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些年来各种临床检测技术的不断发明和应用使得各种疾病的临床检出率越来越高。内镜检测技术给胃部疾病提供了新的检测途径,临床上被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人数也逐渐攀升,而大众对于这种疾病的认知普遍是较为缺乏的,不知道这属于一种什么疾病,也没有清晰认识到这种疾病的严重性,未掌握疾病正确治疗方案,也无法采取措施使疾病尽快痊愈。本篇文章就简单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介绍,希望更多患有此种疾病的患者能够知晓正确的治疗方向,从而尽快使自身疾病痊愈。
1 区分胆汁反流以及胃食管反流
消化道疾病由于发生在人们的消化系统,相对来说是非常复杂的,缺乏医学常识的人们经常会将胆汁反流以及胃食管反流两种现象弄混淆。我们首先应该要清晰认知自身的消化系统,主要是由消化管以及消化腺这两部分组合而成,按照解剖顺序来摸索消化道,首先是食物最先接触到的食管,下行至贲门,然后到达消化食物的胃部,进而是幽门部位以及十二指肠。
想要正确区别胆汁反流和胃食管反流,我们可以从二个不同的角度出发:首先将关注点放在反流物方面,反流物主要为胆汁和胃酸。两种不同的反流所导致的症状也是有差别的,胆汁反流后口腔较为苦涩,而胃食管反流会由于胃酸的经过使得烧灼感出现。
2 什么是胆汁反流性胃炎
肝脏是我们人体产生胆汁的主要场所,分泌出的胆汁在经过胆管以及胆囊的浓缩和储存之后,进入到十二指肠成为了其主要内容物。胆汁对于我们进食之后的消化吸收过程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却会造成胃粘膜的损伤。如果患者由于疾病而出现大量胆汁反流现象,则会导致胃黏膜发生糜烂和溃疡现象,甚至会进一步加重,发展至癌变。
如果胆汁和十二指肠液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没有造成其他的伤害,那么并不会使得人体患病,但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反流到了胃部,则会对于胃部形成破坏,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对胃部伤害力最大的溶血性卵磷酯。胃黏膜在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腹部疼痛以及呕吐出黄色苦水的症状,这即是我们临床所称的胆汁反流性胃炎。
3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除了遵循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之外,患者也需要从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加以注意,尽可能避免可能会引起胆汁反流的因素,譬如吸烟和饮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对于疾病的治疗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日常建议多食用一些蔬菜和富含叶酸以及胡萝卜素的食物。
但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主要还是需要依靠药物治疗来治愈疾病,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3.1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药物治疗
从不同的药物治疗机理来看,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如果幽门括约肌不能很好的发挥其生理功能,则会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可以通过服用某些能够加强幽门括约肌肌肉张力的药物来使疾病得以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多潘立酮和西沙必利,这两种药物均建议在饭前 15~30 分钟服用,或者也可以在睡觉之前加服一次。确保药物的总体服用时长不短于两周。还可以服用一些促进胃肠动力提升的药物,例如甲氧氯普胺、莫沙必利以及六味安消散等,在药物的作用之下,患者胃体及胃窦部的收缩力可加强,能够有效调节胃窦部以及十二指肠的协调功能,加快胃部的排空速度,预防胆汁反流。
第二种药物治疗机理即是通过加强胃部蠕动,将已经流入胃部的反流液推回十二指肠部位,使得对于胃黏膜有伤害性的分泌物不能直接接触到胃黏膜,降低对于胃黏膜的伤害。此种原理的用药方案大多为每次服用 5~10 毫克的甲氧氯普胺。
第三种可以起到治疗效果的药物为吸附剂,它的主要作用是加快对于已经流入胃部的胆汁的吸收。一般比较常用的药物为蒙脱石散,这种药物的吸附面积较大,借助于本身的金属离子作用去除胆盐,还可以同时去除对于胃黏膜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溶血性卵磷脂,自身覆盖在已被损伤的胃黏膜表面上,促进胃屏障功能的恢复。
临床实际用药过程中,临床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考虑选择单一用药或是将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以发挥更佳的治疗效果。
3.2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外科治疗
视患者的个体情况,在必要情况下可能需要选择手术治疗的方式来治愈胆汁反流性胃炎。譬如胃远端的手术,建议采用抗胆汁反流术式,以减少患者术后有可能会出现胆汁反流问题。
总而言之,从临床治疗经验来看,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在一系列的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抱有耐心,采取正确科学的治疗方式,不要一旦诊断出此种疾病就无所适从、过于慌乱,也千万不要相信非正规途径的治疗,否则很有可能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甚至会导致自身病情加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