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把白云馆留给尊重历史的人
- 来源:艺术商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3-26 16:14
我从2006年开始修建白云馆,当时这里还只是北京五环外的一片垃圾场,有一片苗圃长得繁茂,中间还有类似沼泽的湿地。从白云馆往北看,随着季节变迁,春季变成秋季,大批的鹭鸶鸟群在这里生息繁衍。在那段时间,你和它们在一个空间里,和自然生态在一起,人的心情是放松的。这段时间我回归到精神层面,不受现实问题所压迫。后来政府收回了苗圃,这些鹭鸶就再也没有回来。我养了一些鸽子,因此又引来些喜鹊、麻雀。你可以看出这里的生态是用几十年的时间养出来的。
我现在60多岁,只经历了一个天干地支的循环。然而从元代开始的北京城,已经转了13个大圈,这才形成了我们的历史,但很遗憾,现在只追求速度、效率。我从小在胡同里出生、四合院里长大,成长过程中见证了老北京城的很多建筑逐渐消失。白云馆的建造就使用了将近20万块明清时期的砖头以及部分清代恭王府的木料结构,这些都是我从拆迁地区收购或者捡回来的。最多的砖头是清代的,是从前门以北清代的北京城来的,清代很多四合院被拆迁时我把它们收集了起来。元代的东西已经很少见了,我这里也有一些元代的石砖雕刻。在我眼里,这些建造的材料就是漫长的北京生活史的见证。
白云馆的修建依照古代易经的八卦传说来布置。它的起点就是天井中的水池,这里既可以与天空接通,又可以通过卧室的窗户看到窗外的世界。在后来,我又相继建起了“天池”“地池”“龙门”“虎门”“云亭”和“风亭”。这是古老的智慧,我希望这样的智慧可以和自己的生活、创作结合在一起。
白云馆不仅仅是我的个人工作室,也是公共的活动场所。从2008年开始,每个季度在这里都有特色活动。音乐家小河、大提琴家Marc Coppey都在此演出过,还有西班牙的舞蹈、中国的戏曲。
我在建造白云馆的每一天里都在考虑如何进步,已经经历了11年。有人问惠斯勒画一张画要用多久,他说要用一生。我也是用一生来建造白云馆。
然而,前几天,我得知有一个高铁桥要从这里通过,高铁桥可容纳的范围是7米,现在已经打好了白线,白云馆的展示空间会受到影响。高铁桥的建设进程是非常快的,不管结果如何,现在我已经完全释然。艺术作品我可以带走,但是这个建筑的内部格局和装饰我不会带走,我可以把它交给任何一个机构。我们正在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交涉,他们对黄锐白云馆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继续。我希望白云馆可以保留在北京,除了西城和东城,它可能是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建筑,我希望把它留给尊重北京历史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