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在趋“芬兰化”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台湾 芬兰化
  • 发布时间:2010-10-29 16:18
  台湾自2008年马英九当选“总统”之后,随着两岸经济联繫的加强和政治和解,一些学者断言,“芬兰化”正在成为台湾与大陆之间发展的趋势。根据这些学者们的看法,两岸关係的缓和为台湾的“芬兰化”开辟了途径。这些观察家们甚至建议美国政府应该调整战略和外交政策以鼓励台湾的“芬兰化”,包括停止对台军售,並将之作为美国亚太地区安全战略的主要決策之一。

  有理由相信,这些举措将会缓解海峡两岸的紧张情绪,減少双方的军事摩擦,並最终实现东亚的稳定与和平。

  “芬兰化”意味着什么呢?将今天的台湾与苏联时期的芬兰相提並论是否合适?让我们先从历史角度开始分析。“芬兰化”这个词是欧洲在冷战时期提出並使用的,主要表达了芬兰在邻居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威胁下寻求生存的尴尬境地。1948年苏芬签订了《友好、合作与互助条约》,根据条约规定,芬兰不得组织或参加任何针对苏联的军事同盟,並在美苏争霸中保持中立。作为回报,苏联承认芬兰的议会民主制。因此,芬兰保持了主权独立及国家安全,然而,这个条约也导致了芬兰很多人权冲突,比如对反苏言论的禁止,对出版自由的限制,在冷战期间实行图书审查制度等。

  在“芬兰化”开始的时候,中国正处於内战时期。1949年,一场政治分歧导致中国形成了两个政府:位於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位於台湾的中华民国,双方都视对方为敌人。但近年来情況有所改善,两岸的紧张关係也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此次缓和大部分要归功於2008年当选的台湾“总统”马英九。马对大陆的政策主要着眼点是寻找两岸双赢的道路,而不是玩零和博弈。到目前为止,双方政府都暂时搁置了高度敏感的“主权”问题,而关注於以协商的方式达成经济合作。然而,台湾最近的行为是否意味着岛内的“芬兰化”仍存異议。

  台湾人的观点

  “芬兰化”作为一个概念已经在台湾岛内讨论了很长时间,只是还没有被大多数台湾人所接受。2008年马英九当选“总统”时的就职宣言标誌着其正式实施,而最近他在上任的两周年记者招待会上对此更加强化,他针对两岸关係的主要政策为“不统一、不独立、不使用武力”。

  最近的民意测验表明,维持现状是台湾的最主流意见。与推进统一或“独立”相比,台湾人更愿意维持现状。国民党一直致力於与中国共产党缓和关係,甚至是在民进党当政的那八年中。儘管国民党现在当权,但如果它制定任何与大陆亲近的政策,民进党都会在国会发起抵制运动,或者组织群众遊行等以示反对。

  民进党的宣言及拥护者们鼓吹“台独”。在这种情況下,国民党的官员们都不敢稍微表现出一点两岸统一的意图来。民进党担心国民党与中共的过分亲近会损害到台湾的“主权”,而实际上国民党坚持的“三不”原则(不统一、不“独立”、不使用武力)让这些担心有些多余。“不统一”政策表明台湾不会与大陆联合,台湾现在是一个民主地区。“不独立”政策意味着,中国大陆和美国都无须担心台湾会走向“独立”,改变现状。“不使用武力”政策也包含了防止大陆会武装攻击台湾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三不”原则在台湾得到了一致赞许。当然,任何政策都不可能使所有人满意,但这已经是当下最好的选择。换言之,如果有人鼓吹台湾“芬兰化”,他肯定会受到台湾人民严厉的批评,尤其是反对党的批评。

  如果国民党发起“芬兰化”政策,将会导致该党在任何选举中大规模的失败。甚至是国民党目前对大陆的政策,尤其是签署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正受到民进党激烈的批评。如果国民党在今年11月27日的“直辖市”选举中失利,不仅国民党需要调整其对大陆的政策,对马英九的连任也会造成重大影响。

  此外,“芬兰化”将会威胁到充满生机的台湾民主制度。言论、新闻和出版自由都会受到限制,公民权利缩水,内部政治斗争增多,台湾将会走向动盪。芬兰人民接受“芬兰化”是在冷战时期面对苏联强权别无选择的选择,而在台湾,“芬兰化”是很难被接受的。

  沟通与稳定

  2008年,国民党赢得了大选。新的领导人寻求方法来缓解两岸的紧张关係,包括互相尊重彼此的政治制度,保持台湾海峡现状,並坚持1992年双方达成的“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共识。在此情況下,马英九希望能抓住机会实现两岸和平与共同繁荣。在马政府的积极努力下,两岸积极对话,並达成数项重要的经济合作与共识,高层互访不断並越来越频繁。在经济关係中,双方的沟通越来越顺畅,相互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当然,不可避免的,他们也会经常面对一些敏感性的“主权”问题。

  这与芬兰的情況非常不同。在芬兰,主权是明确的,並且得到了苏联的承认,中间路线也得到了北约和共产国际组织的默认。而中国宣称台湾是其领土的一部分,拒绝承认台湾的“独立主权”。此外,“芬兰化”原则要求承认台湾的“独立自主”,这直接挑战了北京方面的“一个中国”原则,大陆绝对不会接受这一提法。中国对台湾的提法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与香港模式相同。然而,如果台湾走向“香港化”,则将失去现有的一切。

  美国的利益

  自从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签订以来,坚持“一个中国”和保持台海现状就成为美国的基本准则。如果台湾走向“芬兰化”,海峡两岸的现状肯定会发生改变,这将直接影响美国的利益。就台湾和大陆情況而言,美国将会面临三个可能的局面:第一,两岸实现统一,极大地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社会财富,朝气蓬勃的中国会实现军事现代化,增强中国挑战美国在亚洲的战略安全和利益的信心。美国的霸权地位将会受到冲击。

  第二,没有了与台湾的安全合作,美国将失去对抗中国的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美国还将失去台湾方面提供的大量重要情报。台湾对美国而言是独一无二的财富,因为相同的语言、文化和传统,台湾对中国的了解最为透彻。

  第三,统一后的中国将强大到不受控制,这将引起邻国不安,並会对华採取声势浩大的运动以自保。该地区其它国家,如日本和印度,会很有压力並加强军事力量,甚至可能会推动日本研发核武器。这些变化都会加强亚洲地区的紧张情绪。

  根据美国国防情报局(DIA)今年发佈的消息,中国军队“增加了它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数量和精确性,针对台湾的战斗机也增多了,这将降低台湾在与中国发生冲突时的防御能力”。台湾和中国的军事力量正在拉开差距,如果台湾不能马上得到更先进的武器,台湾海峡的局势很快就会变得更加危险。一些学者认为,美国有责任维持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过於拉大的两岸军事实力鸿沟将会给中国大陆一个错觉,並削弱美国及其盟国如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公信力。

  展望未来

  今天,海峡两岸的关係很明显地由对抗转到了对话,从冲突转到了和解。这些改进減少了地区冲突,增强了地区稳定。和平的环境不仅可以改善两岸政治关係,更可以通过贸易合作和经济融合增强双方的民族凝聚力。对一个自由民主的台北而言,坚持不“独立”、不使用武力,並保持现状这几个原则,是与公众的主流意见一致的,这些原则将会引导着现状及可预见的未来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