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妙用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兴趣教学,物理,实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8-03 15:11
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导致中学生物理成绩不理想,其实并非学生讨厌物理学习,而是没有真正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在动手动脑做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才是关节处。
一、用动手实验激发兴趣,以参与带动理性思考
物理实验具体来说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式到实验教室去做的,全班学生都亲身参与的,运用专业实验测量仪器的实验;另一种则是在课堂上用以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直观感和形象感的,以老师演示为主,学生尝试为辅的课堂演示实验。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课堂演示实验主要是由老师进行操作的实验,所以在过程把握上要注意,切忌将学生冷落一旁,自顾自地演示,自顾自地讲解,事实上每当老师做课堂演示实验的时候,台下的“小观众们”都伸长了脖子“围观”,后排的学生也生怕错过什么精彩的内容半蹲半站着观察,所以教师应当对某些占据课时不多的,操作较容易的实验或者是环节,通过随机点学号或者是毛遂自荐的方式请学生到讲台上参与实验,只有通过和学生的互动,才能使实验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中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感官认识,学生更为感兴趣的还是亲自的动手操作。因此在物理课上应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尽管开始的时候学生操作的目的性还不是很明确,但是我们教师应该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积极性是提高物理学习水平的关键,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物理规律和原理。这样掌握的知识不仅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而且乐于参与这种有趣的课程。
二、用第二课堂培养学习兴趣,以好奇心理引导探索物理规律
通过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比如,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物理书籍,这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办物理小报,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制作小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小报的内容均是学生感兴趣的,如物理之最、谜语、科学家轶事、一题多解、现代发明等。通过小报汇编展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外,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制作,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会有成就感,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用生活实际培养物理兴趣,以成就感激发学习积极性
物理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生活中到处都蕴含着物理知识,“要从生活中走进物理”。所以我们教师在物理课堂上要经常给学生们讲解生活中蕴含的物理知识,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讲解物理知识我们可以达到以下两个教学效果。一是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来讲解物理的知识可以让学生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二是有很多学生学了好多知识都不知道学了这些知识能做什么。教师通过这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可以清晰让学生懂得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那么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如何使同学们从生活中学习到物理知识进而培养他们对学习物理的兴趣那?例如,在讲解“凸凹透镜成像原理”,我们可以用近视镜和老花镜的生活实例让同学们通过实际生活来学习物理知识,还有在学习“气化和液化” 的知识时,我们可以通过下雾还有夏天地面上的水为什么会消失了这些现象来讲解“气化和液化“的物理知识,通过在物理课堂中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来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架构起一个物理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促使学生们有兴趣的、自主的进行思考和探索物理知识。
四、用多媒体丰富学生视野,以丰富的事例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课堂上很多物理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甚至很多高新技术很多同学都没有听说过。通过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新技术,使学生对于这些新技术有所认识和了解,才能进一步对其产生兴趣。而且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验科目,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弥补了课堂实验的不足。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这既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同时也是物理学科的优势,我们应该深入挖掘这一优势,吸引学生投入到物理的学习当中。通过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使学生在乐趣中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对于物理兴趣增加了,自然物理的教学效果也会大幅提高。
物理课程的价值之一表现为“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只有当学习者对所学知识发生浓厚兴趣时,才能使整个学习过程积极起来,学习情绪高,学习意志顽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五、用巧设教学情境为手段,以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首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开始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比如,运用简单的演示实验或精练的语言设疑,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在上课伊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逐步将学生引向思维的深处。其次,教师可利用直观教具、演示实验、图片、幻灯、电视、投影仪等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直接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就是激励”,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对自然现象因果关系的认识上,经过一系列精心的设问,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总之,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的把教学内容、兴趣教学、教学情境结合在一起,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巧妙的设置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可以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机,在学习动机的推动下,学生的学习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乐学、会学,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到自然科学知识,提高能力,为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