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学发展困惑与对策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农村中学,发展困惑,应对策略
  • 发布时间:2021-01-19 19:27

  摘 要:农村教育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最关心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经济状况也有很大的改善,国家加大力度扶持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农村教育长期发展落后,城乡教育差距逐渐拉大,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的两极化现象也愈演愈烈。

  从长远来看,要想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实现生活富裕,就必须从教育抓起,不管是政府、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行动起来,一起朝着这一个目标迈进。现阶段,对于缺乏资源的农村孩子来说,只有学习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才能在竞争残酷的社会环境中获取实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改写自己的命运,为家庭乃至家族的下一辈树立学习的典范,同时也为更好的回馈社会、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农村教育现状

  1、学校规模较小,设施相对落后。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学校规模相对较小,教学设施相对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影响了教育质量。尤其是一些山区中学,不管是学生的文体活动,还是课堂上的教学活动,除了简单的篮球架、乒乓球案,双杠、单杠,似乎再没有别的体育设施。课堂上教师除了课本、黑板、粉笔也很少有,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电子白板、幻灯片等也是稀缺。这种教育教学条件的限制,既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视野的开阔,更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再加上农村中学生家长也好,教师也好,思想上都比较传统、保守,教学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没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辅助,他们在教学中很难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对于一些教育活动也不能更加有趣、高效地开展,这也制约了农村中学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更全面、多角度地学习知识,接受教育,使他们知识结构单一,学习方式单一,制约了学生思想丰富性的发展。

  2、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虽然农村教育基础建设的硬件设施方面已日趋完善,教室教具的配比提高,部分农村学校甚至能跟上现代教育步伐,实现多媒体及网络教育。但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才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师资力量的高低。教师严重缺乏教学的专业性,一个教师担任多个学科教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中学英语教师,几乎都是从别的学科转过来,而非英语专业的师范生从事教学。

  3、城乡一体化愈演愈烈,学生流失严重。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好多农村的学生要么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在城里上学,要么就在县城上中学,使真正的农村中学学校学生越来越少,教师也越来提不起搞好教育教学的热情。这些学生涌向城区,导致城区中学超大班额的班级形式,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发展。同时由于学生多,城区学校各种设施以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很多有意义的活动课就无法进行。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更影响教育质量。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学的发展策略

  1、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从根本上说,农村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政府应该加大扶持的力度,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农村中学基础设施薄弱落后的现状,例如校舍的改造重建,功能室的配备,操场的硬化,图书、体育、艺术、实验器材的配备等,此外,还可以组织社会各界捐款捐书,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物质的帮助和精神食粮,给予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机会,拓展他们的思维和头脑,为提升农村中学教学水平打好基础。

  2、不断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的条件。一所学校的可信度,不但在于教师的教学质量,更在于学校相应设施的完善,这样才能使家长和学生相信学校的教育能力,踏踏实实把学生交给学校,使学生在校园的学习更加快乐、健康、全面,从而使学生从能力到知识到学习方法以及德、智、体、美等方面都有一个全面的提升。所以,首先,要完善学校的一些体育设施,使学生的体育活动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要停留在乒乓球、篮球、单杠等等的活动,应该让学生的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更多的选择性。其次,用学校自己的能力或者其他的渠道,尽量完善课堂教学的先进设备。我们知道,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网络都已经进人了我们的生活,成了学生必须要了解的内容。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的素质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在农村地区,很多学校能力有限,缺乏教师人才提升计划,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全面。鉴于此,政府应该加大出台相关的政策优惠措施,鼓励年轻老师到农村地区教书,例如加大进修培训、挂职锻炼、“特岗教师”等项目的力度,对愿意到农村进行教学的老师,给予补贴和关怀。同时,组织农村教师到城镇中学交流轮岗,让教师走出去进行学习、进修,学习人家先进的教学思想、新颖的教学方法,使自己拥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从而为学生打造更加适合他们的课堂,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农村中学教育教学水平,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积极开拓农村中学教育的发展空间,勇于创新和突破,才能有效的改变农村落后的教学状态,让农村中学的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莎.简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6,(12):8-11.

  [2]高建伟.农村学校骨干教师流失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6,(8):21-23.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