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教师面临的困境与策略探究
- 来源: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教师,市场,生活节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1-18 20:01
一、背景描述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化的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同时承受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压力,甚至导致了一系列的身心问题。新入职教师由于工作环境和性质的特殊性,上班初期面临着较大的职业压力,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新教师,他们普遍压力很大,面临着工作上的诸多困难。
对新入职教师来说,小学教学工作的特殊性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往往使他们陷入到教育教学的困境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与压力,由此导致他们在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时感到焦虑,甚至是出现畏惧心理。所有这些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扰或者是压力,会影响到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进而影响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入职阶段处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起步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它决定着他们是否继续留任教学工作岗位,影响着他们的教育教学效果与职业幸福感,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稳步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所以,对新入职教师工作困扰与压力问题的研究,对改善他们的工作状况,促进其自身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案例描述
女,文学硕士,2016 年6 月高校毕业。2016 年8 月正式入职,2016 年8 月至今担任1 个班的语文、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
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了解到,该教师在入职初期所遇到的最大困扰是教师职业适应力问题,为方便研究,将该教师编号为教师A。当教师A 刚从大学毕业满怀激情地踏入工作岗位时,却发现小学的工作生活和之前的预设完全不一样,在未上班之前周围所有人都说:“小学工作轻松,下午五点就放学下班了。”“小学生最听老师话,很好管理。”“小学阶段的知识内容简单,备课轻松,上课随便讲讲就可以了。” 然而当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发现之前的心理预设全是工作后的绊脚石。该教师虽然本硕就读的都是师范类院校,之前也有过实习经历,但面对的授课对象是初高中学生,可以说从未接触过小学教育,所以等真正走上小学教育的道路时,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地缺乏实践经验,尤其是在面对一年级的孩子时,组织教学便成为一个难题。再加上,该教师一天除了上2-3 节正课外,还要批改作业、听老教师的随堂课、完成各项工作计划、完成教育教学的论文和德育论文、带领学生吃饭、进行午间管理、行知课教学和放学管理,只有下午放学之后才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备课。此外,该教师任职的学校2016 年刚刚建校,教师总人数(包括行政领导)共17 人,而且几乎都是大学毕业刚入职的教师,学校工作又有很多需要老师帮忙完成,例如开展各种会议和举办各种活动的新闻稿、布置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带领孩子参加班级文化才艺展示、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参加各级各类的公开课、教职工羽毛球比赛和排球比赛、制定六一儿童节策划方案等等。
当所有这些工作扑向教师A 时,该教师经常显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由于每项安排下来的任务要求完成时间紧急,于是导致该教师迷失在繁杂的工作中,每次都是先完成紧急的任务,而把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放在最后,于是出现了该教师经常晚上11、12 点还在备课、制作PPT 及教具,感到十分无助,睡眠时间和质量都无法保证。再加上,初入职之前很多工作没有接触过,也没有人为其引导,做得不好之后又让她很烦躁,经常怀疑自己是否能力有限,不适合这份工作,久而久之形成很差的心理状态。
三、案例分析
1、存在的问题。
(1)新入职教师自我效能感差。自我效能感理论,描述的是主体的现象学特征,是教师本人关于自身能力的预期和感知,是对自身能力的评估和判断。
新入职的教师对教学、学生和工作环境可能会出现不现实的期待和信念,这些信念多在大学读书期间形成,这就使得该教师在工作前对教师工作充满了理想和憧憬,但在实际教学中遭遇的各种复杂的教育实践及艰巨的工作任务往往让该教师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理想抱负,甚至会产生挫败心理。职业上的期待与教学现实上的巨大反差使该教师面对种种困扰,而这些困扰导致该教师产生焦虑、紧张、失落、迷茫等不良情绪,严重地影响了该教师的工作开展。
(2)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模糊。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个体基于现实的需要、对照专业发展的要求,进而形成的关于自己未来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是教师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叶澜教授认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能将教师过去的发展过程、目前的发展状态和以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结合起来,使得教师能够“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的行为”。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新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处在模糊状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清晰的规划,因此使自己在面对繁杂的工作时,每项工作都想做好,结果使自己迷失在各种各样的工作中,进而找不到工作重心。
(3)任职期间学习支持不够。该教师就职的学校于 2016 年建校至今,3 个年级18 个教学班正式行课,教师总人数(包括行政领导)共有45 人,一线教师几乎都是大学毕业刚入职的教师,每位新教师都会受到任职学校的重视,尽管是刚刚入职,都会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及各部门干事职务,作为新入职教师除了担任这些工作之外,还要负责其他工作,比如带领学生参加各级比赛、举办各项活动等等。该学校往往忽视了新入职教师刚刚毕业,对任职学校、全新的教学环境还不适应,需要时间来调整的客观事实。大多数新入职教师都缺少教学经验,缺乏能力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很多普通的教学活动可能要付出几倍于老教师的努力,因此新入职教师其实很需要任职学校在过渡期间的帮助。而该校却对入职阶段在整个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认识不足,忽视了新入职教师的特殊需求,不仅对新教师缺乏针对性的指导,而且给新入职教师分派过重的任务。困难的课堂任务和工作进度往往使教师A 压力过重,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计划和反思,从而导致该教师不安和焦虑。
2、建议与策略
(1)教师认真规划生涯,努力提升素养。大部分新入职的小学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生涯没有明确的规划,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认识较为模糊,这导致了小学新入职教师在入职前几年的困扰与迷茫。因此,对于小学新教师而言,制定每个阶段合理的职业生涯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入职不到一年的小学教师来说,对刚进入小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之后,可制定入职后的工作计划,这样会让自己的工作变的有序。新入职教师站稳讲台是最重要的事情,于是在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可制定如下计划:①因班制宜的进行教学设计。②多听课,多学习,多反思。③提升教学基本功,多上公开课。总之,针对小学工作不同阶段的特点,新教师都应有一个计划和总结,并遵循自己的目标计划,让工作变得井井有条。
(2)学校优化考评制度,激发教师激情。现阶段,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考察德、能、勤、绩四方面,这基本上是基于教师所带班级的成绩和分数对其进行衡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教师的压力。
新教师作为刚入职的教师,教学与管理上必然会存在诸多困难,面临着较大压力。因此,学校应针对小学新入职教师在入职阶段会存在的问题采取系列措施。如改革学生考试评价制度,对不同的科目采用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等等。如此一来,可以减轻新入职教师的压力,也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快速成长为合格教师。
(3)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与科学管理。新入职教师的个体成长需要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学校管理者不仅应该给予理性的关注,更要提供一定的感情上的支持,小学新入职教师尤为如此。首先,小学校长以及其他领导对刚入职教师的关注有很大的鼓励作用。其次,学校管理制度是否合理科学、是否民主化,也会影响小学新入职教师在入职初期对自我的判断。小学管理者应该充分尊重新入职教师,适当听取新入职教师的看法与意见,注重发挥新入职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他们的成就欲望,使之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尽快使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成长起来,更加快速地适应新的校园环境,融入到小学的集体氛围中。
参考文献
[1] 刘捷. 专业化:挑战21 世纪的教师[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1.
[2] 梁转壮. 终身教育理念下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 才智,2018(13):112.
[3] 张耀海.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J]. 甘肃教育,2019(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