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叫你窮呀頂硬上」可謂香港低下階層的金句,而最能體現這種精神的職業,必定是「咕喱」。一般相信「咕喱」音譯自英文Coolie,意指以勞力換取酬勞的廉價勞工。在大眾腦海裡頭,「咕喱」都是「擔擔抬抬」,實則他們為了生計,對所有工作都是來者不拒。像開埠早年,本港消防人員嚴重不足,不少救火工作就交由「咕喱」負責。
當然,最常看見「咕喱」的地方還是碼頭。香港素為國際貨物中轉站,在搬運機械尚未普及的年代,非常依賴勞力運送重物。在西環海旁及油麻地果欄附近,就聚有不少「咕喱館」,負責組織「咕喱」工作。如果有人想投靠「咕喱館」,就把自己的名字寫在竹牌,反轉掛在牆上,稱作「掛牌」。到開工時,將「竹牌」反轉,「咕喱頭」便知道可以安排工作給此人。「咕喱館」分「四工」,每工4元,逐日計算。生活迫人,連續開「四工」的「咕喱」大有人在,甚至更有人連續三日開「四工」,可謂驚人。
看鍾文略的舊照《平衡》:幾條窄木連接堤岸及船隻,「咕喱」托着重物,往返兩邊,長期工作之下,失足發生意外毫不出奇。今天雖然也有搬運工人,但到底有機械幫助,勞工法例也有所收緊,那種「攞命博」的程度,沒有昔日的「咕喱」那樣恐怖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