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和原因以及应对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多样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4-26 16:05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食品行业也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食品种类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加,同样对于食品质量也越来越重视,虽然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中向好,但是食品安全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隐患。一些利益至上、没有社会公德的不法企业乱用添加剂、化工原材料等,严重损害了群众的身体健康,也严重破害了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本文阐述了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了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保障人民生存最基本的物质保障,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民生问题。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食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因其与人民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而备受业内外各界的关注。对食品安全现状和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和应对措施,才能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保证社会和谐和繁荣富强。
1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民生问题中的难题,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俗话说病从口入,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生命健康。食品需要经过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才最终到消费者手中,这其中的任何一环都有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1]。
1.1 食品原材料的安全现状分析
食品原料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源头,源头有问题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当前,许多农产品种植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主要源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如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了过量农药、化肥,甚至是不合格的农药,这些农药会进入农产品和土壤中,最后端上人类的餐桌。除此之外,工业“三废”中含有的一些有毒有害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如砷、铅、镉、汞、铬等会污染农产品和生产农产品的土壤,它们蓄积后被植物吸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毒性强且难降解,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急性或者慢性伤害[2]。动物性食品养殖时存在同样的问题,滥用饲料添加剂或者某些抗生素和违禁药物,如生长激素、性激素等,这些动物性食品进入人体会对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健康风险,而且会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在人体内不断累积[3-4]。
1.2 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现状分析
食品加工过程也是很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一环[5]。首先对于个人而言,食品从业人员会直接或者间接接触食品,参与食品的生产加工,这就要求食品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其健康证进行严格检验,避免具有某些传染病的员工参与食品的生产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其次,食品生产场地的卫生条件脏乱差也会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再次,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过量和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甚至滥用非食品添加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最后,食品包装作为食品加工的最后一环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够避免在运输和销售环节对食品造成污染,所以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也决定了食品的安全性。市场上包装材料种类繁多,因其直接接触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有害成分也可能进入食品中,如现在应用广泛的塑料包装材料中含有的塑化剂即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还有一些纸类包装和金属包装材料存在发生霉变或者含有重金属的可能,这些都不利于人体健康[6-7]。
1.3 食品在运输销售中的安全现状分析
目前,在食品运输销售过程中由于运输不当或者其他原因导致食品被挤压、破坏等进而造成营养成分发生变化、食品变质等,如果销售人员责任缺失或者从业人员不专业导致这些被损坏的食品或者部分过期食品进入市场流通将会对消费者造成很大的健康威胁[8]。
1.4 网络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食品是现代食品行业发展的产物,它在商人眼中是巨大的商机,又因为其方便快捷备受消费者喜爱。但网络食品安全难以有效保障,而且网络销售监管困难。
1.5 食品安全信息的准确性现状分析
食品从生产到最终被食用要经过多个环节,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和缺失有可能发生在食品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各种各样的环境、人为等因素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信息难以准确传达。食品工艺越复杂,获得信息就越难,仅凭肉眼的观察,消费者对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信息更是无从知晓。
2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以及措施
2.1 商家丧失道德底线,需要法德并行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目前外卖行业的盛行,尤其是现在互联网时代,大家可以足不出户购买食品,给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但同时这一特点也会被不良商家利用,有一些商家存在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等情况。也有许多无证经营生产和缺乏标准生产规范的黑作坊,其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生产环境不够卫生,这很容易导致违规生产,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网上也有消费者爆出在外卖中吃出钢丝、苍蝇和蟑螂等事件,外卖行业的卫生情况确实令消费者担忧。因此要不断完善法律,落实商家责任,加强市场监管。并且法治和德治要并行。
2.2 消费者认知浅,需要加强宣传
目前,人们普遍缺乏相关食品安全知识,经常有人因误食有害有毒的食品而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甚至是死亡事件,给自身以及家人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所以,务必要加强对公众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让公众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此外,消费者的观念意识淡薄,也不太懂得如何维权,如今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琳琅满目的食品在网店上销售,而网店一般不开具购物发票,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没有凭证无法维权。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平台监管体系,多向消费者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2.3 从业人员需要更加专业化
食品从业人员是直接或者间接接触食品的人,食品产业链中的从业人员需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并培养社会责任感。食品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上岗前要经过卫生培训,完善从业人员管理制度。食品从业人员做到遵纪守法,食品企业做到诚信经营,自觉接受消费者监督和执法部门的监管,广大消费者才能吃得安心、放心,促进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2.4 原料污染,需要食品安全的新技术
食品源头污染严重是待解决的大问题,需要更加高效、易降解的新型农药和兽药,并积极治理被污染的土壤和水,因此要加强食品安全技术研究,研制更加环保的代替品。此外还需要在食品安全监测上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改善当前情况。
2.5 管制失灵,需要公众一起参与
虽然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和法律法规已经较为成熟,但是由于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食品行业也在快速发展,不断产生的新食品工艺和食品企业,都会为食品安全保障加大难度,在对食品安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会存在部分管理漏洞,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像法律保证体系不够完善、监管体制不够健全、对违规经营者处罚力度不够、社会力量的参与不够等都一定程度上使得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证。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3 结语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民的健康才能支持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是很重要的民生问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任重而道远,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是一个群众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成员的积极努力,相信不久的未来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得到逐步解决,食品安全形势实现根本性好转,食品安全管理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 柯炳生.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理论、现状与政策建议[J]. 农业经济问题,2003(2):34-39,80.
[2] 周玉琴, 季任天, 曹谷.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由“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09(31):333-334.
[3] 陈石, 韦桂元. 浅析饲料与畜产品的安全关系[J]. 中国畜禽种业,2008(17): 32-35.
[4] 冯奇, 邵征, 刘晓伟. 食品加工规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J]. 现代食品,2019(22):138-140.
[5] 何靖柳, 陈莉月, 杨冬雪.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分析及展望[J]. 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4):54-55.
[6] 侍冬阳. 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J]. 现代食品,2020(1):125-127.
[7] 肖学文. 全面构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8(7):28-30.
[8] 何坪华, 何信生, 周德翼. 从消费者角度检视我国食品安全信息的缺失[J]. 河南农业科学,2005(12):93-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