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与柱子

  • 来源:文苑
  • 关键字:天才,柱子,艺术家,技巧
  • 发布时间:2011-01-19 10:44
  林肯的盖茨堡演说稿,写在他从暂时下榻的朋友家中借来的普通信纸上。

  海明威用一支简单的钢笔写作。有人帮他打字,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

  凡·高作画时,调色盘上很少超过六种色彩。

  我在小小的名片背面画画。

  总之,你拥有的工具与创造力之间,根本毫不相干。

  事实上,当一位艺术家在自己的领域钻研得愈深、技巧愈熟练时,他愈会知道什么工具用来顺手,将精力花在物品上太浪费时间了。他有任务在身,有个限期得赶,还有一个有钱客户在背后监看。如果派不上用场,那么他根本不会愿意浪费三个礼拜学习如何操作钻针和铣刀。

  花哨的工具,只是让二流角色多一根藏身的柱子罢了。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半吊子艺术总监使用顶级麦金塔。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二流作家使用顶级笔记本电脑。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蹩脚摄影师使用顶级数码相机。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平庸画家花大钱在闹市开画室。

  这些人都是为了藏在柱子后头。但柱子帮不了你的忙,只会碍事。柱子愈大,心理上对它的依赖愈深,就会造成愈大的阻碍。

  同理也适用于商界。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苟延残喘的企业租用豪华气派的办公室。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苟延残喘的生意人花大钱撑派头,穿高档西装,加入昂贵的游艇俱乐部。同样的,也是为了藏在柱子后面。

  成功的人——无论是不是艺术家——擅长找出这些柱子,这些人不需要柱子也能干得有声有色。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现这些柱子,他们可以立刻摆脱。

  能够妥善运用柱子,是这个地球上最珍贵的天分之一。如果你拥有这项天赋,我羡慕你;如果没有,我同情你。

  的确,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柱子,我们似乎少不了它。你不可能过毫无支柱的生活,我也一样。

  我们只能针对我们的生意、我们的行业、我们的存在意义等各个层面不断诘问自己:“这是根柱子吗?”然后由此继续前进。愈常质问自己,愈懂得如何找出柱子,柱子就愈快消失。

  质问,不断质问,然后再度质问。一旦停止质问,你就完蛋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