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食品营养与健康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食品营养,健康,膳食结构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4-26 15:39
摘 要: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食品营养和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营养是促进健康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正视膳食存在的问题,帮助找到有效的平衡食品营养与健康的途径,合理安排饮食,提高自身对各种疾病的免疫力,确保身体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加强,人们不再仅满足于吃饱穿暖,逐渐对食品营养与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陆续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 2030)》《健康中国行动(2019— 2030 年)》等文件,体现了新时代大卫生、大健康、大体育、大营养、大融合的特点,这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1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或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物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1]。食品营养是人类从外界获取食物,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生理需求包括生长发育、代谢、修补组织等生命活动。这些营养成分也叫作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无机盐、水、膳食纤维[1],它们各自在人体内有着不同的生理功能,帮助人体维持生命活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健康是指身体、精神与交往上的完美状态,并不是单指身体没有疾病。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更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根据最新的健康大数据显示:70% 中国人有过劳死的危险;76%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 20% 的人患有慢性病,其死亡率占 86%;中年死亡的原因中22% 是心脑血管疾病等。由此可见,中国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之一就是合理饮食,每日通过食物摄取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方能维持生命。一旦饮食不当,必然会引发各种营养问题,甚至威胁到健康。
2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存在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们的经济收入差异及传统的饮食习惯不同,我国的膳食结构也在进一步转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会造成严重的健康负担。
2.1 食物种类消费问题
随着我国实现了整体性温饱,开始迈向小康,2019 年全国恩格尔系数平均值达到28.2%,标志着我国食物生活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界定的“富足”状态[2]。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上升,农村首次突破30% 推荐上限。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和用油量仍远高于推荐值,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上升,食用油、食用盐摄入量远高于推荐值,而水果、豆及豆制品、奶类消费量不足。
2.2 烹调方式不当
如果烹调方式不当,会使食物的营养价值降低,甚至使食物产生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我国的烹调方法多样,但有一些方法并不健康。重油、重糖、重盐是人们喜欢的烹调方式,但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高,容易导致肥胖、糖尿病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熏制和烤制烹调方法虽然会使食物更加美味,但食物经过前期大量食盐的腌制,会增加人们对食盐的摄入,并且腌制过程中会形成具有一定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亚硝胺。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明火或高温油炸时,易产生具有致癌、致突变性的杂环胺。
2.3 潜在摄入过量
随着消费能力的提高,居民在外就餐的比例不断上升,食堂、餐馆、加工食品中的油、盐的潜在摄入应引起关注。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外卖订餐成了学生、白领等人群的主要就餐方式,外卖食物中原料的安全和卫生无法得到保障,更谈不上食物的数量和种类搭配满足人体每日营养素的需求。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比如奶茶、果汁等,这些会使人体摄入过多的潜在糖分和能量,长期会导致肥胖。
2.4 城市和农村膳食结构不平衡
城镇居民膳食结构的主要种类从植物性产品转变为动物性产品。由于动物性食物所含脂肪热量较高,蛋白质供给充足,居民营养摄入水平逐渐提升。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中,动物性食物消费量远少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动物性食物消费占自身食物总消费量的1/6。进入 21 世纪以来,农村居民人均蛋制品、奶制品、蔬菜的消费量逐年走高,营养水平也相应有所提高。
3 平衡食品营养与健康的途径
3.1 增强居民对食品营养的意识
意识上的转变,能让人们真正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全方位加大食品营养知识宣教力度,比如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平台渠道,或者与社区合作,引导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对身体有益的食品,倡导减盐、减油、减糖,同时加强“三健” 促进活动,多吃豆类、奶类、蔬菜、水果等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2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监测
社会正处于科技信息大爆炸的发展阶段,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3]。我国有9 亿多网民,11.7 亿多的手机用户,手机应用商城中有很多APP 可以监测饮食、喝水、运动等,市面上还有各种电子手环和手表,可以监测身体各项机能指标和运动情况,用户可以根据反馈数据掌握近期营养摄入情况和身体健康数据,做出自身调控和数据留存。
3.3 开发大健康食品
食品工业是一个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一些与饮食习惯相关的代谢综合征急剧增加,而现代快节奏生活也加速了亚健康与慢性病人群比率的增加。功能性食品在当代社会,不仅可增加自身免疫力,而且也能预防疾病。食品企业或可适当开发功能性营养健康食品,在保证食品质量的基础上,为守护国民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
3.4 食品营养标签
指导国人学会科学合理选择食物,改善饮食习惯,提升生活品质,使消费者了解待购买或待消费食品的能量和营养信息,使消费者做出正确的购买或消费决策。目前人们并不过分关心自己吃的食物中究竟含有多少热量、脂肪、糖类和钠盐,但从健康和慢性病防控领域来说,这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已经推行食品营养标签的国家和地区,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充分的证实。
3.5 坚持运动促进健康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运动的认同,但受到互联网、手机、电脑、工作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参与运动的人越来越少,自然人们也就忽视了运动对健康的影响[4]。通过监测发现,尤其是年轻人的身体活动明显不足。当然可能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但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其实运动不一定必须在一定时间完成,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做一些运动。手机中有各种运动APP,可以跟随其进行运动,养成运动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各种慢性疾病。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要正视问题,充分认识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而相关部门也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提升大众对食品营养的认识[5],从日常生活中确保食物营养均衡,同时人们也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拥有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 杨君. 食品营养[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2-6.
[2] 张玉林. 中国的食物消费革命及其可持续性反思[J]. 金融博览,2021(1):23-24.
[3] 牛怡君.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健康管理的食品营养运用研究[J].现代食品, 2020(14):129-131.
[4] 林超. 合理饮食与体育锻炼平衡的关系——评《食品营养与配餐》[J]. 中国酿造,2020,39(1):229.
[5] 堵隆隆. 食品营养与健康[J]. 现代食品,2020(21):141-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