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讨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 发布时间:2021-04-06 15:30

  摘 要:小学数学是实施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数学能力的基础教学。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师无论是站在教学应用题的难度角度上看待,还是从考核中应用题所占分值比重来看待,都意识到了应用题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性。但是与此同时,教师往往只将应用题作为数学的题型之一,根据惯常方式加以教学,却忽略了应用题中最重要的“应用”本质,导致应用题教学效率迟迟难以得到提升。正如新课标对应用题的定义一般,应用题应当是“从社会实际中提取出来,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的一种题型,其本质是应用,唯有从应用出发,其教学才能行之有效。故而下文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1、形式单一,结构封闭。编写教材要考虑学生的认识文字的能力以及知识水平的限制,因此,低年级的应用题多采用的是图画表格,而对于中年级题目的设置,则是选择文字述说类型的题目,此种题目的表现形式为一段题目包含了诸多的文字,该项内容具备一定的单一性,根本无法满足学生有效解答应用题的需求,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不愿意参与到题目探讨中去。从应用题的设置风格可以看出,制定的要求较高,答案有着一定的唯一性,结构相对而言也比较的封闭,因此不利于学生答题思维能力的提升。

  2、内容偏离实际生活。传统的小学数学应用题在设计题目的时候,没有贴近生活实际,学生在远离那个既定的时代背景的情况下,并不能很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这就使得教材的编写有一个周期性的问题。教材要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地与时俱进。

  3、缺乏解题策略。部分学生在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上存在问题,表现在评价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定和选择适当的解题策略、对计算结果的检查等方面。学生在解题策略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表现在思路不清晰,无法确定题意。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分析

  1、准确把握教材,合理的情景式教学。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础,是教师教学大纲的来源,也是学生知识点复习的重要资料书。新课程教材把应用题编排到各个章节,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知识点的要求,相应的应用题穿插在各章节之中,能够更好的让教师和学生把握应用题知识点的切入点。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把握教材知识核心,针对不同应用题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联系生活实际,一方面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题意,有助于学生对应用题的解答,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能够理解到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是密切相关的,并不是脱离现实的空泛研究,提高学生对学习的重视度。当然,教学情境的创设还需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可以尽可能的对学生思维模式有一定的开发。如题:小明烧开水需要15分钟,做作业20分钟,打扫卫生10分钟,则小明做完上述事情最少需要多少分钟。这一类的题目就打破了学生的固定思维模式,解决此类问题不再是简单的数字相加减,而是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由于烧水可以和写作业或是打扫卫生同时进行,所以上题中小明所花时间最少是30分钟,而不是45分钟。

  2、积极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知识属于基础性知识,很多都和生活存在着直接而又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生活实例,把实际生活案例与数学课堂的应用题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例如,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个苹果,课上教师可以引导性地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平常在家里妈妈都会给你们拿什么水果吃啊?”此时,学生就会纷纷说出:“我妈妈会给我拿苹果、梨、桃子、西瓜。”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应用题:“有一个妈妈,给孩子买了4个苹果,但是只拿出了一半给孩子,问妈妈还有几个苹果?”此时学生就会说:“一半就是4÷2=2,那么妈妈还有2个苹果”。此时,教师就可以继续引申问题,说如果用分数表示的话那是不是就是2/4呢?此时,教师可以引入分数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概念。然后拿出一个苹果,用刀子将苹果切开,然后拿起一半苹果引导性地问学生:“这个是什么呢?”学生就会答:“一半苹果。”此时,教师就可以顺势讲解分数知识,指明这一半苹果就是整个苹果的1/2,由此引入分数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

  3、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首要条件是细致地审题,弄明白题意。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解应用题时,可引导学生找出题所含的直接、间接条件,建立起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确定数量关系。审题时要求学生边读题边思考,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划线标出。

  4、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应用题教学中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同时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至关重要,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强化对的解题方法,找出错的原因所在。列式计算只解决了“如何解答”的问题,“为何这样解答”的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检查验算的方法,最终发展成学生独立完成。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当中,应用题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其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保证学生掌握的解题步骤,并且重视应用题教学的生活化,充分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汪素芳.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J].知识窗(教师版),2020(09):50.

  [2]李建兰.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知识窗(教师版),2020(09):36.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