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也没想到一进入美国,就感染上美国的搬家文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句颠扑不破的真理。在美国第一次搬家就是从一楼搬到九楼。原来一楼进出方便,一年内遭了三次小偷,只好迁地为良。第二次是那位美国同房无法与我同享臭豆腐的香味,自知理亏,我只好搬走,由此才知道交朋友为什么要臭味相投。第三次搬家似乎也顺应中国古谚,“近水楼台先得月”,为了追一位女同学,便搬到她的隔壁。没想到一个星期后,她竟不告而别,只好安慰自己说:她回家去当啃老族了。
美国人生性好动,有位美国诗人就写道:“我与流星一同生下,我与流星一同生下,停下来会令我疯狂……”美国人是世界上流动性最大的民族,不问他们搬家的原因是否与我相同,他们的确常常搬来搬去。他们是孙悟空的徒弟,一不高兴(或一高兴)就一个跟斗翻出十万八千里。数来数去,唯一没搬过家的是一位有数面之缘的女士。四十年前去看她时,她住在纽约海港内,今年第四次去看她,她仍住原处。她就是自由女神像——美国的精神象征。
美国没有同乡会这种组织,因为他们搬得太勤了,已经不知自己是哪里人。一出远门,中国人惯害思乡病。美国人好似生下来就打过防疫针,全都免疫。平均起来,美国人一生要搬九次家,有人说是十四次。据人口调查公布的数字。在1999年3月到2000年3月美国有4300万人搬了家,这就是说:每五人中一年之内就有一人搬走。这还没包括流落在公园,每夜睡一张不同长凳的无业游民。美国孩子一生气就想离家出走。夫妻或同居人一言不合就分道扬镳。美国没有当年流行在中国报纸上的“警告逃妻”这类广告。爱人跑掉还要找回来,真没面子。美国人通奸不算犯罪,跑了白跑。
美国银行每个月寄来的账单上都提醒你搬家时不要忘记通知他们。他们已印好表格,你把新地址填上,就可和账单与支票一同寄回银行。(美国人每人都有私人支票,可当现金付账。中国银行不敢给你私人支票,怕你乱开空头支票。)
在国内小镇有两种广告最为发达。一是治疗性病广告,一是搬家广告。只要一出门就令人目不暇接。墙上、电线杆上、水管上、台阶上琳琅满目,全是这两种广告。可说真正到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伟大目标。一家在墙上写着搬家三十元,另一家则削价竞争,写上搬家二十五元,好似全国都在搬家。
实际上这只是纸上谈兵,国内当时只能在市区内搬动,极难远行。美国才真正是享有这种自由的国家,他们不必申请路条,也不必迁移户口,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儿女身在何处。只有为了选举投票时才需要事先向市政府报告。如不愿投票,就真正是天高皇帝远,没人管得了你了。因为流动人口众多,交通方便,所以便形成了美国的搬家文化。
在美国,搬家公司众多,随叫随到。美国的公司一般都付给新雇员搬家费,你走马上任时可以不花分文把全部家具搬走。我儿子从英国伦敦调回美国时,搬家费用由公司全部支付。
假如不愿搬家具,一切可就地解决。这就是闻名世界的美国跳蚤市场和车库大拍卖。跳蚤市场与车库大拍卖只有一点不同:前者要花钱租个摊位,后者在自家院落举行。在美国小城,周末若逢晴天,就是逛车库大拍卖的好日子。一条街上就可能有两三家车库大拍卖。热闹非凡,生意兴隆,可见他们搬家人之多。国内之所以没有这种搬家清仓大拍卖的风气时尚,第一可能是人们太爱面子,不愿站在街头赚回点蝇头小利。第二可能是没有地方。车库大拍卖要有很大的车房、车道和院子。家中的一切大小零碎陈列院中,标上价码,在街头电线杆上贴上车库大拍卖的广告牌子,然后就听天由命了。早上一开市四邻便蜂拥而来,把好的东西买去,不好的东西最后只好送人或丢进垃圾桶。
因为搬过很多次家,所以已练就勇往直前牺牲一切的跳楼大拍卖精神。去年退休搬家,家中一切都廉价出售。好似卖红了眼,最后连送给内人的首饰柜也卖掉了。正在得意之际,内人却一边生气,一边擦眼泪,她说:“那个首饰柜是三百元买的,你怎么可以二十元就卖掉!”女人的怀旧感情非常丰富,你卖旧破烂时,最好不要告诉她。
你如没搬过家,一定不知道,到搬家时才知废物之多。平时看不见的东西一搜就是一大堆。那么多陈年旧货无法搬走,不狠心怎能清除!
除了被公司解雇有失颜面以外,搬家对大人没有太大困难。对小孩来说,搬家以后就没有人生了。因为他们将失去小时玩伴,失去小学同学。最恐惧的是要去面对一个不可知的世界,面对陌生同学和新环境。他失去了后院树上的小木屋,印第安人打来时,他便无法爬到树上勇敢地抗敌了。
搬家的那天早晨,五岁的儿子坚决不要上车。他问:“我们为什么要搬家?”
“爸爸下岗要去大城市找工作。”
“你为什么要下岗?”儿子又问,这个问题我真没想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