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旅产业的地利与人和
- 来源:艺术商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6-01 09:57
2018年3月17日,《国务院机 构 改 革 方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获表决通过。根据方案,改革后国家旅游局将和文化部合并,成立文化和旅游部。原来的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将不再保留。近年来,文化与旅游的重合度越来越高,“文旅”成为热词,而这两者如何更好地结合以达到互相推动,成为操盘手们所面对的问题。华夏幸福产业新城集团商业事业部总经理吴艳芬作为早期的试水者率先发起嘉善新西塘越里项目,打造出“长三角”地区微度假式的新文旅特色,以“膺·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也正在新西塘越里展出,从美术馆到街区,随处可见来自全国多所重点美术院校的院长与教师的作品。那么,他们为何选在嘉善进行此项艺术尝试?文旅又如何更好地融入新西塘越里?吴艳芬由此谈到以下一些观点。
嘉善具有比较好的地理优势,距离上海、杭州、宁波、苏州都非常近,位属半小时都市经济带,交通的优势非常明显。嘉善隶属嘉兴市,在嘉兴的地理板块上有乌镇和西塘,旅游储备非常明显,加之这里本来就有成熟客流这种先天优势。我们不是做一个纯粹的“生地”,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升级,形成更大的,凭借文化碰撞而聚合“长三角”人群的微度假商圈,除此之外又具有艺术的高度。
我们要在这里创造一种新的艺术和文化汇聚,把艺术美学融合在商业地产中,让新西塘越里更具有亲和力。从企业的角度讲,嘉善是一个标杆区,标杆区意味着资源倾斜,我们有更多的资源让艺术在这里迅速落地。目前还不需要考虑盈利模式,所以我们才会将艺术展做成开放式,邀请知名的专家过来背书,形成这里的地利及人和。
人类的进化史或者技术进化史都是及其漫长的过程,城市的进步即使再慢也要发生,这个发生需要我们当代的、拥有社会资源的人推动它,以加速城市的进步。我认为目前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历史时期,这样合适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企业家又碰巧在这样的平台上拥有这样的力量,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责无旁贷要推动进步发生。我们在新西塘越里这个项目上是用艺术展这种方式让各位艺术家参与到整个推动城市进步的事件当中去,不谈任何收入来让当地居民与周边游客慢慢体会到艺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变化、从而将消费升级融入到他们的生活细节中去。
此前,我们考虑到把展览与当地教育结合,我们曾经做过鲁迅美术学院李象群院长的个人作品展,当时带动大量本地学生与艺术作品互动,这种教学方式提升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引发他们对人生美好的思考。未来,我们还将扩大这种合作,比如联动“长三角”周边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把学生们拉动起来。我们希望人民幸福,这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在精神富足的时候,人们对人性的思考、美好事物的思考就有了比较好的时机,而这一切从学生抓起再合适不过。
将来,我们会陆续把美术馆带到布局商业的城市生活当中去,结合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将民众的艺术美学鉴赏力提高起来。从商业角度来讲,赚钱反而是最后一个目标。居民对于未来更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才会逐渐产生真正的消费力,继而带动商业机会。商业利益不一定收获在我们这代人身上,但是作为扛在肩上的责任总是要做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