥远的澳门。言语不通、环境陌生,对一个从未离开过家乡的福建少年,其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初到澳门时,我听不懂广东话和普通话,只会说家乡话。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明白。”压力就在那一瞬间扑面而来,从那一刻起,他正式告别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开始了打拼生涯。

  “我先后做过丝花厂的管工,製衣厂的指导员,公共停车场的经理。”他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了自己打工时所从事过的工作,而自小离乡,異地谋生,语言不通,环境窘迫等种种辛酸,全部隐藏在他淡淡的笑容里。“苦吗?第一份工作每天薪水12元,二十多个人同住一间屋,一个一元钱的菠萝包就是每天的午餐,每天除了工作、工作,根本没有閒情去感觉苦或者累……”

  记者问及,什么时候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可能与自己是福建人有关係吧,福建人有着一种天赋的美德,就是勤劳、肯闯、肯博,及有谋生的打拼精神”他难掩自信地说。1996年,他开始参与从事法律代办法律事务助理的工作。十多年来,他不断学习法律书籍,摸索政府法律条文,就这样常年苦学不辍,他构造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虽然工作上遇到各种各样的客户和难题,但他从不轻言放棄,他把法律的诚信、公正的思维融入到与客户的交流中。

  记者见到,在他的办公室里,除了法律专业书籍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专业书籍,每一本书都有仔细阅读的痕跡。“我爱读书,几乎每天都读,岁月常新书常读嘛。”记者了解到,施景耀不仅是一位法律代办法律事务助理的工作者,在计算机程序开发和网络设计方面也达到了专业级的水平。他学习路由器的调试,局域网络的搭建,用Access 数据库系统做软件程序设计,事务所的无线网络系统由他一手搭建,每天使用的办公系统也由他亲自设计开发。第一个版本的办公软件,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修改完成。他还自学了网站建设,並率先申请了自己网址和域名,並通过互联网络吸引来自香港和内地的客户。

  他还参与了事务所办公室的设计工作,记者见到,位於祐汉公园对面的两层事务所,内外设计得十分雅致,所有佈置均出自他手。从公司门口两旁生长茂盛别树一格的翠竹,到室内的水、电、监控系统,事务所标誌,他事事亲为,样样事情都做得非常认真,问他怎么懂得这么多,他淡然地说“一通百通,只要你肯学,没有什么事情是难的。”

  热心参与服务社会事务生活在澳门三十年,离乡愈久,施景耀对家乡福建晉江的感情愈渐深厚。近年来更积极创办及参与澳门社团活动,如澳门华闽商会、澳门红日文娛体育会、澳门施氏宗亲会、澳门房地产中介人协会等,更分别在澳门泉州同乡总会、澳门龙湖同乡会、中国石狮施琅学术研究会等担任职务。同时他还参与学校活动,如现任澳门新华学校家长教师会会长职务。而在今年7月,他更以澳门闽籍社团负责人的身份,参加了由福建省统战部在北京举办第一届港澳地区闽籍重点社团负责人研修班。

  他不无自豪地表示,福建人很讲求同乡团结互助精神,这点对他这些早年来澳的一代人更是深有体会。他回忆说,80年代的澳门,福建乡亲並不多,不少福建人初来澳门都经历过举目无亲的困境,所以他更加珍惜同乡之情。自己多年来参与福建社会社团的信念就是凝聚乡亲力量,帮助同乡、联络乡情,促进团结。

  施景耀还谈到,回归后,代表居民不同利益的社团纷纷湧现,仅50万人口的弹丸之地,大小社团竟达4000多个,其中福建社团佔有80 多个,依澳门总人口中福建籍居民佔四分之一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而多年从事各种社团事务工作,令他领悟到,现在的社团要发展,不断巩固及壮大爱国爱澳的社会基础,发挥桥樑作用,为两地繁荣多做工作,将澳门社团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同时要向管理层年轻化的方向发展,给予年轻人磨练的机会,充分实行“能者居之”的用人准则。

  谈及未来,他觉得自己尚需努力,他用自己的勉励诗,希望将之寄语时下的年轻人:“寒窗不怕无人问,最怕做人有灰心,只要立心勤发奋,他日成功处处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