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人——高中班级管理艺术探析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科学,班级,管理
  • 发布时间:2021-01-03 14:30

  伴随着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信息时代的进步,我国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新课改之后,一直在提倡“以德育人”为中心。一个班级里面,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头人,也是一个班级前进的指路灯,对一个班级的班风以及班级管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笔者依据以德育人——高中班级管理艺术进行了简单研究,希望对高中班级管理有所帮助。

  1 “以德育人”班级管理的意义

  在我国高中班级管理班级的管理方式依旧比较传统,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威严来约束学生,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处分与命令式教学,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平时对班级的管理上没有做到尊重学生的感受,高中本来就是高考的重要阶段,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再平时教育上教师和学生都比较注重成绩,而不注重平时学习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没有注意到对班级管理的重视程度。

  高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也在形成自我意识,但现在学生依旧在这个时期依旧存在叛逆心理,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背负着高考的压力,学习压力过重。只知道埋头学习,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对学生也是上完课就走,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没有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在新课改改革之后“以德育人”成为现代教学的重点内容,对我国的高中班级管理也提出了新的管理方式,要求教师更多的去关心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学生日常行为,在学习上关心学生,给学生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班级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综合能力。

  2 将“以德育人”的管理方式放在高中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管理学生更多的是以惩罚、命令、约束的手来束缚学生的行为,这样虽然让教师在给学生的印象上很有震慑力,但也拉开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在课上学生会遵守纪律,但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教师有时候甚至会去讨厌一门课程,学生上课时参与性不高,也不积极回答问题,甚至会走神,也不去和教师做互动,长期这样,学生就会出现厌学的心理,随着时代在不断的变化,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教师更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去关心、爱护学生。

  在高中时期,很多学生还处在叛逆期,学生对一件事情都有属于自己的看法,学生都有独立的思想与思考方式,对事物也有较强的认知能力,自尊心也较强。学生更想去被理解,更想得到关心,高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是学生考入大学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正处于快速形成时期,对日后的发展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要引起教师的重视,高中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较大,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都会出现烦躁感,很多学生都会为了考试,一门心思都在学习上,同学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运用惩罚、命令式教学的方式会更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反感。随着时代在快速的发展,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的改革,学校在培养学生文化课程的同时,也在积极响应“以德育人”,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对发现情况不对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沟通,进行心理疏导,与学生做朋友,积极去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长环境的不同,学生所形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都是不同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去进行教学,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一,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落实贯彻新政策的教学方针。

  3 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如何做到“以德育人”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教师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一举一动,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保持对学生一个包容的态度,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3.1 在平时的教学中懂得关怀学生

  高中时期正是学生思维产生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萌芽初生时期,学生所做的事情以及在学习上的努力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肯定,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去关怀学生的学习动向,在学习中不断鼓励学生积极的学习,面对困难之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解答疑问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应有的鼓励以及对学生在解答疑问的过程给予肯定,在对学生的关注过程中不应当仅仅体现在解答学习上的疑问,还要去关注学生的生活,帮学生解决心理所产生的问题。在平时的时间,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头者也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多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与学生做朋友,比如,与学生谈心,一起去操场上打球,教师应当改变严肃的面孔,在该严格的时候严格,课下要平易近人,做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敬畏的人。

  3.2 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在平时的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班级文化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室里都会有两块黑板,前面用来教学,后面用来宣传班级文化,教室可以带动学生一起在后面黑板以及班级文化角里做广告,以良好的班级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教室是学生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对教室进行布置,与学生一起动手,让学生进行设计,一起设计温馨角落。一期设计黑板报,一起收拾文化广角,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中,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与学生做朋友,运用班级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在班级文化进行之中,作为中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互助团结友爱,在平时的劳动中懂得团结友爱,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互帮互助,在教学之中教师就要强调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学与同学之间应当相亲相爱,一起成长,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3.3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方式

  在“以德育人”的教育之下,以班主任为中心的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主流了,在新课改后,一直都在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点班主任与教师都应当充分认识到,班级管理工作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班级管理的开展,班级管理指定的制度应当在管制学生的同时也要做到服务于学生,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班主任与教师的意见也要达成一致,同时也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彼此信任,彼此依赖,对于班级制定的规则还要征求学生的意见,要让学生愿意遵守,并在教学与生活之中不断完善班级制度。

  4 小结

  高中是学生走向大学的重要阶段,学生心里压力大,作业负担也大,心理也正逐渐走向成熟,意识也逐渐成熟,这时候班主任与教师的班级管理制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在“以德育人”的今天,教师与班主任制定的班级制度要符合学生现阶段的成长,关注学生的的心理发展以及并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与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要不断进行提高,打造属于班主任与教师的独特个人魅力,与学生做朋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